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聂彩霞编辑:你好。 我结婚已经7年了,正属于痒痒的时候。最近,老公的又一次出轨被我发现,我很伤心。第一次我忍了,第二次我也忍了,而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想离婚,我相信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也会幸福的,可老公又像前几次那样哭着求我原谅他,说他是爱我的。我真是很矛盾。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给我一个建议?我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生是不幸的,那是因为残疾;我的一生又是幸运的,那是因为博爱。人生的风风雨雨和心中的千言万语汇成三句凝重的话:感谢父母给了我第一次生命,感谢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残疾人保障法》给了我第三次生命。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8日,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这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一天我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里获得了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高的一份荣誉——江民特教园丁奖。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走出家门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平时并不很长的崎岖山路总也走不到尽头。第一次到北京 ,让我感受到的是大都市的喧闹与繁华 ,尽管睁大了眼睛还是目不暇接。第一次穿上制服 ,让我感受到的是肩头上多了一份责任和荣誉 ,因为从今日始我就是一名战士。第一次上岗 ,让我感受到的是无比的紧张和兴奋 ,因为领导的谆谆教悔和队长的万般叮咛总在我心中萦绕。第一次领工资 ,让我感受到的是比平时汗水多得多的喜悦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它微不足道。第一次往家寄钱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年迈的双亲疲惫浑浊的双目中凝视远方的深情。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 ,让…  相似文献   

5.
阅读台北     
台北,存在于我的想象版图中,很多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机会多次走进台北。一次次步入这个城市的深处,我都不断地将曾经收藏在脑海中的各种有关台北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残疾人,自卑也许和他的器官一样与生俱来。从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那天起,自卑就像我的影子一样,一直尾随我至今。我希望超越生命的局限,更希望超越自卑。我突破了一次又一次自卑的围追堵截,心灵深处还留有与自卑征战时落下的疤痕。 1993年的金秋时节,我下岗了。命运让我的人生再一次走入了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一个平凡的残疾人,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两周岁那年,一次意外的火灾,我永远失去了左腿。多少个白天黑夜,我无数次在喊叫中站起,又一次次地摔倒,我的世界一片灰色。5年后的一天,我趴在窗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麻木的双手失去了知觉,我摔倒了,碰倒了窗台上盛开的玫瑰花,看着满地的花盆碎片和玫瑰花瓣,我哭了。母亲并没有责怪我,对我说:"孩子,花盆打碎了花可以再生长,人的心要是碎了,就失去了生长的力量。"当时的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相似文献   

8.
殷殷之情     
电话的便捷省去了我春运高峰的旅途劳顿,而母亲在电话里盼我回家过年的殷殷之情也被我一次次地敷衍了。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15)
<正>7月4日星期二晴早晨6点,我在床上翻覆,心中忐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并采访夏令营,称得上是一次"大考"。正如此次夏令营的大部分营员是第一次来大陆、第一次参加夏令营,在某种程度上说,同我一样是一次"大考"。早晨7点,我所在的二营的营员开始汇聚起来,二营分8个地方团,每个地方团一辆大巴车,编号从10号  相似文献   

10.
正我跟博鳌亚洲论坛的缘起主要有这么几个故事。1997年,蒋晓松找到我,说他们想在海南搞一个亚洲论坛,希望我能参与一下。我与他不熟,但与他的父母在上海就认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事,但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就对他说,这事不是我能做主和决定的,要中央来定才行。如果中央决定我来负责办论坛,我当然可以承担起来。这是蒋晓松第一次找我,也是第一次跟我提出要办论坛,但由于我对他的提议没有任何了解,也不好表态,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概都会成为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事。比如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啦,感情生活中的初恋啦,第一次获奖励啦,发表处女作啦等等。1965年,我第一次任主角参加中南五省规模盛大的现代戏汇演,留给我的美好回忆,也就像所有第一次一样,深深携刻在了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我写的这一切没有半分渲染。 如果说我是带着感情来写这些文字的,那么,我的感情后面是老区光辉灿烂的历史和老区3300多户在痛苦和贫困中挣扎的残疾人贫困户。 我是第一次到吕梁老区,也是第一次被感动,我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当我被突如其来的灾祸击倒时,便命中注定我将一辈子与轮椅为伴。那时的我,腰椎骨折,从腰部起下半身完全瘫痪,并大小便失禁。当我一次次在痛苦绝望中度过生死关后,一个重大命题摆在我面前:今后的人生之路该怎样去走过?  相似文献   

14.
易靖茗 《台声》2014,(8):41-42
"Dear靖茗姐:我是恬恬,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给你发这封邮件时,我已平安返回台湾。虽然身在台湾,可我的心似乎还被北京的你们牵绊着,我已经开始想念北京,想念一路认识的朋友了……"第一次来大陆、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吃正宗的北京烤鸭……太多的第一次都献给了风光明媚的北京,献给了让我在台湾便止不住无限遐想的北京,当历史课本上的景点一一出现在我的眼前,真实地触摸到它们,我的心是澎湃的……故宫、抗战馆、颐和园、长城、国家博物馆都让我为之赞叹!  相似文献   

15.
我是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我看到报道,说这次宣传人代会的中外媒体记者达3000多人,超出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这真是惊人。我认为它既说明我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世瞩目,也说明大会民主开放的姿态和程度。是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让我从一个外资企业的打工者转变为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者。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我不断自问:作为一个镇残联专职委员,我能做好吗?我能给残疾人带来一点帮助吗?如今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磨炼,镇残联给了我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我镇残疾人庞大数目沉甸甸的责任感;第一次与领导和同志们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融洽感;第一次能独立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自信感;  相似文献   

17.
如今,第一次当选省人大代表,是侨乡广大人民对我的信任,给我的重托,我能不激动吗?2002年11月28日,在广东省江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我当选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18.
梁化洲 《人民公安》2006,(10):29-29
当我一次次走进现场,一次次目睹血腥杀戮的时候,总想透过这些血色,追踪悲剧的源头。我想,是那些血腥的刑事犯罪,是那一幕幕残忍的杀戮,让我学会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社会,看人生。  相似文献   

19.
正本次教学比赛于我而言,是一次学习、一次交流、一次思考、一次成长,更是一次重新出发。首先是认真学习。罗丹说,雕塑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我需要知道自己这块石料,应该去掉哪些东西,应该坚守哪些东西。通过对比,明晰自己不足,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比赛中,我看到其他老师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理论框架,看到他们的"细"和"润",以及"教学巧安排"的缜密构思。这些都值得我认真学习。预赛和决赛中,各位领导和评委对我的点评,一针见血、直戳要害,让我受益匪浅。其实,  相似文献   

20.
我在石家庄市裕华区政协(含此前的郊区政协)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这期间,既有一帆风顺,也有坎坎坷坷,在一次次的经历中,令我记忆最深的是三个“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