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代国际机制发展趋势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机制是国际关系体系的制度化表现.在列强时代,国际机制是为其争夺与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服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联合国的成立,国际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机制需要更新和发展,以与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相适应.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公正合理的国际新机制形成和起作用的主要障碍.中国宜在现有国际机制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机制创新,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关于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以中美关系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立平 《美国研究》2003,17(2):73-86
美国从冷战时期开始就逐渐发展起一套危机管理的理论、机制和方式.中美危机管理是美国在国际政治中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在中美危机管理中既运用其一般意义的危机管理理论和机制,也有一些独特的指导思想和方式.这些对中美危机控制的实践有重要影响.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在实践中都积累了一些危机管理经验,并开始建立某些危机管理机制.由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两国现有危机管理机制差异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与适应.影响中美危机管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实力对比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危机的结构、各自国家的对外战略、国内政治因素、盟国和盟友关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  相似文献   
3.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视角下的美国“印太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立平 《美国研究》2015,(2):32-51,5,6
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美国的"印太战略"是将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亚太"轴辐"安全同盟体系扩大到印度洋区域,实行两洋联结,形成大月牙形同盟与伙伴国网络。此举试图以合作与制约双管齐下,将中印崛起规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和国际规则框架内。从地缘经济角度而言,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两岸向印太地区转移是促使美国推出"印太战略"的主要原因之一。亚太经济重心从美国向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和印度洋地区东部转移也促使美国提升这些次区域的战略地位。印太地区战略格局正在从一超多强向多极格局演变,形成多个三角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进程不仅取决于两国国内因素,也受到印太地缘政治中其他行为者的影响。印太地区正在成为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美"印太战略"使印太地区战略态势更为复杂,使中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与东北亚安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与韩国的和平统一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和发展的过程.近年来,双方和平统一方案的趋同化有很大发展.北南方一致同意依靠本民族自己联合的力量实现国家统一.北方的初级阶段联邦制方案和南方的旨在实现统一的联合制方案互有共同性.如果美、俄、中、日四大国关系能够实现稳定和合作,将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统一进程.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统一成为东北亚安全机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这一进程又促进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形成.未来东北亚将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安全机制.这种机制应建立在"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的基础之上.而且,随着新的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应逐步弱化军事联盟的作用,并最终取代军事联盟.  相似文献   
6.
夏立平 《当代亚太》2006,(12):19-28
中美印三边关系的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体系的发展。美国能否利用印度平衡和制约中国,并不完全取决于美印关系的发展。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印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只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印度就不会被美国利用来制约中国;而中美之间的战略目标虽有相当多的差异,但也存在不少利益交汇点。根据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分析,中美印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与中美印有关的国际合作机制在发展。中印之间和美印之间有一些共同价值观,中美在价值观上也并非完全不同。中印战略文化的相似之处大大多于美印之间。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中印是国际体系中的新兴大国,但都不愿挑战国际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美国的领导地位,也不想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而是主张在遵循国际法准则、平等和相互尊重、合作以及推动多极化的基础上推动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美印有必要建立相对均衡的三边关系。如各方处理得当,中美印有可能避免“安全困境”,建立起“双赢”或“多赢”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29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与新民晚报社在文新报业大厦共同举办“展望新世纪国际战略格局”学术研讨会。来自本市和军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20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上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当前,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正在发展。冷战结束后,亚欧大陆逐渐形成3条主要战略纽带。第一条战略纽带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上海合作组织;第二条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三条是俄欧战略伙伴关系。自伊拉克战争以来,亚欧大陆上的多个主要力量中心进行了战略协调。近年来,亚欧对话不断深入,相互了解不断加强。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有力推动下,亚欧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促进亚欧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世界事务中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亚洲国家与欧盟、俄罗斯在国际事务方面的许多理念相似或相近。亚欧大陆跨区域合作趋势的发展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并将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但其进程仍将是长期而复杂的。这一趋势促使新一轮陆权与海权的互动,开始国际关系中“亚欧认同”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演变可分为3个阶段.当前其主要特点是发展"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结构,加强核武器的威慑力和实战能力;采取"核模糊"政策,既谋求核威慑,也规避"国际合法性"的问题;全力防止中东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以色列核政策与核战略的主要影响包括:拥有核武器有助于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但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产生严重负面效用,阻碍地区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可能促使以色列的阿拉伯和伊斯兰邻国发展核武器,增加了中东地区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对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冷战高峰时期前苏联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非常适宜于用现实主义分析的框架;冷战末期原苏联和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是一个相当适宜于用自由制度主义分析的框架;而当前俄罗斯核政策与核战略则是一个基本适宜于用建构主义分析的框架.当前,俄罗斯在核力量建设目标上谋求与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核均势.在核武器使用政策方面,俄罗斯从"不首先使用"转到"首先使用",再到"先发制人",并将核威慑作为施加压力和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工具.俄核武库现在依然过于庞大,但在当前情况下有助于保持全球战略平衡.俄过于依赖核武器来维护其大国地位与自尊,将可能与美国陷入安全困境.俄防扩散政策有助于阻止核武器扩散和落入恐怖组织手中,但俄罗斯有时对商业利益超过对防扩散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