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在发展观的层面上,实现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是一个崭新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统一 ,给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是治党治国治军的理论旗帜。  相似文献   

3.
杨世文 《理论前沿》2003,3(16):25-26
所谓党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邓小平把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把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三种概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历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用中国语言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毛泽东是首创者。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春友 《理论前沿》2002,(13):14-16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发展深刻变化的把握和反映;是对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深入思考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思想升华;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两个转变” ,集中地反映了党的地位、环境、任务及党员队伍状况的变化 ,反映了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发展前景及为我们党的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 ,也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和新考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地位、环境、任务等变化及在新的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问题认识上是一脉相承的 ,同时也反映出其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都存在与那个社会相适应又相互依存的"三个文明".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标志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政治和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符合唯物史观真实而全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过程中,除了理论实质的一脉相承外,其本身蕴涵的以一贯之的一些必然因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它决定着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动力、发展依据及发展方向。如果这些  相似文献   

8.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理论从最初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不体现我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历史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民主以及协商民主所体现的民主形式和功能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特征,党的统一战线思想、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权实践和党与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政治协商是形成协商民主最重要的历史和政治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体现出我国协商民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90年来,党的组织建设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党创立初期就从多方面积极进行自身的组织建设,经历了右倾和"左"倾错误的危害,逐渐形成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紧密围绕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广泛展开,初步实现了向执政党组织建设的转变。从1957年到1978年间,党的组织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党的组织建设在实现拨乱反正、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学发展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军事法官的职务责任是我国立法机关为军事法官设置的非遵行不可的权利和自由的边界,是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对其理论的研究,应把内涵、目的、构成、特征等作为起点。内涵是指军事法官在军事审判活动和赋予的其他活动中所承办的事务以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法律在军事领域的实现;实现军事司法价值的均衡;完成军事司法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由职务责任主体、职务行为和责任三部分构成。内容包括一般职务责任和特殊职务责任。显示出行为主体单一性、职务行为内容的特定性、责任后果的多样性、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权利失效原则是大陆法系一项重要的司法判例原则,它有助于补充现有相关制度的不足,维护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权利失效原则适用的客体广泛,包括形成权、请求权和抗辩权等。适用于形成权,其法律效力是使权利本体归于消灭;适用于请求权,其法律效力是产生相对人的抗辩权。我国应在立法中体现权利失效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