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西原的民族分裂问题是越南三大民族分裂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法国的殖民统治催生了越南西原地区民族分离主义,而美国则支持和豢养了西原民族分裂势力.以"福洛"组织为首的西原民族分裂势力在越南国内外进行的以建立独立自治的"德伽国"为目的的民族分裂活动对越南的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雅 《法国研究》2011,(1):48-53
在中国,我们至今还没有一本真正让法语老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有效可行的文学教材。而在法国,在法语学科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法语教材为文学教学提供了丰富选择。本文对中法两国的文学教学进行大纲和教材的比较,旨在学习法国文学教材的先进之处,为完善和改进我国的文学教材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法国殖民统治越南以来,越南各阶层就如何构建民族独立国家,进行了诸多探索。封建思想的束缚、法国殖民统治在越南内部造成的分裂、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社会机构、薄弱的经济基础、武器装备及通讯技术的落后等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越南民族独立国家的构建。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探索和斗争中,越南资产阶级始终没能完全掌握革命领导权。但无论哪个阶层,在这一过程中,其理论和实践探索均深受中国革命影响。只有以印度支那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引领越南最终走向独立。而积极寻求但不过分依赖国际援助,争取国际团结和他国的支持,也是越南构建民族独立国家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4.
从语源出发,以汉越读音为标志,可将越南地名分为汉越语地名和非汉越语地名.汉越语地名又可根据命名方式和特点分为用汉字命名的地名、用汉越词命名的地名、汉越化地名三小类.非汉越语地名包括少数民族语地名、纯越语地名、外语地名,其中少数民族语地名还包括源自中国西南官话、广东方言的地名.  相似文献   

5.
自从玛格丽特·杜拉丝步人文坛,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乃至整个法国文学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法国人对杜拉丝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有的保持沉默,有的报以掌声,有的嗤之以鼻。看来杜拉丝现象早已经超出了文学本身,进入了其它社会领域。然而,杜拉丝毕竟是法国人,用法语写作。爱她的人也好,恨她的人也好,谁也无法改变这白纸黑字般的事实。喝彩也好,痛骂也罢,谁也无法改变杜拉丝的存在。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磨合,当作家顺应了读者,读者也适应了作家时,杜拉丝便成为了历史而汇人了法国文学,成了这一长河中奇特而灿烂的闪光点。是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国学生的偏误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汉法语里并列连词“和/et”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了“和/et”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连接功能等方面的异同,并以《小王子》中“和/et”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等用法方面的异同作为佐证。最后对英、西、德、泰、越语中与“和/et”对应的词作了简要对比,揭示其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比利时法语文学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十三世纪。从一开始比利时法语文学与法国文学就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比利时法语文学史一般可分为所谓“向心”、“离心”及“当代”三个时期。比利时独立时,法语文学作品内容、形式上陈旧已令人不堪卒读,一批主张艺术高于一切的先锋派作家、社团促进了比利时法语文学的发展并创作出一批象征主义及所谓地方主义作品。在所谓“离心”时期,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创作成绩平平,而戏剧、散文却硕果累累,光彩照人。在当代比利时作家中,一些人认为作家应身居国土,恢复比利时的传统,而另一些人认为比利时已消亡,唯有地方文学具有生命力。虽然时过境迁,却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向往巴黎。作家们纷纷摈弃了陈旧的观念,探索新的领域而创作出一些享誉世界文坛的小说诗歌和戏剧。  相似文献   

8.
陈元 《法国研究》2009,(3):86-88
法语语言的等级问题是困扰我们法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掌握了足够的法语词汇,也学习了全部的法语语法,同时了学习了法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知识。但是在看法国电影或者听两个真正的法国人一起讲话、或者在看文学作品时,学生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没有学好,而是我们在学校里教授的只是通用的法语,而很少专门讲解口头法语或者较高雅的书翰用语所造成的。本文正是想从这一问题出发,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对法语的语级特征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1963年越南史学院的工作重点是继续编撰一部越南通史。在1962年,由于史学院和综合大学一部份同志的共同努力,最大的收获是,编委会已经统一了关于通史的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讨论了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其他一些问题;并且完成了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期到法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初稿。  相似文献   

10.
为发现、培养和奖掖更多的法语翻译新人,推动中国法语教学和文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南京大学法语系和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决定联合举办第三届依视路杯全国法语文学翻译竞赛,具体参赛如下: 1.本届竞赛为法译汉翻译,竞赛原文与竞赛启事刊登在<法国研究>2009年第2期和<法语学习>2009年第3期上.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①语言依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反映这个民族的社会特征。魁北克作家、拉瓦尔大学著名教授弗尔南·迪蒙(FernandDumont)便称魁北克法语为“我们的生存”。全世界39个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语各有特色,而魁北克和法国远隔重洋,其地理条件、历史遭遇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环境与法国不同,所以魁北克法语与法国本土法语存在明显的差别。法国神父沙勒瓦(Charfevoix)曾为法语在加拿大的境遇发表过一番感慨:“加拿大人,换句话说加①见《MaxismeetLinguistique》,第12页。拿大…  相似文献   

12.
严艳 《东南亚研究》2016,(1):94-101
清末佛山刻印成为广东刻印中心之一,其所刻之书流传至东南亚一带。一部分越南喃字小说戏曲由佛山书坊刊刻而成,既缘于清末佛山书坊刊刻相较于越南地区价廉质优以及越南国内当时对通俗文学需求的内在因素,也在于清末佛山地区地理优势、中越两国人员频繁交流带动印刷业的交流互动的外部原因。而佛山坊刻的一系列喃字小说戏曲也促使中国文学在越南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13.
王英佳 《法国研究》2001,(1):153-161
许多研究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的专家们曾不只一次地指出 ,法国文化在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中的作用是无以伦比的。俄罗斯的语言学家Б.В.托马舍夫斯基说过 ,对于普希金来说法语是第二母语。的确 ,普希金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 ,而且通过法语译著阅读了意大利作家的作品 ,如曼佐尼的小说《约婚夫妇》(《Ipromessi sposi》) ,尽管他可以直接阅读意大利作品的原著。除此 ,在他还不能自由地用英文阅读时 ,他用法语读了拜伦、司各特和沙士比亚的作品。普希金还用法语阅读了德国作家席勒、霍夫曼、海涅等作家的作品以及格林兄弟的童话。普希…  相似文献   

14.
法语图书馆简介胡军编译当人们谈及法语图书馆时,会不加思索地想到法国。但它不只局限于法国,还包括欧洲其他2、3个部分使用法语的国家,即瑞士、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还将其语言及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多个地区。在那些地区的政府机关,学校和图书馆都以法语为工作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诚请赐稿     
《法国研究》2011,(2):19
《法国研究》是中国惟一研究法国问题的学术期刊,依托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邀请文理学科权威学者担任评审专家,研究范围涵盖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语言、翻译等人文社会学科。本刊为季刊,创刊于1983年,主管单位为教育部,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出版,刊号为ISSN1002-0888/CN42-1087/D。《法国研究》热忱欢迎国内外非法语专业和法语专业学者和青年学生赐稿(不接受中国作者的法语稿件).  相似文献   

16.
许钧 《法国研究》2008,(1):43-46
为发现、培养和奖掖更多的法语翻译新人,推动和促进中国法语文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推动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南京大学法语系和上海依视路光学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依视路”杯全国法语文学翻译竞赛。翻译竞赛目前揭晓,于2007年11月1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著名作家池莉、著名文学评论家费振中、著名翻译理论家谢天振、著名翻译家周克希,  相似文献   

17.
歌德声称自己没有正式学习过法语,这是个谎言。歌德的谎言源于法国人对其法语的指责。表面上歌德承认自己的法语不够好,法语的难点是法语语法,其实歌德的内心并不真正认同他法语不好的说法,也许歌德想告诉我们的是,法国人对他的法语太苛责了。  相似文献   

18.
据法语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在校所学法语文学色彩较浓,不能完全满足大部分毕业生的日常工作需要。武大法语系最近几年在高年级教学中作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其中一项措施,是从87年秋起为85级同学试开非文学性阅读课。论文作者承担此项课程已达三学年。本文拟报告此课程的基本情况及讲授中的点滴体会。本课教材采用法国梅尔梅氏所撰《法国面面观》一书(拉鲁斯出版社,1985年,16开,427页)。该书借助大量客观数据真实地描绘了八十年代法国社会的概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本课具有浓厚的兴趣,阅读质量和速度均有所提高,并且加深了对当代法语、法国人和法国社会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王薇 《法国研究》2013,(3):94-99
法语音乐剧的流行音乐范式决定了它的大众文化产品属性,特有性成为一种供观赏的异域景观、一种刻板印象、一种符号象征,而法国文化特有的文化意象与思想内涵却在翻译的过程中流失严重;法语音乐剧传播的主题是人类共有的普世价值,它以共有性吁请不同受众的文化认同。因此,法语音乐剧在中国的传播与翻译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形象传播,却不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转译。  相似文献   

20.
法国本土以外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说法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法语也存在着多种法语的变体(方言)。欧洲的法语变体有比利时法语、瑞士法语、奥斯塔法语等。加拿大法语主要有魁北克法语和阿卡迪亚法语两大方言。此外,非洲、美洲、东南亚、大洋洲也存在着多种法语方言。本文介绍了这些法语变体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