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评     
“航母scyle”的流行,说明了人们对国家进步的激动心情。从这个动作结构来分析。这个动作给人一种力量、大气的感觉,有一种自信的力量,是一个自豪的动作。对于许多网友来说,“航母scvle”不仅仅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也是对我国海军从弱到强、从近海到远海一路走来的历程一个莫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2.
先进一辈子     
杜飞进 《学习导报》2011,(14):43-43
为什么近来杨善洲这个“老典型”能够在神州大地不断掀起“心灵海啸”,成为亿万中国人的感动,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取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最重要的原因,是杨善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先进一阵子”,还是“先进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公款吃喝”为何成为顽症?──兼谈企业的反腐倡廉霍世昌最近召开的中纪委五次会议要求把用公款大吃大喝做为反腐败和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突出问题来抓,然而用公款吃喝,在一些单位已成为一种“顽症”,且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顽症”为什么禁而不止?本文拟从腐败的...  相似文献   

4.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总书记就职之后,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要到西柏坡去看一看,也都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为什么几任总书记都要走这样的程序呢?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指出,这是因为“两个务必”思想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两个务必”说起来话不长,但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它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两个务必”思想是怎么来的呢?石仲泉指出,“两个务必”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讲的,但思想来源于抗日战争后期。  相似文献   

6.
广场.为什么要和“文化”连在一起?那是从广场的作用、功能、性质说起的。城市广场是什么?为什么要修建?修建成什么样?怎样才能受欢迎?这些问题都要用“文化”来解决。因为文化是城市广场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后,也引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回答。比如,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界定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对过去讲的“始于毛,成于邓”怎么解释?等等。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高州市“三讲”教育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三个什么”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当官为什么2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同的人往往会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截然不同的回答。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勤政廉洁,心系百姓,用自己献血的营养费抚养藏族孤儿,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有困难的藏族同胞。为了西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孔繁森是为了实…  相似文献   

9.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江泽民总书记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个根本点出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通过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我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人”“众”两字,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从而解决好“入党做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的问题。   为什么要写好“人”和“众”两个字呢 ?  汉字源远流长,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10.
外国人喜欢拿中国说事儿。“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这个结果国人断然不能接受,喜欢较真的人就提出了一连串疑问:这是一个什么国际组织?这个排名是怎么得出来的?这样的排名有没有公信力?我觉得这样问挺没意恩  相似文献   

11.
“美”,《说文解字》上说:羊大为美。我很害怕这种古书,文字太精简,为什么中国人两千年来都说“羊大为美”?牛大不美吗?后来我看到一个日本学者做了一篇论文,他认为“羊大为美”意指人类味觉感官,吃羊肉时候感觉到的快乐。这个论文争议很大,很多人反对:我们现在讲美是视觉的或者精神性的美,没有人会说自己的女朋友美得像一碗羊肉面。  相似文献   

12.
蒋勋 《学习导报》2012,(4):42-42
“美”,《说文解字》上说:羊大为美。我很害怕这种古书,文字太精简,为什么中国人两千年来都说“羊大为美”?牛大不美吗?后来我看到一个日本学者做了一篇论文,他认为“羊大为美”意指人类味觉感官,吃羊肉时候感觉到的快乐。这个论文争议很大,很多人反对:我们现在讲美是视觉的或者精神性的美,没有人会说自己的女朋友美得像一碗羊肉面。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要定期给奶牛做“指甲美容”?为什么要让猪养成“上厕所”的好习惯?为什么母兔生产前的一两天不能多吃?为什么鸡戴上眼镜后就不打架?为什么要往抱窝的火鸡群里放一只公火鸡……不要以为这些是“脑筋急转弯”,这些看似奇怪的问题是《农业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中农民最想了解的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容易被人忽略但又非常关键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19):19-20
“改革开放”作为今天耳熟能详的有特定含义的涮汇,虽然出现只有短短不到30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词”,但其使用率和公众认可度却非常高,是个名副其实的“热词”。那么,“改革开放”这个词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5.
温卫东 《实践》2013,(7):33
“改革开放”,作为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虽然出现不到30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词”,但其使用率和公众认可度却非常高,是个名副其实的“热词”。那么,“改革开放”这个词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全国20多个旅游景点门票再次扎堆涨价。景点门票本来就普遍运行在高价位上,为何还要一次次地不顾游客的感受,一次次地涨价?是谁制造了这些“看不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拒绝养“懒媳妇”2011年9月的一天,济南军区某要塞区司令部党委书记潘守勇到基层检查工作,在一个连队看到管理科维修工王师傅正在给连队更换灯管。司令部为直属队培养了一批“小能人”,类似这样的小问题连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怎么还要机关派人来修?  相似文献   

18.
陈九 《党课》2012,(8):73-73
我有个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肖君,这次回国跟他一起吃饭。闲谈中了解到,他是负责教育类节目的,平时常到外地拍摄教育类的电视节目。 那天我喝高了,话横着就出来了:“听说你们这帮人净靠拍节目诈下边儿的钱。”肖君马上点头说:“确有其事,但不是我们组。”“为什么?仿叫门是神仙?你们怎么就刀枪不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4,(5):64-64
《人民日报》日前刊登张志锋的文章说,身份证、学历证、驾驶证,各有效用,代表着人们的能力和权益。人们抱怨“人在证途”,并非希望所有的证件从生活中消失,不满的只是一些不必要的证件叠床架屋——比如,身份证能显示年龄信息,为什么还要个老年证?不满的是一些职能机构人为地制造出一些证件来——比如,有了社保卡,医保卡、公积金卡究竟为什么存在?更不满的,是程序繁琐、手续复杂的办证难。  相似文献   

20.
张丽珊 《党课》2012,(10):87-88
案例: 王微(某连锁企业的客户经理) 王微哭红了双眼来到我这里,她的委屈是:做好人怎么这么难呢?王微是个热心肠,“你坐着,我来干”是她的口头语。领导安排她做客户经理时,她觉得领导知人善任,工作中始终牢记公司的口号“让客户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