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互动的。从社会学角度看,道德失范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道德失范,建构适应时代的道德体系,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加强青少年道德情感,是社会各界值得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起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有主观、客观和社会原因;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应着眼于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对正处于身心发展中的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当今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入手,分析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第一代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域是网络世界.网络世界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交友、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其道德行为的失范提供了可能.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有意或无意传播网络谣言、进行网络剽窃、实施网络暴力、实施网络犯罪等道德失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正处于“疾风暴雨”阶段、互联网固有的一些特点以及社会转型期“价值真空”的存在等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可通过学校教育、政府部门监管、道德榜样示范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日趋多元化。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等观念冲击传统道德底线,对青少年影响至深,并逐渐形成群体认同。性道德失范、社会公共观念变异,导致青少年性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有待广大青少年工作者破解的一个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6.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和城市化继续深化时期,犯罪低龄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而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中所占比例日趋增大,所以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问题的研究就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对影响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的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以及独生子女自身的弱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黑龙会"案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如教育的功利化、家庭教育缺陷、治安管理失范、犯罪亚文化的牵引等等,并以此案为切入点分析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尽管青少年的道德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道德失范现象。青少年道德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道德反刍的结果,而道德反刍受外诱力的影响尤为突出。应该从正确认识青少年的需要、积极创造优良的德育环境入手,合理有效地控制道德反刍外诱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家庭道德教育作为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 ,全社会都应重视、关心、支持和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预防和解决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的道德失范和道德危机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公共伦理素质不够理想和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增长;其根源在于现代性带来传统与现代的分离、成人社会道德涵化效应和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着薄弱环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弘扬、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找寻未成年人道德思想的文化维度,从德育目的、内容、手段和过程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制,发挥道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方面都与成年人有着显著的区别。透析其心理特征并从中归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将会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12.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家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方法不当的家庭、父母道德素质低下的家庭、婚姻变异的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最大.因此,我们必须从注意培养家庭成员良好的道德素养,大力改善和提高婚姻质量,努力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问卷测量法对75名犯罪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犯罪青少年改造的策略,提出家庭要创立尊重、平等、信任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科学、正确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全社会支持关注青少年教育,并重点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后,未成年人犯罪急剧上升,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呈上升趋势的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失控的表现之一,成为东西方国家当前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由此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控制立法.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情况,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独立诉讼程序,有利于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对贯彻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挽救、教育和改造方针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等)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尤其是世俗功利化色彩日趋浓厚,道德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弱化,导致当前大学德育教育失位。现代化问题关键是公民素质问题,而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尤其是公共道德素质的养成尤为重要,从当前来看,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促进和实施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的融合,建立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用制度保障促进大学德育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综合症”,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相互交错的结果。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真正有暴力倾向的很少,大多数都有心理问题,因而要用心量疏导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失足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年龄低龄化、作案人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包括家庭关爱缺失;学校教育滞后;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预防青少年不良群体的形成以及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 ,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动力理论 ,分析青少年中不良群体的形成原因和他们可能造成的危害 ,并就防止不良群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提出治理措施 ,是一种能够较好地瓦解青少年中已经形成的不良群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节节攀升,成胁着我国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青少年犯罪,除了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外,更涉及社会制度、学校、家庭管理等各个层面。只有通过完善社会制度、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等,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