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体育仲裁     
《方圆》2020,(5):12-13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于2月28日发布新闻通稿,宣布了此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一案的仲裁结果:禁赛8年,即日生效。此事引起了网络热议的同时,人们也不禁对有着体育界"最高法院"之称的CAS充满了好奇:CAS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权力?对于仲裁结果,运动员只能全盘接受吗?是否还有上诉或权利救济的途径?很多专家表示并呼吁,虽然我国早已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林,但我们的体育仲裁制度和机构仍然处在探索和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体育仲裁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体育纠纷存在种种困难。目前奥运会期间的体育纠纷都是由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特别仲裁机构的快速仲裁机制解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亦不例外。《奥林匹克宪章》第59条明确了CAS特别仲裁机构对奥运会期间体育纠纷的排他性管辖权.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所填写的参赛报名表中.都包含了接受CAS专属管辖权的强制性仲裁条款。北京奥运会CAS特别仲裁实践维护了体育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禁止反言原则、保护运动员参赛权利原则、技术事项不予审查原则等。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对CAS北京特别仲裁机制的运作明确表示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亚  方菲 《方圆》2020,(5):20-23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的主要业务就是合同纠纷和纪律仲裁,而后者的影响更为广泛。从以下四个案例可以看出,CAS在世界很多体育项目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它的一个裁定,就很可能决定运动员职业生涯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国际体育仲裁院(CAS)是世界上最权威的体育仲裁机构。作为一种特殊领域的仲裁制度,CAS仲裁机制具有仲裁的根本属性和一般特点,但CAS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传统仲裁与司法诉讼本质上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CAS体育仲裁机制目前呈现出来的典型司法化趋势,并分析了体育自治理念对CAS司法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圆》2020,(5):17-17
成立1984年6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一个下属机构正式成立;1994年,CAS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更多组织的成员,使该法庭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及我国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仲裁是解决体育纠纷的重要方式,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ICAS)及体育仲裁院(CAS)是国际上著名的体育仲裁机构。体育仲裁对我国体育事业和仲裁法律制度来讲,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通过借鉴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的成功实践,本文对体育仲裁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全面的考察,进而就我国建立体育仲裁制度提出一己之见,希望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仲裁机构法律功能的不断扩张已成为阻碍我国仲裁法制进步的瓶颈。不断强化的仲裁机构法律功能,主要表现为仲裁机构性质决定仲裁裁决国籍、仲裁机构行为决定仲裁裁决效力、仲裁机构侵蚀仲裁权决定管辖权异议、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决定仲裁协议效力等。同时,制度展开与实践运行不断挑战并异化立法,仲裁机构规范呈现碎片化趋势。以机构仲裁为中心的仲裁制度、将仲裁机构类比法院、忽视国际商事仲裁的特殊性是仲裁机构法律功能被强化的主要原因。其后果是影响仲裁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国仲裁的国际化,也是仲裁诉讼化、行政化的根源。修法应以弱化仲裁机构的法律功能为核心,提升“仲裁庭”和“仲裁地”的法律功能为重点。具体路径包括删除仲裁机构分类、弱化仲裁机构介入仲裁程序的权力、虚化仲裁机构所在地法对仲裁协议和仲裁裁决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际体育仲裁制度评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第26届奥运会期间,笔者以中国首任国际奥委会体育仲裁法院仲裁员的身分赴亚特兰大执行任务,参加了该体育仲裁法院亚特兰大特别仲裁庭的全部相关工作,接触了一些资料和文件,并在昂德拉德诉佛得角国家奥委会(Andrade Vs.Cape Verde Noc)一案中担任仲裁员,从而对国际体育仲裁这一比较新的法律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国际体育仲裁的概念 与国际政治仲裁和国际商事仲裁相比,国际体育仲裁具有以下特点:(1)仲裁的主体是自然人(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等)、法人(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新闻机构等)和承办国际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锦标赛等)的城市政府;(2)仲裁的对象是与国际体育活动有关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仲裁专业化发展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行业仲裁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方面。行业仲裁的不断发展给国内仲裁机构提供越来越多的机遇,同时也给仲裁机构带来挑战。本文从建立及完善行业仲裁制度的角度进行思考,旨在给仲裁同行提供行业仲裁发展途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仲裁法律制度在仲裁机构设置方面有如下重大问题:即它由行政机关组织的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如此就使仲裁机构存在的基础——中立性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原则受到了动摇,使仲裁机构的公信力受到怀疑。为此,结合仲裁制度产生的基础、仲裁性质和中国国情(中国的商会还不成熟),我们应当对之进行完善:改变仲裁机构设立完全由行政机关干预或主导之状况,而由立法机关来主导、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范围内兴起ADR运动之际,我国国内仲裁机构也正纷纷进行改革、改制以求发展。但是,仲裁机构管理文化的缺位却成为困扰我国仲裁机构完成实质性转型的重要原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精神和深层动力,它对仲裁机构的管理非常有借鉴意义。笔者结合仲裁机构本身的角色定位,引入企业文化的概念,提出了在仲裁机构内部构筑仲裁机构管理文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世席 《当代法学》2012,(6):136-144
美国法院近日审理的英超切尔西俱乐部要求承认与执行国际体育仲裁院(CAS)裁决的案例进一步引发了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区别仲裁裁决在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的撤销以及到外国法院的申请承认与执行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其次,法院拒绝承认与执行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主要依据是《纽约公约》第5条规定,包括仲裁协议、仲裁庭组成、正当程序、可仲裁性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最后,美国和欧盟对待体育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标准不一,但是审查的目的都是为了创建一个全球统一适用的承认和执行体育仲裁裁决的标准。而且,该标准的建立也有助于跨国体育法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仲裁费用收取与分配在我国是一个敏感度很高的话题,然而它却是商事仲裁活动中最基本和最实际的问题。仲裁费用是对仲裁服务的提供者——仲裁员(机构仲裁时也包括仲裁机构)所付出劳动的全部经济价值体现,又是商事仲裁服务提供者从经济意义上所追求的目的。如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符合仲裁基本原理的仲裁收费与分配体系必将有助于商事仲裁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国际贸易与投资中,因仲裁在公正,效率及可执行范围方面的巨大优势,大量的纠纷都用仲裁的方法解决。随着我国对境外仲裁机构的开放,以及我国仲裁机构与国际机构的不同,我们有必要对国际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做一定了解。在仲裁程序中,如何请求仲裁员回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为适用法,对世界上几个著名仲裁机构,如美国仲裁协会(AAA)、国际商会仲裁院(ICC)、伦敦国际仲裁院(LCIA)与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的仲裁条款以及实践中关于请求仲裁员回避的规定作出阐述,并讨论《国际律师协会关于国际仲裁中利益冲突的指导方针》(IBA Guidelines)中规定的具体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仲裁是基于当事人各方的共同意思表示而产生的协议管辖,而仲裁协议(条款)则是仲裁活动的基石。长期以来,仲裁机构在行使管辖权,进行立案开始仲裁程序时,严格审查仲裁协议(条款)当事人的名称和主体资格,因为稍有不一致或变化,就会带来问题。但是经济生活千变万化,新问题层出不穷,教条地要求仲裁活动中的当事人完全与仲裁协议(条款)中的当事人完全一致不仅不现实,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仲裁协议(条款)及管辖权问题成为仲裁领域内最值得研究的课题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外国仲裁机构到中国仲裁,主要是指由外国仲裁机构管理的适用该外国仲裁机构仲裁规则在中国境内进行的仲裁。这对于我国境内的仲裁机构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者认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为国内外当事人所信赖、能够公正地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仲裁员队伍,是我国各仲裁委员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论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兼及我国仲裁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仲裁是仲裁发展史上的成熟形态,而对仲裁机构的法律确认模式因仲裁机构设立所依据的法律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在对仲裁机构作了界定之后,对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商事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三种模式:法人形态、公司形态和纯民间形态。对于我国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由于历史的桎梏和实践的现状在理论认识上混淆不清。本文认为仲裁委员会是法人,但要在立法中明确仲裁机构的法律责任。对于仲裁委员会是特殊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观点,本文认为已是历史的产物,为了顺应仲裁的民间性的本质属性和应对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仲裁服务市场对中国仲裁机构的挑战.本文认为在对我国仲裁法进行修改时可以将我国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定性为社会团体法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仲裁作为解决经济争议的一种手段,其作用也日益增强,制定我国的仲裁法,将仲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已势在必行,本文仅就我国仲裁立法的两个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一) 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分别立法还是统一立法目前,我国的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在法律依据、仲裁机构、仲裁的原则和制度,以及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我国仲裁制度很不一致,不仅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不一致,就是国内仲裁制度(如经济合同仲裁与技术合同仲裁)也不一致,当前国内仲裁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9.
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临时仲裁机构概述体育仲裁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简称Q峪)建立于1986年,是国际奥委会为解决体育纠纷而建立的国际性体育仲裁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CAS为了更好地服务奥运会,更方便迅速地解决奥运会期间产生的体育纠纷,在奥运会召开期间,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仲裁案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体育仲裁院在北京奥运会上设立的临时仲裁机构共仲裁了9个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参赛资格纠纷、比赛结果纠纷等方面。本文在对这些案件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这些仲裁实践对体育法和体育仲裁的发展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