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益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劲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压力、生存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投入到缔造绿色文明,共建美好家园的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2.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性话题。为了顺应这一潮流,韩国政府甚至准备将与绿色增长相关的内容载入学生教材。李明博总统公开表示:“开发绿色技术需要很长时间及大量金钱,但绿色生活是任何人都能在今天就进行的。”这正阐明了平凡却极具意义的绿色生活才是实现绿色增长的基础。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各国特色的绿色生活吧。  相似文献   

3.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用绿色材料建造的一种住宅,这种住宅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交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交通问题又给城市发展带来了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促进交通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先领域之一,尽管国务院在2007年制定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交通运输部作为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可持续交通发展规划,但是城市交通的"堵局"始终无法破解,交通产生的环境问题依旧没有较大改善。2013年,国务院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促进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法制化是重要的治理之道,实现我国城市绿色公共交通的法制化势在必行。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具备政策和法律基础。在环境法学的视野中研究此问题,既有助于实现绿色交通,同时也有助于发现环境法学自身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陆茜 《法制与社会》2015,(2):108-10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国家在自由贸易中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因此近年来出台的绿色技术法规和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造成壁垒效应.本文探究应对欧盟对华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措施,对我国绿色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建钢  王小明 《河北法学》2012,(8):1-2,3,4,5,6
绿色消费是全球化背景下消费者运动的一个趋势,旨在强调消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加大产品循环使用的程度,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更高程度地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世界各国多以政府绿色采购为全民消费的导向,支持绿色消费运动的发展。我国应当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确立政府倡导、鼓励绿色消费的原则,突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权的保护。同时,通过政府绿色采购、绿色产品税费的减免,对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实行积极的扶植与支持政策,为推动绿色消费、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绿色保险制度在我国尚停留在环境政策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导致谊制度可操作性不强.针对当前立法空白的现状,完善国家立法和地方性配套法规,实现承保范围、赔偿限额等主要内容的突破是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8.
贾珺 《法制与社会》2012,(31):140-141
本文对绿色证书在中国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首先,对绿色证书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其次,对绿色证书制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构建中国绿色证书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绿色信贷是各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目前,在我国该制度建设尚处于政策阶段,相关立法规定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于现有制度构建分析,提出绿色信贷的立法化应以加强银行业监管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希冀对于相关制度立法化做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所引申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本文通过对国外绿色GDP研究的分析和分综述,根据绿色GDP作用分析了我国推行绿色GDP的困难和阻碍。  相似文献   

11.
朱敏 《检察风云》2014,(12):16-18
绿色发展根本上是一个制度和改革的问题,中国已拉开新一轮改革序幕,若能够探索出可行的绿色发展道路,将对世界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何隽 《知识产权》2010,20(1):37-4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技术创新结合绿色技术的转让和广泛推广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为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中,知识产权应当成为催化剂而不是障碍。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并分析绿色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专利许可的实践及发展趋势,论证目前建立一套因应气候变化的特殊专利制度的可行性,进而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一整套平衡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绿色经济,提倡法律生态化的背景下,在基本专利法上引入环保因素,提出建立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绿色专利制度,从法律制度层面起到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出口产品由于不符合进口国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屡屡面对进口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为了更有效应付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就应加强循环经济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增加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论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之一的绿色信贷政策对解决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目前仍缺乏法律的有效支撑和保障。而《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体现的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用行政的办法保护环境的社会背景。这样,绿色信贷政策的法律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法律化的绿色信贷才能有足够的权威,具备规则的一致性,体现充分的透明度,使中外资银行一体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法律形式应该是:"绿色金融促进法";绿色信贷政策法律化的路径应该是:由"软法"上升为"促进型立法。"  相似文献   

16.
17.
周珂  欧阳杉 《法学杂志》2012,33(3):66-70
绿色经济的概念为突破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的这个瓶颈在理念和方法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选择,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经济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与和谐。绿色经济的概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尤其珍贵,有利于克服经济高度商品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深化和危机,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等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尤其重要。在中国经历了举步维艰的绿色经济目前正在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学者们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探讨也越来越多。但多重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方面往往被忽略或轻视。本文在理解绿色贸易壁垒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认为应理性全面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人们思想的进步,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问题成为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关注的问题,绿色壁垒已经成为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把它作为限制进出口的手段,绿色壁垒日益成为中国农产品发展的障碍。本文对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这种隐蔽性强、透明度低、不易预测的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非正当性进行了法律层面解读,并根据我国的现状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