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讲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民增收农民助、农业变革农民带、农村发展农民帮。2012年以来,纳雍县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发掘、调动起来,组成一支在农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化解社会矛盾的"农民讲师团"。这些农民讲师和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语言相通、思维相近、目标相同,讲师一"点拨",群众就"开窍",产生了"共鸣",形成了  相似文献   

2.
腾笼换鸟吴儒文人物名片:吴儒文,男,大专文化,生于1964年,纳雍县老凹坝乡平寨村党支部书记,县级农民讲师。致富故事:1980年高中毕业回家,结婚,从父亲手中分到能产8背包谷的土地。他使用杂交玉米种子、单株定向移栽等综合方式,让能产8背包谷的土地释放出产包谷40背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王建武 《世纪桥》2011,(17):139-14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落后,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卫生健康素质普遍较低。而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具有一定要求:"生产发展"要求农民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生活宽裕"要求农民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素质;"乡风文明"要求农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村容整洁"要求农民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卫生健康素质;"管理民主"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民主法律素质。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素质重在教育。  相似文献   

4.
张勇 《学习月刊》2012,(12):123-124
今年以来,荆门市东宝区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农村大力实施农民"头脑风暴"行动,助推"产业强区、两化兴区"发展战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农民"头脑风暴"行动,正在成为中国农谷文化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在实施农民"头脑风暴"行动中,东宝区重点把握文化惠民、科教富脑、培训提能、致富引导、文明提升和项目支撑六个工作环节,着力构建寓教于乐、"菜单"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农村社会,"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送终"等生育观念根深蒂固。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民的生育观也不断发生着变革。笔者拟对这一变革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刘立国 《新长征》2011,(6):49-49
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工作开展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把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1个,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这种"两欠"地区,人口双向流动将呈"常态化"趋势发展,其直接结果就是贵州农村社会将分离出外出农民、返乡农民、留守农民三类群体,每一类群体在获取农村科技信息过程中因其渠道偏好不同,从而就会对科技信息的供给与传播提出新要求。文章从三类农民群体获取大众信息渠道、科技信息渠道及其最偏好的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胡忠雄 《新湘评论》2014,(20):13-15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型不两型,重点在农村"。益阳作为农业大市,在"两型"视域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更应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9.
李剑力 《先锋队》2014,(12):37-37
让农民跟着自己选出来的"六型"村官,不仅有希望,而且有奔头。当前正值全省农村"两委"换届的重要时节,基层群众对将来选出的"村官"有什么期盼?在笔者与农民朋友交谈时,90%的农民期盼选出"六种类型"的村官:一是期盼选出手脚净的"廉洁型"村官。农民们期盼选出的村干部,一方面对村里的重大村务能与村民商量,让村民代表决策;对村里的财务收支状况,能及时向村民公开;对邻里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0.
戴聪 《当代贵州》2011,(35):20-20
通过为农民提供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和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提供市场、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让失地农民更好地生活。从农民到产业工人龙里县的谷脚镇,离贵阳市区16公里,素有龙里面对贵阳的"前哨"之称。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谷脚镇就开始发展工业,经过20年的积累和发展,目前已经有神奇制药、红狮水泥、珠海富华、四力机械等74家企业落户谷脚,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在科学发展上提出了新目标——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推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必须大力提升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以适应新发展目标的需要。其对策措施是:大力实施培训工程,提升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技能;健全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科学种田的本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实施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信息化工程,拓展农民受教育的范围;加强农村生态环保与卫生工作,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群团作用,抓好骨干示范工程,激发农民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农民素质教育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光鹏 《学习月刊》2011,(22):66-66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火箭村属于空壳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收入来源,每年都是通过争取上级各种资金维持日常运转。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农村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全村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培植农民购买力开发农村市场刘广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演变简况先快速发展,后相对萎缩,尔后是渐次拓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演变之梗概。所谓"先快速发展",指1978年至1985年期间,农村市场呈明显扩张态势。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1978年为810...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1996,(2)
在提高农民"两个素质"上狠下功夫中共农安县委,农安县人民政府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几年来,我们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努力抓...  相似文献   

15.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做足做好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途径。近年来,潍坊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多渠道转移农民,多形式减少农民,千方百计富裕农民,走出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潍坊市农业基础较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成功做法,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较好地解决了不同阶段农民增收的问题。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潍坊市农业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要依托我县产业发展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宅基地是农民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的用于建设生活用房及附属用房的土地。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应当灵活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是关系"三农"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症结。建议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证发放工作,赋予宅基地使用权人的继承人合法的继承权,探索宅基地复合型所有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何使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已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民论农民,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式,从宏观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探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新思路。 所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主要就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的阶段。特别是入世以后,农业将受到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把城乡统筹作为全区第一层面的工作来抓,按照"六个一体化"的要求,牢牢把握"三个集中"这个纲,结合土地综合整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规划编制欠完善、建设资金缺口大、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方式不适应、社区管理不规范、发展进度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在现实工作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之所以日益严重,其根源在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直偏离了农民的需要和农民的发展。它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更为深刻的人的问题。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建立较为公正的社会制度安排,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