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党课》2014,(15):122-122
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籍:是星云大师的“粉丝” 习近平谙晓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也是他关注的领域。 1998年第7期《当代人》杂志刊登了习近平吊唁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文中,习近平谈到贾大山的小说《取经》,并说:“我曾读到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孔子家语通解》与《论语诠解》 连日来,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顿生坐过山车之感。他参与主编的两本书——《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从“需编者贴钱才能出版”到“一夜之间卖断货紧急加印”,原因无他,在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点赞。  相似文献   

3.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4):63-63
《“中国梦”学习读本》《中国农业真相》《大开局:十八大后中国改革发展趋势》《好懂的世界格局1:美国的崛起》●王英梅王晋京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4.
如今,中国高级领导干部的后代们正以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公众传媒中。最近引人注目的是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女儿习明泽。《华西都市报》报道说,6月21日,习近平夫人、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地震重灾区德阳汉旺镇进行慰问演出。其间彭丽媛提到,"地震发生几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的通知。全文如下:编辑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现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已经出版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习近平著作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6.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文章。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3)
正背景:2020年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中提到,宋代苏轼在《思治论》中说":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出处:出自苏轼(北宋)《思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14,(3):61-61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习近平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习近平署名的著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再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回顾了中韩人民的友谊,特别提到了出生在韩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者郑律成。一郑律成是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唐平铸在太行山根据地的战友。父亲说:郑律成在音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坚定信念,和他多方面的斗争实践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新知     
《当代党员》2014,(9):4-4
经济新常态 今年5月和7月,习近平两次提到“经济新常态”。何为经济新常态?《人民日报》归纳了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7):121-122
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书籍:用《浮士德》角色形容对中国的误解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起出席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并致辞说: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29日,"中国梦"——这个词语几乎瞬间从国家博物馆传遍中国乃至世界。当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提到了"中国梦"这个词语。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     
《实践》2020,(2):54-57
习近平用典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背景:2019年7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文中提到“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刘爱军 《奋斗》2023,(10):28-30
<正>为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2023年版)》)。全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许爽 《奋斗》2022,(8):16-18
<正>2022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们的使命就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战略开启新征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亚洲文明对话大会5月15日在北京开幕,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了《诗经》《论语》等名篇经典,赞美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引用名篇经典,也是习近平讲话的一大特色,其用典精妙广博,意境深远,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陈公博在《苦笑录》中曾经提到:“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个谜题,一个是究竟起因为何的中山舰事件,一个是如何结束的西安事变。”中共的决策,如何引导了西安事变由审蒋走向释蒋,一直迷雾重重,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资讯纵览     
《清风》2018,(6)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出版发行人民日报讯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5月17日出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号召  相似文献   

19.
陈宏 《奋斗》2022,(5):19-20
<正>2022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立足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4,(9):58-58
据4月29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14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习近平入选该名单。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他已是第五次上榜。“改革”“变化”是习近平前几次入选年度影响力人物时的关键词。而今年为习近平撰写评语的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评价,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之后最具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