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群策 《政法学刊》2002,19(6):36-39
经济欺诈犯罪是经济犯罪的一个主要犯罪类型,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其对象特征、行为特征、结果特征、罪过特征均有其自身的特点。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欺诈犯罪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保险诈骗罪探讨陈海秋,司马林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其中保险诈骗行为显得尤为突出。囿于历史的和时代的原因,我国刑法典自1979年正式颁布以来,一直是用诈骗罪来惩治保险欺诈犯罪的,而没有设立国外刑法中通行的"保险欺诈...  相似文献   

3.
有组织犯罪及其在我国的现状陈敏储槐植有组织犯罪,有的也称黑社会犯罪,学者对它下了各种定义,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征是公认的:(1)有严密的组织和帮规门约;(2)通过暴力欺诈等手段获取非法利益;(3)连续从事各种犯罪活动;(4)追求经济利益;(5)通过...  相似文献   

4.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远 《法治研究》2010,(10):26-35
金融欺诈的犯罪化限度及路径问题事关金融刑法的正义性。金融欺诈犯罪化的限度问题与金融欺诈的不可避免性、经济有益性、被害人过错和社会缺陷、犯罪追诉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而金融欺诈犯罪化的路径应当坚持“先民后行再刑”之路。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又开辟了一条新路.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证券欺诈行为也有了滋生的土壤.如何惩治证券欺诈犯罪,保证证券市场的法律秩序问题,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略论证券欺诈行为的几个问题》和《关于惩治我们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两文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几种类型,借鉴国外刑事立法对证券欺诈犯罪惩罚的规定,提出我国关于惩治证券欺诈犯罪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涉外经济犯罪数量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因为涉外经济犯罪一般被认为是国门开放后的附随现象。外国资本的大量引进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某种条件,其中金融信用欺诈便是最为典型的涉外经济犯罪。涉外金融信用诈骗犯罪概述  在金融犯罪中,有关金融信用的欺诈犯罪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涉外金融犯罪的高发案件。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我国引进外资、出口创汇的形势,利用有关人员票据知识的匮乏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大肆进行票据、信用证、信用卡诈骗,且数额相当巨大。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和经济关系的密切,贪污、贿赂犯罪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有组织贪污、贿赂犯罪,就是这种犯罪的最新形式。其特点是:(一)该犯罪背后存在着一个非法组织;(二)它既有政治上的动机,又有经济上的目的;(三)其手段具有欺诈和勒索的性质;(四)它大多以金钱财物开路,以谋取非法的和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刑法中,欺诈罪是指欺诈他人、骗取财物或者财产上的利益,或者使第三者得到财物或者财产上的利益,并造成他人财产上损失的犯罪。本文从英美法的角度分析了欺诈罪的基本构造以及其他基本问题,并对英美法中的欺诈罪规定和我国的诈骗犯罪的规定作了一个比较研究,以期能够深入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诈骗罪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金融诈骗罪立法评说——从欺诈犯罪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欺诈犯罪的立法规律以及诈骗犯罪与一般欺诈犯罪的立法特征作了研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外刑法关于金融诈骗犯罪的立法模式进行了概要比较,从而指出我国金融诈骗罪立法在理念上和技术上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0.
略论证券欺诈犯罪的几个法律问题何能高一、关于设立证券欺诈罪的立法建议在我国,由于《证券法》还没有出台,现行的刑法也没有设立证券欺诈罪这个罪名罪状,而仅仅是在1993年9月2日由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中笼统地规定:“对违...  相似文献   

11.
关于惩治我国证券欺诈犯罪的法律思考杜爱华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我国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证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规范证券市场的法律还未健全,出现了很多证券欺诈行为。这些行...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发展变化及其理性思考康树华犯罪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个人行为。因此,它不是孤立的,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变化的。建国近50年来,我国犯罪随着我国的政治形势、经济变革和社会治安情况等的变化而变化着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但又与普通诈骗罪有区别,因而对该行为如何定性将成为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及财产交付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新形势下,利用合同诈骗犯罪和欺诈行为引起的合同纠纷都很突出,而且两者往往容易混淆,给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区分利用合同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引起的合同纠纷的界限中对认定诈骗犯罪的问题,存在两种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不仅仅令保险界业内人士担忧的话题。 1994年,在美国的诸项犯罪所得中,保险欺诈仅次于贩毒,位居第二。保险欺诈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智力犯罪,我国由于保险业中断了20年,目前处于恢复阶段,保险欺诈虽尚未成为“主流”,但也已经“抬头”,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国际骗保组织觊觎中国保险业,在这个正蹒跚学步的婴儿后面伸出了一只黑手,令人担忧。我们担忧的原因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杜会保障体系,企业要走向市场,不能没有商业保险,而保险欺诈恰为这一切构置了一道路障。这是一部无须加工创作的剧本。这是一场以生命为道具,最终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智力游戏。这个复杂案件的警示意义在于:骗保、保险欺诈,这个横行国际保险业的恶魔正在向我国稚嫩的保险业伸出黑手。  相似文献   

16.
萧凯 《法学》2012,(5):149-153
一、金融刑法的功能转向及其反思美国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非刑罚手段处理,私人的民事诉讼以及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行动一直是主流。但晚近的发展趋势表明:金融市场的违法行为越来越多地诉诸于刑事司法。在美国,涉及金融犯罪的罪名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够准用于金融市场滥用的一般性犯罪;一类是针对金融犯罪的特别立法。前者包括串谋罪、有组织犯罪控制法中的涉及敲诈和腐败的条款(Racketeer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RICO)以及欺诈罪(包括邮件欺诈罪和电信欺诈罪);后者主要是证券  相似文献   

17.
陈曙芬 《政法学刊》2013,30(1):94-97
目前对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出现法律上的非犯罪化与事实上的犯罪化并存之状况,不利于司法实践。诉讼欺诈犯罪化有其合理性、正当性,诉讼欺诈应适度犯罪化。  相似文献   

18.
经济诈骗犯罪的心理剖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诈骗犯罪,是以谋取一定的非法经济利益或避免损失为目的,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采取欺诈方式,实施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触犯刑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简言之,就是以欺骗的方式,以假乱真,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那么,为什么经济诈骗犯罪能够使被害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而又屡屡得逞呢?这与犯罪分子自身的心理条件和被害人的心理弱点密切相关。因此,诈骗犯自身的心理条件和其对被害人心理弱点的巧妙利用,是诈骗犯罪得以实施的两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欺诈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用证欺诈是一种非暴力犯罪,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进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防范信用证欺诈已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对信用证欺诈的原因、方式及应采取之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股票犯罪及其防范李岩我国的股票犯罪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股份制的试行和股票市场的设立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类型犯罪。1990年和1991年国家分别批准在上海和深圳建立股票市场试点,中国爆发了空前的股票大热门。由于基本上没有相应的立法,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