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17世纪开始,以商人为主的中国人移居暹罗者日渐增多。从吞武里王朝到曼谷王朝初期,暹罗华人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潮州人成为暹罗华人社会的主角。20世纪初,随着暹罗社会新因素的出现,华社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此时,真正意义上的暹罗华人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2.
除了曼谷的“唐人街”是大型华人聚居区外,泰国许多府县也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形成不少充满中国味道的小城镇。笔者近日来到距曼谷100多公里的素攀府,走访了那里充满中国味道的老街、老宅、老作坊。  相似文献   

3.
泰国,东南亚一个颇具风情的国度,世界旅游胜地。在前往观光中,我特别身有感触:华人与泰国的历史几百年水乳交融,华人亦是泰国风光的创造者,泰国风景中,亦展现在泰华人昨天与今天的风采魅力。金灿灿的大皇宫、玉佛寺 在泰国首都曼谷游览,我们最先去了紧偎于湄南河畔的“泰国故宫”——大皇宫、玉佛寺。  相似文献   

4.
泰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发挥泰华各界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要发挥其作用,需要明瞭泰华社会的情况,趋利避害。泰华社团历史悠久,数量繁多,比较成熟的社团出现于20世纪初,大量涌现于二战结束后,遍布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是了解泰华社会的窗口之一。泰国的华侨华人中潮州人居多,泰华社团大多是以潮州人为主体的社团,其中存在着潮籍华人家族传承现象。  相似文献   

5.
老海 《八桂侨刊》2006,(3):77-79
泰国有华侨华人482万,其中华侨26万,在这么多的华侨华人中,你要找一个名叫李少莹的女子,可谓大海捞针,就是经常出入曼谷的中国海员,知道的人也不多,但一提起曼谷的供应商“小辣椒”,中国海员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那年5月份我随船去曼谷,是个热旱季。中午船员都有睡午觉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泰国有主祀关羽的庙宇至少113座,其分布特征与华人移民进程相互重合,表明泰国关帝信仰的历史传播轨迹受华人移民影响。曼谷地区有主祀关羽的庙宇至少17座,位居泰国各府之首,因此具有典型意义,其庙宇分三种组织类型,目前对关帝信仰传播起到推动性作用的主要是以关帝庙为名的各类慈善机构。客属关帝庙是曼谷诸庙中唯一一座关帝庙即会馆的神庙,其历史沿革有三个阶段,共同印证了客属关帝庙及其信仰从华人移民范围向泰国社会传播的过程。泰国的关帝信仰之所以能从华人传播至泰人,其主因在于借助关帝庙而存在的各类社会组织,及其对各类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促成了关帝信仰有能力跨越泰、华文化差异,突破泰、华族群边界,进而成为泰国社会的关帝信仰。  相似文献   

7.
1 华人到泰国来谋生有悠久的历史,从卖猪仔的方式到了现在放弃祖籍而入了泰国 籍成了泰国人。其中包含了多少的成就,也发掘了一大堆的问题。比较受人重视的, 大致上也离不开华人与泰国人的关系。在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的领域上,泰国政府一再想把华人归化。像在教育上,从前(笔者童年的时候,任由华人建华校,可以教整日的华文)的五六个华文科目减为现在的每星期五个小时,并一再的简化华文课本,就是将子女送到华校也等于没有一样,大多数土生的华人子女,现在有些甚至连基本(自己的母语“方言”的华语也脱不出来,更不用说普通的传统风俗了。原因很简单,在泰国出生的小孩(父母亲为生活和事业)通常都有保姆,而保姆都是泰国人,父母俩出外工作,孩子接近保  相似文献   

8.
从1910年代到1970年代,在新加坡和西马,闽南人一直是最大的华人方言群。1911年,闽南人(至少有257 10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至少有880 508人)的29.2%。1921年,闽南人380 656人,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174 777人)的32.8%。1931年闽南人(540 736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709 392人)的31.6%。1947年,闽南人(827 41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2 614 667人)的31.6%。1957年,闽南人(1 183 307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3 424 396人)的34.6%。1970年闽南人人数(1 789 683人),约占新马华人总人口数(5 135 745人)的34.8%。在东马的砂拉越州,从1947年到1970年,福州人是砂拉越的第二大华人方言群,比闽南人多。1910年代到1970年代新马华人社会的最大方言群有其必然的原因。目前闽籍华人占马来西亚华人总数的一半,闽南人仍是新马最大的华人方言群。今天新马闽南籍企业家仍在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马富有的华商仍是以闽南人为主,在东马的砂拉越州,富有的华商则是以福州人为主。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7,(6):44-45
泰国最大华商会“泰华九属会馆”在曼谷举行午宴,祝贺云南省代表团访问泰国,来自泰国潮州会馆、客家总会、广州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台湾会馆、云南会馆、广西会馆的近百位泰国华商领袖和侨领出席午宴。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8,(5):38-39
泰国政治危机 9月2日,泰国总理沙马宣布曼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沙马是在支持政府的和反政府的示威者9月2日凌晨在曼谷发生流血冲突之后做出这一决定的。据泰国电视台报道,双方冲突造成1人死亡、40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新东方》2008,(7):38-40
海南是我国继福建、广东之后的第三大侨乡,海外琼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海外琼属社团有300多个,分布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是琼籍海外乡亲的主要所在国,80%以上的琼侨居住在上述国家。近20年来,东南亚国家的琼侨子女以及海南本土的青年学生纷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由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泰华各社团联合主办的“全球华侨华人反‘台独’促统一大会”,今天在曼谷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曼谷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大会召开付出辛勤努力的泰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泰华各社团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23,(6):32-33
<正>四月的曼谷,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湄南河水流光溢彩,庙宇楼阁金碧辉煌。4月8日,首届泰国华侨华人拜祖大典在曼谷普宁同乡会大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泰国河南总商会联合主办,得到了泰国中华总商会、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合会、泰国华文教师公会、泰中侨商联合会的大力支持。泰华侨团、商会首长及各界嘉宾代表约300人聚集一堂,虔诚恭拜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遵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礼制,癸卯年泰国华侨华人拜祖大典共有九项仪程,分别是迎拜始祖、敬献花篮、奠帛进馔、行施拜礼、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  相似文献   

14.
客家人开始移居泰国的时间大约始于18世纪中期。泰国的客家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嘉应地区,即现在的梅州地区。与其他移居到泰国的其他方言群一样,移居到泰国的客家人为泰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泰国的客属总会虽成立于1938年,但如从该会的前身集贤会馆算起,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泰国的客属总会以联络乡情,发展工商,共谋社会公益事业及会员、同乡福利为宗旨,在泰国华人社会的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游览泰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浓郁的佛教氛围。无论是曼谷、清迈这样的大市、府,还是偏远的小乡镇,佛教的庙宇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身披袈裟的僧侣。听朋友说,泰国的僧侣人数至少有50多万,占总人口的1%,仅曼谷就有佛教寺庙420多座。难怪它素有“黄袍佛国”的美誉了。佛教在泰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泰国居民中有近95%是佛教徒。泰国宪法还明文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否则不能继承王位。几百年来,佛教思想已融入泰国人的生活当中,成为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曼谷的僧侣总是在曙光初照的早晨…  相似文献   

16.
曼谷唐人街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大、社区之繁荣,在东南亚国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若要更好地了解泰国华人的历史和社区的变迁,必须深入研究唐人街。 (一) 曼谷唐人街由“三路一街”、即耀华力路、石龙军路(西段)、嵩越路和三聘街及其附近一些街区组成,其面积很大,“约占整个曼谷市区的1/5”。其中三聘街是一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正宗唐人街。 曼谷王朝的开国君主帕普塔育华珠拉洛,1782年登基时称为拉玛一世王,将首都从湄南沟西边的吞武里迁到河东面的曼谷。而在择址修建皇宫的地方(今皇家田广场一带),已经有华侨居住着,于是便御赐迁居,并指定湄南河以东一块新的地段供华侨开发营生。这一地  相似文献   

17.
中泰两国是友好近邻,在历史上有许多中国人到泰国经商或定居,泰国的华文教育也随之产生。泰国华文教育自20世纪初以后迅速发展,受中国、泰国、泰国华人以及世界发展形势的影响,经历了初期兴盛、短暂繁荣、极度衰落、复兴发展四个阶段。本文拟在对泰国华文教育发展历程阐述的基础上,回顾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以期对华文教育的发展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泰国阿瑜陀耶王朝1350年建立,1767年灭亡,历时417年。这正是华人大量移民泰国并形成华人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由官方的朝贡贸易向私人大米贸易的转换,促进了中国明清政府的海禁开放和大量对外移民,是泰国得以形成华人社会的历史机遇;泰国地旷人稀,泰缅战争的破坏,急需大批人力,是泰国接纳移民的基础。身份自由的华人移民形成了泰国最早的商人阶层,催化了泰国封建领主经济内部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华人社会不仅对泰国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华人一般会说华语、英语和马来语,也广泛使用祖籍方言或地方方言。华人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中有多种语言群,包括华语、马来语、英语或其他语言群。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活动中与不同语言群不时接触,在多语环境中耳濡目染下,他们在谈话中往往不经意地混杂使用不同的语言。在粤语和华语的闲聊谈话中,混用英语和马来语的情况相当明显。华人说华语和粤语时混用其他语言不无原因,主要是没有相应和适当的对等译词、其次是受谈话者的角色与双方关系、或是特别的话题所影响、说话者需要强调澄清某要点、说话者的表达习惯以及为了凸显说话群体的共同身份。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7,(6)
泰国最大华商会"泰华九属会馆"在曼谷举行午宴,祝贺云南省代表团访问泰国,来自泰国潮州会馆、客家总会、广州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台湾会馆、云南会馆、广西会馆的近百位泰国华商领袖和侨领出席午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