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在耶路撒冷会晤,就以军撤出希伯伦城大部分地区后的安全安排问题正式签署协议。该协议已分别获得以内阁和巴自治政府的批准,它将对中东和平进程和中东形势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右派政府执政已经一年,用一句话概括新政府在阿以谈判中的作为,这就是:由于它的顽固立场,中东和平进程跌入低谷。新政府上台后,首先在希伯伦问题上,迟迟未按巴以已经商定的时间表撤出希伯伦,只是在今年1月才达成希伯伦协议,以军撤出希伯伦比原计划晚了将近10个月;在此期间,新政府限令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关闭它在耶路撒冷的办事处,继而开放神庙山下的隧道,伤害了巴勒斯坦人  相似文献   

3.
巴以第二阶段自治协议的背景与影响李莉9月24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塔巴就巴第二阶段自治问题达成协议。9月28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这一协议。这是继《奥斯陆原则声明》和《开罗协议》后巴以...  相似文献   

4.
一、内塔尼亚胡政府坚持顽固立场,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内塔尼亚胡自去年6月出任以色列总理以来,一直反对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坚持"三不"政策,不断扩建犹太人定居点,使上届政府于1995年9月与巴勒斯坦签订的《塔巴协议》无法按计划执行。今年1月以、巴双方达成的希伯伦协议,规定以色列军队在撤出希伯伦80%的领土后,从3月至1998年年中分三个阶段撤出约旦河西岸农村地区,但至今寸土未撤。相反,以色列政府于2月26日批准在东耶路撒冷为犹太人新建6500栋住房,并于3月18日在霍马山破土动工,遭到巴勒斯坦人强烈反对。此后,在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先后发生  相似文献   

5.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列入了双方的谈判议程。2004年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双方加快了服务贸易谈判。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就《服务贸易协议》文本和各国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达成一致,并于2007年1月14日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6.
《希布伦协议》与中东和平进程李绍先1月12日,在约旦国王侯赛因斡旋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终于就希布伦问题的最后一个障碍——以色列军队从约旦河西岸乡村地区的最后撤军期限达成妥协。1月17日,巴以代表正式签署《希布伦协议》。中东和平进程在一波三折中终于又向...  相似文献   

7.
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相互投资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领导人在金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正式启动。此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11月和2007年1月正式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目前双方已经完成了《投资协议》谈判工作,并有望在年内签署正式协议。200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相似文献   

8.
11月3—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问台湾,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  相似文献   

9.
3月22-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了成功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次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标志着两国全面合作新时期的开始。 一、相互尊重、互利合作是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 苏联解体以来,中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0年来,广西凭借区位优势,与东盟各国在各领域都开展积极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投资合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本文重点分析《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韩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韩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构架下服务贸易协议》,这是继《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之后东盟签署的第二份服务贸易协议。本文拟论述韩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特点,并分析韩国与东盟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7月 2 5日 ,历时 1 5天的巴、以、美戴维营三方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无果而终。然而 ,在此次谈判中 ,巴以双方首脑首次面对面讨论最为关键和棘手的巴最终地位问题 ,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戴维营会谈将会对未来的巴以和平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今后谈判的前景仍不容乐观。一、戴维营三方会谈的背景巴以 1 999年 9月初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以来 ,以军先后两次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 ,使巴方单独和联合控制的西岸土地达 4 2 .9%。此外 ,以方还开通了连接加沙地带和西岸南部希伯伦市的安全通道。 1 999年 1 1月 8日 ,巴以正式开始最终地…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1月28日,越南与欧盟正式建交,20年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1995年双方签署《越南一欧盟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双方签署《越南-欧盟全面友好合作协议》,为双边经贸发展搭建全新合作框架。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投资合作水平。21世纪,越南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FTA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发展概况 2001年,中国和东盟就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达成共识,至2010年将建成CAFTA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于2002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平均每年以21%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13日,是《巴勒斯坦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签署5周年纪念日。8月下旬,挪威政府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前往参加《奥斯陆协议》签署5周年纪念大会。然而,内氏却推说因公务繁忙拒绝前往。以国内有评论认为,举行此次庆祝活动“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经贸政策的变化对哈尔滨同俄贸易的影响夏焕新,刘超庸俄罗斯自从1991年11月叶利钦总统签署《对外经济活动自由化法令》至今已历时近三年。期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11月至1993年6月为第一阶段,即废除对外经贸垄断制,按市场原则建立新调节...  相似文献   

17.
《瞭望》周刊1987年第36期刊登沈安的文章指出,中美洲局势出现了转机。1987年8月,中美洲五国总统在危地马拉城举行会议,签署了《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即危地马拉协议。协议签署后,有关各方已按协议规定开展工作。尼加拉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贸易2004~2005年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3周年 ,也是中国与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FTA)计划后的第3个年份。这一年中 ,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以及《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200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入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 ,东盟还在协议中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些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与东盟关系已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也表明中国与东盟通过WTO与FTA相互促进、互利合作的区域合作已取得初步成功。从货物贸易的具体数据看 ,本年的区域贸易特征可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一、突破千亿 ,保持势…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其目的是为了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并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因此会议也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但由于各方漫长而激烈的利益博弈,会议以一份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告终。  相似文献   

20.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前的形势王玲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谈判目前已进入关键阶段。5月13日恢复的今年第二轮谈判,将努力消除条约草案中存在的一些根本分歧,为年内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铺平道路。全面禁止核试验是今年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