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冬平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8):38-41,49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看待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问题。文化自觉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前提,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文化自强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只有实现文化"三自",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文化自觉,大力继承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7,(6)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文化软实力建设在目标建构、文化认同、价值观培育、意识形态引领、国际形象提升层面作出了诸多阐述,深刻揭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当代价值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4.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世界竞争力,就必须在强化软实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克服文化依赖心理增强国家文化创新力,通过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凝聚力,通过推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项久雨 《学习与实践》2008,(12):144-149
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整个综合国力中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国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和领域,需要政府推动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6.
贺志刚 《传承》2012,(5):31-31
近年来,全州县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立足特色文化资源,抢抓桂林"文化立市"的机遇,努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着重构筑"文化传承、文化提升、文化融合和文化普及"四个县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平台,很好地提升了县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软实力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彰显为:思想力、理想力、精神力、规范力.而观念释放、超越自我、扩大影响等"外显"方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文化竞争的基本态势和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境遇,从提升文化引领力、内聚力、形象力、转化力、创造力诸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有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论述就意味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二者衔接性的角度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0.
陈艳平  盛辉 《人民论坛》2014,(4):247-249
软实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各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立国已然成为世界各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对韩国文化立国战略进行剖析,认为中国应该借鉴韩国经验,不断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以此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青 《长白学刊》2009,(3):145-148
软实力竞争是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塑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与国际亲和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而言,必须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则是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离不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核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走自强之路。文化自强的前提是文化自信,根本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要表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住中国文化的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提高民族素质。  相似文献   

13.
邓红彬 《求索》2011,(7):76-77,88
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区分的主要标志。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文化独立与安全的根本保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冲锋号角。当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给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带来了难得机遇,也造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强化文化认同,提高中国文化凝聚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健全文化发展体制,提高中国文化创新力;坚决抵制文化演变,提高中国文化防御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参与力。  相似文献   

15.
赵子旗 《人民论坛》2012,(23):178-179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劲推动力,深度把握先进文化的本质力量、全面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扬优秀思想文化血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我们应从文化发展战略理论研究、增进国家文化认同、推进文化创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化是指人们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和变革社会的方式及其实际成果。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中国科技文化孕育于传统文化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创新发展,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审视当代中国科技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包括军事思想文化、军事科技文化、军事制度文化、军事谋略文化、军事精神文化在内并体现政治性、战斗性、先进性、聚合性的中国特色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应对国际安全形势,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更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军情,坚持正确方向,体现中国特色,形成思维理念、工作机制、运行载体、文化素养"四位一体"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祚 《传承》2011,(13):55-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软实力对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并试图从软实力的角度思考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学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认为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软实力之所以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中的文化因素。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进行冷静分析,发掘其优势,认识其问题与不足,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和规约文化发展进程,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文化体制改革也将伴随我国改革全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清文化发展规律和主动引领先进文化进路,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是我们党当仁不让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党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