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概论"课程体系构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统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的共性和个性,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创造,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前全国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地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事业、满怀豪情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形势下,一个重大而现实的政治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是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范希春 《新视野》2004,4(2):12-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作为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未来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理论前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科学的创新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性成果;新世纪新阶段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最新成果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3年是马克思逝世120周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又成为学界纪念会、学术讨论会以及学术论著讨论热点。关注的问题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总结与反思;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思考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的纲领和章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坚持 ,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它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这样一句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到“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历史的高度来评价、来定位、来强调,足以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是创造性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途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从毛泽东思想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寓意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已进入执政党建设的全新领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并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体现在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对党的先进性作出的全新概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探索和努力解决共产党执政规律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是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新成果,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坚持“三个代表”,就要深刻认识“三个代表”的时代要求,领会“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指导、检验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列主义是其理论渊源;和平与发展是其时代背景;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是其历史根据;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其现实条件。正确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宣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党永葆指导思想的生机与活力、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从多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学作为社会科学中一门严肃、独立的学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社会功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统领一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治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新视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走向社会政治"的政治宣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政治建设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们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邓小平理论着重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体问题,是上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着重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问题,是下篇.它们这样的关系定位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凝聚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用“三个代表”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这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创新,用“三个代表”统一全党同志的思想是为了继续坚持党的先进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充满勃勃生机的体现.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通篇贯穿理论创新的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又一新的重大发展.学习和研究江泽民"七一"讲话的理论创新精神,对搞好党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