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权与法的关系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权与法的理念在我国行政文化进程中大致历经了人治行政、政策行政、法制行政,再向法治行政理念的转变,而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呈现出"人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并存的状况,那么,现代法治社会里,培育行政文化,就要求行政主体摒弃"人治"理念,树立"法治"理念,即由对权力的崇拜转变为对法律的信仰、由权力的绝对性观念转变为权力有限思想、由"轻程序"的习惯思维转变为严守程序正义原则、由权责失衡理念转变为权责对等意识、由以法治民观念转变为执法为民理念。  相似文献   

2.
行政权力是最具侵犯性的权力.行政实行首长负责制,权力相对集中,强调命令与服从,享有行政优先权和自由裁量权,使得依法行政成为依法治国中最困难的部分.如何保证行政适当,防止行政失当,其核心和关键是实行法治化行政或依法行政.为什么要实行法治化行政?行政当依何种之法?怎样防止行政立法过滥?如何平衡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间的关系?不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现实需要的迫切程度来看,这些问题已成为依法治国的关键.一法治化行政就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无法律即无行政”.当代英国学者将法治原则概括为:“1.政府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2.法治原则不局限于合法性原则,还要求法律必须符合一定标准,具备一定内容;3.法律原则表示法律的保护平等;4.法律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无偏袒.”在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思想,确定了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与法治之间的关系。这对构建法治意识形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如果在"于法有据"之法问题上,或者说改革的合法性问题上出现错误的理解,也会对正在推进的法治与改革事业造成伤害。由于"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涉及改革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中理解深化改革的合法性,而不能把改革"于法有据"之法简单地理解为制定法;要准确理解改革的法之依据,首先要求我们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到根据法律进行思考,应该把法之范围确定为法律渊源系统;在构成法律的法源形式中去寻找发现可能用于改革的法律;同时还需要根据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治与改革关系之中运用法治方式来确定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之法。  相似文献   

4.
<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的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政府执政为民宗旨的集中体现.它的实施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大事.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称之为行政部门的一项自我革命.这一"自我革命"必将对政府权力行使规则乃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政府的角色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我们应对政府理念有一个全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执法过程中法与情的冲突与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个根本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法与情关系模糊,相互混淆,甚至以情代法,以情抗法的现象,这已经成为行政执法中的一大问题.其实,法与情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它们也存在着相互统一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基层党政"一肩挑":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丽红 《探索》2007,(5):28-31
基层党政"一肩挑"的推行,是要解决基层党组织"边缘化"以及基层党政内耗严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但是,"一肩挑"只是解决了基层党政正职个人间的冲突,并没有解决基层党政组织间的冲突,它与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和基层民主发展的趋势也存在矛盾.基层党政关系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在实现基层党组织非权力化、非行政化转型的基础上,使基层党组织融入或回归于社会(人民)之中,同时通过改变因党政角色混同而导致行政权力空洞化的倾向,使各类组织成为功能明确、组织规范和首长负责的组织.只有同时做到基层党组织和基层社会的良性发展,基层党政关系才能得到有效重构.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参与权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参与权的保障是指行政参与权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法律的实施,确保其行使,行政参与权的救济是指通过专门的法律救济制度对受侵害的行政参与权进行补救,从而使行政参与权的有效实现得到最终保障.行政参与权的保障与救济是参与式行政法律关系的稳定机制,但现行法律制度对行政参与权的保障与救济存在不足,需要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10)
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责任,在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工作中,还存在着监督不力、与法律定位不相称等诸多问题。因此,突破检察机关在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中履行法律监督的法理障碍,在立法制定和完善行政执法的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建立健全"两法衔接"的检察监督机制和相关的制度的完善实属必要,以此促进我市"两法衔接"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当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主要应该确立以下理念:"自主与自治"的行政理念、"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理念、"顾客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理念、"法律至上"的法治政府理念、"为公众利益负责"的责任政府理念、"高效行政"的有效政府理念.  相似文献   

10.
论依法行政     
行政活动是一种行使行政权力的活动.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应为享有履行职责的必要权力.而由于权力的运用将会产生许多法律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行政权力进行依法调整.首先,行政权的性质决定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权力的运用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无法律依据时不能随意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如果没有法律对行政机关权力行使的程序和规则加以规定,那么,侵害公民或其他社会组织权益的现象就会屡屡发生.所以,未经法律许可,行政权不得剥夺或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减少或免除法  相似文献   

11.
对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镇改革与职能转变方面,除了乡镇本身的机制外,外部环境和条件已凸现为主要矛盾。因此,要很好地研究其外部环境和条件系统优化的问题,切实改善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为《党的文献》杂志题写刊名暨该刊创刊2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文献研究室,对各位来宾,对长期以来支持《党的文献》杂志工作的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广大读者和作者,对曾在《党的文献》编辑部工作过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具有道德人、组织人、政治人、经济人四重属性,四重属性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理想信念建设过程中,要正视党员干部属性和特征的多样性、复杂性,防止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多管齐下,抓常、抓细、抓长;辩证分析思想建设无用论、制度万能论、高薪养廉论、两面人论等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变,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目标应提升到干部能力全面培养的新平台上。这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和历史的发展趋势。开创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新路,是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场变革,要实现新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5.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就是要通过扎实的教育培训。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途径:科学确定培训目标;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择用培训方式;着力健全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就是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逐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在此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作为和谐社会观的根本问题,则集中反映了和谐社会观的深刻矛盾、现实诉求与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和谐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要求。我国党群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党群关系和谐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提高党的执政效能等方面探索构建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护低收入者权益 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到了非正视不可的地步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贫富差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政府的责任,是利用宏观政策进行有效调控,只有保护好低收入者的权益,缩小贫富差距,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全体民众都看到发展的希望,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題。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鉴于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