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初——一九八二年底,我在巴黎高师进修访问期间,就给罗伯斯比尔的评价问题曾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史学家弗洛朗斯·戈蒂埃交换过意见,她还给拙作《评罗伯斯比尔》(一九七九年十月《历史研究》刊载)写了书面意见,该“意见书”②言简意骇、观点新颖,读后颇受启发。从“意见书”来看,弗洛朗斯·戈蒂埃确实是一位对法国大革命,对罗伯斯比尔有很深研究的专家,无怪乎索布尔在给我的信中说:“在这方面的研究她比我更好。”但就她的观点来说,她把罗伯斯比尔说成是“反自由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的,“反帝国主义”的、“国际主义”的等等,这是我怎么也不能赞同的。  相似文献   

2.
一一七九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热月九日),罗伯斯比尔兄弟和圣鞠斯特等人在国民公会被捕。他们被押离会场时,罗伯斯比尔高呼道:“共和国毁灭了。强盗们的统治开始了。”第二天清晨,他们上了断头台。恐怖统治结束了,但是革命并没有结束。继之而来的热月党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朋友:我很喜欢您的方法。您直接面对有关罗伯斯比尔的主要和实质性的问题以及所有能够提出问题的看法:即罗伯斯比尔——(1)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社会主义者?(2)是现实主义者,还是伪君子?(3)是有节制的恐怖主义者,还是嗜血成性的人?(4)悲剧的根源究竟什么?  相似文献   

4.
丹东其人死去已近两个世纪,而“丹东之谜”仍然在困扰着历史学家。以往法国大革命史学界曾做了大量工作,力图对这个历史人物作出合理的解释,然而认识虽在不断深化,问题并没有最后解决,争论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5.
法国《历史》杂志编者序言: 一七九二年底,吉伦特派和山岳派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权力之争,斗争的焦点是:是否应该结束恐怖政治?巩固共和国,采取绥靖安抚政策,还是继续进行反对共和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结果,山岳派取得了胜利。罗伯斯比尔提出要保证革命的“纯洁性”,恐怖政治因此而延续到一七  相似文献   

6.
关于圣鞠斯特这篇报告的历史背景和对丹东的评价,参阅张芝联:《略论丹东》一文,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9—16页。  相似文献   

7.
张伟 《新民周刊》2012,(7):62-65
大审判之后,在物欲横流的中国足坛,几十年来形成的潜规则不会就此宣告结束?轰轰烈烈、从上至下,历时两年半的足球反赌扫黑,如今到了最后的判刑阶段。2月16日、2月18日,当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被宣读后,随着丹东和铁岭法官的落槌判决,包括四大黑哨黄俊杰、陆俊、万大雪、周伟新,以及两名前足协高管杨一民、  相似文献   

8.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9):33-36
一批又一批中国国企民企向朝鲜挺进,虽不时传出"血本无归"的消息,但中国企业仍抱着希望,前赴后继。丹东,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海岸线最北端的边陲港口城市。鸭绿江,中国与朝鲜的界河,虽说是界河,但没有明显分界,没有中界线,只要不上对岸,就不算踩界越界。丹东江岸,银杏成阴,江风习习。笔者沿着鸭绿江大街行走,在国安街口,水色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韩印两国构筑"特别战略伙伴关系"的进程,与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同步推进.韩印两国分别是美国的盟友与伙伴国,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双边关系发展是符合美国"印太战略"需求的.美韩印三国的地区政策内涵既具有较强的共通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故彼此之间非常注重政策对接.同时,"印太"视域下美国与韩国、印度的关系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对韩印双边关系发展起着"范式引领"的作用,助推韩印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此种韩印关系的发展,又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美国维持地区主导地位、平衡地区势力结构变动以及塑造多边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中韩建交10年来,韩国国内地方政府和中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迄今为止,在结成姐妹城市或者引进游客等方面更上一层楼,正在出现实质性的结果。仁川市最近决定在中国丹东经济合作区成立  相似文献   

11.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5):25-25
"走出去"难,症结在于"融资难"和缺乏国际合作经验及国际化人才。又去了一趟朝鲜,这是笔者16年来第7次入朝。这次是以"海产专家"身份,随辽宁一家投资考察团,从丹东入境朝鲜的。一个月前,笔者新书《朝鲜是个谜》香港版、台湾版,几乎同时出版。对中国企业家而言,直接投资朝鲜,前景如何,确实也是个难解的"谜"。辽宁省丹东润祥贸...  相似文献   

12.
.怎样评价法国大革命中以罗伯斯比尔为代表的恐怖行为,这一直是各类史学作品中的争论焦点。本文作者博采各家观点,论述了法国著名作家阿那托尔·法朗士的《诸神渴了》这本历史小说的新颖之处。法朗士不是把法国大革命看成“铁板一块”,而是把他真诚拥护的1789年原则和他深恶痛绝的1793牟暴行区别开来,将人物的政治行为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背景、文化环境联系起来,通过清晰的分析和批评,不仅重建了法国大革命这段历史,而且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公民的理想和怀疑,使这本小说成为众多描写法国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首次亚洲行的演讲中第一次公开提及"印太"概念,时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及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也在公开场合多次使用"印太"而非"亚太"的说法。作为"印太"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印度的角色、定位以及战略意图值得关注。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推出的"东向行动"政策,外交重点覆盖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海域,"印太"战略全面铺开。对于美国的"邀约",莫迪政府虽有介入地区和全球事务的战略意愿,但由于受各方因素的制约,其战略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发挥"战略支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提出和印度洋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凸显,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战略竞争与博弈的重点区域。印度与日本作为影响印太秩序的两支重要力量,两国均提出了自己的"印太"战略构想,并不断加强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在"印太"地缘框架下,印日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得到全面发展,已经升级为"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印日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的"民主价值观"为纽带,在政治、经贸、安全、军事等各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化,并具有浓厚的制衡中国色彩。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印日战略伙伴关系的强化既是两国各自利益的需求使然,也是对印太地缘政治格局新变化的反应,必将对当前的印太地区秩序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面对"印太时代"的到来,中国应与印日共同建立有关印太地区秩序的对话沟通机制,扩大中印日三国在印太地区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推进印太命运共同体建设。在当前印太地缘政治兴起与日印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升温的情势下,中国既要密切关注日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态势,客观地看待印日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互动给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同时也要积极构建中国的"印太"战略,运筹好中日、中印双边关系,以便塑造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半块老门板     
安宁 《新民周刊》2022,(4):39-39
他在书房里转一圈,说要练书法。“卧室不是有书桌吗?”她纳闷。“卧室就是卧室,不适合写大字,我想买一块旧门板,做两个支架,搭在书房窗户旁边。平时,上面放个电脑,摆一个花瓶,我离你不能太近,太近相互影响。写完一张大字或看电脑累了,抬眼望望窗外的桂花树、樱花树、梨花树……”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是"印太"概念的主要倡议者,是较早将"印太"地区正式纳入官方安全利益关切的国家。将澳大利亚与印度或印度洋联结是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观一以贯之的主线。中印的共同崛起、美国"重返亚洲"以及"中等强国"抱负是澳大利亚重视"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印度经济的崛起、印度洋重要性上升及其衍生出的北澳大开发需要是澳大利亚直接关注"印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因素。此外,相对于"亚太"而言,"印太"的叙述框架更有利于澳大利亚缓解身份认同焦虑。文章指出,澳大利亚内部对"印太"的战略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亚太第一派"基本否定"印太"作为澳大利亚新的战略地理空间;"印太最小主义派"强调利用印度制衡中国,维护"印太"均势;"印太最大主义派"强调中美日印的大国协调和共治;"印太功能主义派"强调减少能源和海洋安全联结产生的战略对抗,追求"印太海洋共治"。目前特恩布尔政府的"印太"战略思路倾向于"印太最小主义派"。探讨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观的演变有助于中方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利益诉求和战略走向,更加准确地把握和调整"印太"时代的中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视角下的美国“印太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立平 《美国研究》2015,(2):32-51,5,6
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亚太"轴辐"安全同盟体系扩大到印度洋区域,实行两洋联结,形成大月牙形同盟与伙伴国网络。此举试图以合作与制约双管齐下,将中印崛起规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国际规则框架内。从地缘经济角度而言,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是促使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亚太经济重心从美国向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东部转移也促使美国提升这些次区域的战略地位。印太地区战略格局正在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演变,形成多个三角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不仅取决于两国国内因素,也受到印太地缘政治中其他行为者的影响。印太地区正在成为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美"印太战略"使印太地区战略态势更为复杂,使中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四年五月七日、八日連續两天,南越伪政权的軍队在美国指揮下,全副武裝,以裝甲車为掩护,越过边境向特洛、佩太两地进攻,扫射和劫掠高棉人民,侵犯柬埔寨的領土,这一侵略行动已被柬埔寨王国政府軍队所  相似文献   

19.
韩中两国建交以后,在学术、文化、政治、经济等很多方面交流频繁,但是两国在有关女性问题的交流方面还不太令人满意。为了扩大交流,需要我们两国积极不懈的努力。通过国家、组织、个人间的相互交流,本着发展的目的,取长补短,补充完善各自的研究。 在韩中建交十周年之际,两国在各个领域都扩大了交流活动。本文将以韩中交流为中心,以两国女性之间的学术教育交流、友好城市交流以及文化艺术交流为重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印太"概念,并制定了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其核心是均势制衡与力量优势。美国认为,由于中国的持续崛起,"印太"地区出现了不利于美国霸权体系的力量失衡,从而导致安全失衡,直至体系失衡。为了扭转"印太"地区的失衡态势,继续维系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离岸平衡手角色和世界的霸权地位,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一系列优先战略行动,重新恢复有利于美国的力量平衡,进而达到美国认为的安全平衡和体系平衡。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充分体现了美国现实主义、保护主义与实用主义倾向,反映出特朗普追求美国优先和全面优势的战略观念。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实行起来可能并不会像设计者所希望的那么有效,其战略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甚至潜藏着巨大的战略安全风险。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优先行动或预示未来数年印太秩序和世界秩序的大变革。美国有可能因此失去作为印太体系和世界体系的建设者角色,反而成为体系的破坏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