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琦 《法制与社会》2012,(19):93-94
尽管囿于银监会的监管限制,国内收购融资市场步履蹒跚,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这两个市场的收购融资还是如火如荼。下面将介绍收购融资与一般融资的主要差别以及一些主要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雅芳 《法制与社会》2011,(13):90+102-90,102
国际股票是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极为迅速的融资形式之一,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新的增长点。由于国际股票融资中融资公司所属国和融资地所在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监管法律冲突,本文从国际股票发行和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法律冲突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法律冲突产生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国际股票融资法律协调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得出只有各国适度行使本国国内法并充分发挥国际法的综合作用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对国际股票融资行为进行有效地监管。  相似文献   

3.
李志强 《中国法律》2005,(1):40-41,106-108
中国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股份和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的专有融资渠道。自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转为审核制以後。特别是自1999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以来,这条境外融资渠道才真正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行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4.
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提出“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这意味着境外企业在中国发行股票,很可能在10年以后成为可能。股票发行涉及到我国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安全,对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设置何种审核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境外企业股票发行主体、发行审核机构、标准方面,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境外企业在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新的海外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国际证券投资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政府也及时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战略,将引进外资的方式从产业资本投资扩大到国际证券投资的新领域。因此出现了三种新的海外融资方式:(1)以外资股方式融资;(2)以境外投资企业形式融资;(3)以中外合资企业形式融资。这样,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就从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过渡到了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且企业已从国内经营迈入跨国经营的新阶段。因此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即:外资股权比例、海外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令人瞩目的中策现象——外资收购与兼并国内优质企业等问题均无法可依。此乃造成近年来金融秩序混乱、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必须尽快立法,使我国的经济变革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有海外直接上市和海外间接上市,随着传统银行贷款形式融资所占比重下降,以公开发行上市证券为主的比重得到上升。境外上市监管也日益对我国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此探讨了我国境外上市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有星  杨俊 《时代法学》2012,10(4):74-81
我国证券法没有证券定义并缺乏功能标准,法定列举了股票、公司债券及国务院认定的证券为其调整范围。证券法定范围的不足造成具有实质性功能的证券活动无法科学判定,企业难以借用股票和公司债券以外的权益证券融资,打击非法集资及非法证券活动的范围过于宽泛。借鉴引入美国证券法中的投资合同、证券私募和小额融资豁免制度,扩展我国的证券范围,赋予证券监管机构与法院证券认定裁量权,可解决我国证券定义不足造成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刑警与科技》2005,(6B):124-125
国内知名安防企业——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5月11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安防产业第一家在海外成功融资上市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9.
私募基金,是指不采用公开方式,而通过私下与特定的投资人或债务人商谈,以招标等方式筹集资金,其实质是一种私募融资。其形式多样,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如向银行贷款,获得风险投资等。私募融资分为私募股权融资和私募债务融资。私募股权融资是指融资人通过协商、招标等非社会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人出售股权进行的融资.包括股票发行以外的各种组建企业时股权筹资和随后的增资扩股。私募债务融资是指融资人通过协商、招标等非社会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人出售债权进行的融资。包括债券发行以外的各种借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完善,企业融资和上市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大到新浪、蒙牛、SOHO的海外上市融资以及安防行业领先企业大立、大华的国内上市融资,小到大众身边的融资事件,似乎每天都在发生。不断涌现的风险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帮助企业家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神话般的财富故事,融资战略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安防业作为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也不会置身度外。  相似文献   

11.
外国竞争法对我国举办海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影响钟建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大力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同时,也开始向海外投资,其中举办海外合资经营企业是我国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截至1992年底,我国在海外兴办的非贸易性企业已达1363家,分布在世界12...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第一只H股海外融资上市以来,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开启了海外发展之旅。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律师开始涉足海外融资上市的专业法律服务,期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正确把握中国律师在海外融资上市中的法律定位、作用和责任,有利于中国律师在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时期寻求新的更大发展空间。一、中国律师在海外融资上市中的法律定位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与融合,国际资本流动的全球化、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日益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大局中。  相似文献   

13.
于维同 《经济与法》2003,(12):66-67
我国目前市场上所谓的“三板市场”,实质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是为了给原STAQ、NET遗留股票提供有效的流通渠道,其次也给主板市场退市提供一个退出渠道。截至2002年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有挂牌公司12家,交易股票14只,投资者10万,流通股份14亿股,流通市值约50亿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其起到了流通的作用,但却没有融资的能力。我国主板市场上市的门槛高,二板市场又迟迟未开,此时我国亟需一个广大的场外交易市场,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在我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胡平  李为 《法制与经济》2008,(16):84-86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日益增加,投资目标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的审查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障碍的情况凸显,况且我国仍缺乏完善的海外并购法律保护体系,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和救济机制。因此。本文拟从研究欧美发达国家对外资并购在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法律规制入手,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防范投资目标国国家安全审查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将这一工具借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形成一种对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被称为“股票期权计划”。它是指企业通过与其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约定在将来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以达到企业管理层的收入与其业绩挂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用好别人的钱,用好明天的钱,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于是,这几年,国内企业融资成为行业热点,大到新浪、网易和SOHO通过融资完成海外上市,小到发生在大众身边的融资事件,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同时,国外与国内的风险投资大量涌现,无数个成功故事的渲染,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去一博,要么借助资金平台创业,要么追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国际证券市场的普遍情况来看,金融企业上市是极为普遍的,但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少有金融企业的身影。目前,六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其股票总市值仅占全部上市股票总市值的 1. 2%左右。显然,这一比例与我国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去年年底以来,我国金融企业发行上市的问题,引起了证券、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管理层认为,通过股份制改革,并在股票市场上市增资,是提高金融企业资本充实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有效选择。日前,民生银行已成功上网发行其 A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工商银行更是…  相似文献   

18.
曹婧 《中国律师》2010,(9):77-79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赴关或是在国外上市似乎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美国华尔街是多少人心仪的融资之地。然而在华丽的光环背后,近年来中国上市企业远在大洋彼岸却遭遇了一次又一次集团诉讼的风险和打击,这也成为了中国公司在国外上市后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中国企业若不想在集团诉讼面前碰壁,就需要进一步了解海外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9.
《刑警与科技》2008,(19):62-62
2005年5月11日,一个值得中国安防人铭记在心的日子,一个值得中国安防企业骄傲的日子。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于当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中国安防行业第一家在海外成功融资上市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票抵押贷款纠纷第一大案评析吴建斌一、案情经过1992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等13家专业银行及其营业部先后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我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深圳A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后更名,下称A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