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中国——南盟经贸合作制约因素及经济一体化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胜 《东南亚》2010,(1):33-38
中国和南盟的经贸合作对于加快南盟发展和促进中国——南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对华贸易赤字,印度对中国的严重猜疑,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冲击成为制约中国与南盟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提升中国在南盟中的地位,从次区域和双边合作项目着手,是推进中国与南盟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亚地区在中国地区主义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如何建构与南亚地区合作组织南盟的关系以及建构中国与之合作的身份越来越重要。建构中南地区主义的意义显而易见,大多数南亚国家均需要在南盟这个平台上建构起与中国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出于政治安全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也愿意积极与南盟建构中国—南盟地区主义。但囿于南盟内部问题以及固有的地缘政治观念的影响,中国要建构中国—南盟地区主义殊非易事,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选择建构路径是中国—南盟地区主义建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解世红 《和平与发展》2015,(3):50-63,112
全球区域一体化始于欧盟(上世纪60年代),发展于东盟,后扩大于南盟、非盟等区域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简称"南盟",SAARC)自198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推动该地区的合作与一体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不断推动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境等领域的合作。但由于该组织自身存在问题,以及地区安全环境有许多掣肘因素,因此合作进程发展缓慢。目前,南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印巴冲突、各国互信度不高等,都阻碍了其内部的合作与发展。中国与南盟的合作,较之与东盟、欧盟等程度较低。目前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南盟加强与中方的交流及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地区内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其所包含的内容远比5%的比重更为丰富。制约南盟内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切实解决才能发掘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扩大对南亚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提高区内贸易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25至26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南亚所联合举办的“中国-南盟:建立共同繁荣伙伴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与会成员包括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阿富汗等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智库成员和外交官。此次会议包括三大主题:南盟区域的新发展以及地区合作的意义;中国一南盟关系——机遇和挑战;促进中国一南盟合作的可行途径和方法。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南亚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重灾区之一,“9·11”事件后该地区的各类恐怖袭击活动更加频繁。南亚的恐怖主义活动具有非常明显的跨境背景。地区反恐合作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这一合作的逐步展开和深化将有助于南亚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对该地区国家间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大大提升南盟的政治地位和发言权。南盟地区反恐合作机制的加强对于中国的国家安全也具有积极意义,并为中国参与南亚地区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7.
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既经历过印巴分治初期印巴双方密切的经济合作过程,也经历过印巴战争、巴孟分裂等造成南亚各国间经贸关系近乎冷漠的时期,1980年5月孟加拉国总统倡导召开南亚国家首脑会议后,区域经济合作又重新热了起来,1985年南盟的成立更是掀起了区域合作浪潮。但是,由于政治的、经济的诸种原因,区域经济合作步履维艰,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综观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历程,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各国经贸关  相似文献   

8.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介绍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背景、过程和主要历史成就 ;介绍了南盟目前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南盟未来发展将遇到的一些问题 :印巴冲突、宪章束缚、合作领域的狭隘等。但南盟的未来的还是有希望的 ,一是南盟已有相当完善的组织机构 ,已签署了许多合作协定 ;二是南亚民众开始采取行动敦促各国政府推进区域合作 ;三是印度对区域合作的态度越来越积极。  相似文献   

9.
熊彬  严海霞 《东南亚》2012,(4):46-53,91
通过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及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测算来分析云南与南盟的比较优势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出口相似度,可以看出云南与南盟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存在竞争性,出口贸易存在相似性。此外,云南与南盟国家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云南与南盟互补性较强的商品正是云南对南盟的主要出口产品,同时云南自南盟国家进口的主要产品也是南盟不少国家的比较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1月 4 - 6日 ,南亚合作联盟第十二届首脑会议在伊斯兰堡召开 ,各方签署了《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等一系列文件 ,使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南盟的重要发展历程 ,对此次最重要的《南亚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并分析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众多有利环境和条件 ,可以给缔约各国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好处 ,同时也阐述了在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和潜在障碍和困难 ,展望了南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China has achieved a unique feat in economic growth, maintaining an China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nearly 10 percent for more than three average three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s a neighboring country joined by common mountains and rivers, China's prosperous economy is the bes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Asia and SAARC integrati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AARC have developed The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lthough there exist hurdles that impede Sino-SAARC cooperation. The Chinese leadership has put forward quite a few cooperative initiatives to further enhance Sino-SAARC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云南面向东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前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作为中国与东盟10国联系与交往的重要前沿,作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合作”面向东盟的“前沿窗口”和“桥头堡”,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研究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推动云南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边疆少数民族多重欠发达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钮松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1-19,I0002
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发展与地区冲突、国家建构、民族分离主义密切联系,具有跨国性、联动性等典型特征。南亚有关国家围绕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地区合作的加强、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采取不同策略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去极端化实践,相较于其他国家,巴基斯坦的去极端化工作较为成型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南亚国家去极端化实践典型案例。巴基斯坦通过反恐立法、宗教学校教育改革、对极端分子改造、反洗钱合作及与南盟和中国的去极端化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促进该国的去极端化发展。巴基斯坦的去极端化实践对于其他南亚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亚区域合作和其它区域合作组织一样,成员国间存在着各复杂的矛盾,区域合作难有高起点和宽领域,在初始阶段只能从部分政治敏感度较低、技术性较强的功能性领域着手,以期通过"功能外溢"逐步扩展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层次。南盟在农业与粮食、防灾减灾、疾病预防与控制、能源、反恐及消除贫困等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除非印巴像欧洲的法德两国那样实现历史性和解,南盟功能领域合作无法逾越政治障碍使南亚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度兴起,地区冲突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摆脱安全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抑制成员国间冲突升级、发挥和平效应时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作者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成员间冲突形势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未能产生和平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通过机会成本机制提高成员国的收益预期,高层互动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信息沟通和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水平,扩大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多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高层互动机制和制度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和平效应,尽快走出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国与南盟各国贸易发展迅猛,快于全国外贸增速,表明与南亚贸易潜力巨大,扩大与南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国别结构的不平衡和贸易顺差问题却值得注意,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过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实施开放策略。在此方针下,珠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这两个主要的沿海经济区已经发展起来。这两个地区都是在政府规划和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经济联系发展成为大型经济区的。例如,珠江经济区就发展了“9+2”合作框架(9个相关省份加上香港、澳门)来促进次区域间的合作和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也已经建立起了跨省市的联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互补性看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菲律宾经济存在竞争性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互补性,为两国经济合作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本文从中国与菲律宾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在探讨中国与菲律宾经济互补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菲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展望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