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百问百答     
问:怎样从纷乱无章的足迹中分辨出案犯的足迹答:分析判断时可结合以下几方面确定:(1)足迹遗留的位置,是否与犯罪活动吻合。(2)足迹遗留的新旧程度,分析与发案时间是否一致。(3)足迹反映出的步法特征、行走动作习惯,结合作案手段和实施犯罪过程,判断是否为犯罪的足迹。(4)分析足迹与其他痕迹的关系,如与现场手印、工痕、血迹等关系。(5)仔细进行甄别,排除无关人员的,最后找出案犯的足迹。问:水中的尸体怎样保护答:1.如果确认水中的被害人已经死亡,则不必将尸体打捞上岸。因为尸体暴露在岸上空气中较之浸泡在水中更容易腐败,而且打捞时,极易损伤尸体,破坏尸体  相似文献   

2.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正1案例1.1案例1某地一男童被害,尸体检验时发现被害人阴茎被割掉,现场未发现被害人阴茎。案件侦破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婶婶)交代,被害人父母经常嘲笑嫌疑人只能生育女儿、不能生育儿子,致使嫌疑人非常憎恨被害人父母,故将憎恨转嫁到被害人身上,在杀害男童后割去了阴茎,以示报复。1.2案例2  相似文献   

4.
由于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现场与一些常态人的性犯罪杀人现场、常态人杀人案件伪装现场和精神病患者杀人案件现场有相似之处,给侦查人员把握案件性质增加了难度。对案件认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的尸体损伤有时候也存在手段极其残忍的情景,如被害人尸体的乳房和阴部被切割掉等。但是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的案犯这一行为不是为了性满足,只是因为对被害人恨到了极端或者为了伪装成性变态杀人现场而为之。这两类杀人案件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案犯与被害人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关系密切的占多数。报复杀人案件中,虽然也有与被害人之间互不熟悉的,如被雇佣犯罪,但是雇主与被害人之间却是相互熟悉的。况且报复杀人案件的被害者没有性别和年龄之分。而性变态杀人案件的被害人大多为女性并且多是年轻女性。与强奸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分子施用暴力威逼、伤害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迫使对方就范而与之性交,  相似文献   

5.
死者角色识别的任务多年来,在涉及现场死者这一问题时,传统的侦查模式是对知名尸体案件,从查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情况、经济状况等入手;对无名尸体案件,则是从查放害人身源开始。实际上,在杀人案件中尤其是多人死亡的杀人案件中,死者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限于被害人这一角色,还有可能是犯罪分子。即使在一起杀人案件中众多死亡者都是被害人,其角色仍可细分为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和无辜者这两类。死者在逻辑上不等同于被害人,以在案件中角色扮演的不同为  相似文献   

6.
谁是偷尸者     
无尸体案件是杀人案件侦破中的疑难点,常因被害人是否死亡,其死因和凶手杀人缺乏直接证据,致久拖不决,难下决心。本例罪犯乘守护人员不注意,偷尸抛于江中,尸体随激流漂走,形成了无尸体案件。然而,侦查人员通过对被害人实心脚掌的查证,毛发血型和气味鉴定,现场蝇蛆生长状况与被害人失踪时间相符合,以及同案犯口供、亲属印证材料,终于获得了充分的定案依据,判处罪犯死刑。编者认为,就这类疑难案件而言,本例是成功的,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正> 公民被不法侵害造成死亡的案件叫杀人案,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叫杀人案现场。杀人案现场重建,是根据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结果,结合案情调查资料,对公民被不法侵害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或推断,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如何进行杀人案现场重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命案现场勘查工作中,尸体指纹的捺印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风干尸体的手指指纹捺印则是一件较为棘手的问题。要成功地捺印出清晰可供检验的指印,除了与尸体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风干时间的长短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在一些有关资料中对此做过一些报导,但对一次被害人数多,风干手指数量大,且干瘪程度不同的尸体手指有效地一次性捺印成功的报导所见甚少。我们在工作中,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在凶杀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为了掩饰犯罪行为而隐藏尸体。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可分析出犯罪分子移动尸体的方式、动作,从而对嫌疑人接触尸体的部位进行检验,得到嫌疑人的DNA。笔者在工作中遇到2起凶杀案件,均通过尸体的体位状态分析出移动尸体的动作,从而检验出嫌疑人的DNA。  相似文献   

10.
无名尸体案件是指经过现场调查、尸体检验和经群众辩认后仍不知死者身份的他杀案件。无名尸体根据尸体的完损状态可分为无名全尸、无名碎尸和无名白骨尸。形成无名尸案件的原因并不复杂,通常是以下几种:一由于作案地点僻静,人迹罕至,被害人被害后尸体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被现,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加之被野兽啃食,已经面目全非,失去辩认条件。二是流动人  相似文献   

11.
1案例资料 2006年1月14日,在沈阳市某村四队一租住的平房内发生一起杀人抢劫案。一名男性老人被杀死在家中。经查发现:被害人安某某(男,66岁,),该人在暂住地独居,以捡、收废旧物为生。现场有翻动,在尸体附近有大量血迹。尸检认定被害人系被刀刺中腹部、前胸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勘查时在现场北面的一趟大棚外发现一付白色红染的手套。  相似文献   

12.
某年18日晚,某出租车公司女司机黄某连人带车失踪,次日上午,在某停车场发现失踪的出租车,车内有大量血迹,23日发现被害人尸体,胸腹部20余处刀伤,心脏破裂。某出租车驾驶员反映其19日凌晨,在某一路段曾看见过被害人的车辆,并见车辆的副驾驶位有人坐。  相似文献   

13.
试死伤探讨     
人体损伤按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生前伤和死后伤。死后在尸体上形成的损伤称为死后伤。若死后伤为犯罪行为的继续,则称之为犯罪性死后伤。试死伤也是犯罪行为继续的结果,是犯罪性死后伤的其中之一。它是指凶手杀人后深怕被害人复苏而被指认,故在逃离现场前,为确认被害人死亡与否,对其用火烫、刀刺划等方法进行试探,进而追加于尸体上的死后伤。这种损伤不同于偶然性死后伤,也有别于因“仇恨发泄”等原因而形成的其它犯罪性死后伤。它客观上存在于某些杀人案中,并有其一定的特征且反映出凶手特定的犯罪动机。本文通过笔者办案时收集的…  相似文献   

14.
心理痕迹蕴藏在整个犯罪现场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现场整体态势和细节特征所反映出的反常性、心理惯性、特异性,揭示作案人的真实动机、规律特点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侦查准确判断案件性质、串并案件和划定侦查方向及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年3月8日,在某地一公园桥下发现一具女尸,经法医检验确定被害人为掐扼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现场遗留有女士背包1个,用棉签二次转移法擦取背包表面可疑斑迹处及尸体颈部扼痕处送检。  相似文献   

16.
□据选择杀人时机判断选择合适的杀人时机,是犯罪分子预谋作案的一个重要方面。若杀人时机选择准确,多是熟人作案。如被害人刚存放在家中巨未即被抢劫杀害;乘被害人患病服药期间进行投毒;在被害人外出或返回途中,事先潜伏在必经路线,突然袭击等都反映出熟人作案的心理特点。□据杀人现场所处环境分析如果杀人第一现场较偏僻,被害人生前并不熟悉这一环境,在排除了被绑架协迫或拖拉到现场的情况后,多是被凶手哄骗至此;如果现场发现两人坐卧攀谈迹象或死者被害前经过精心打扮象去赴约,则更可能说明是被熟人杀害,多系因恋爱、奸情关系破裂引起杀人。□据现场物品状态分析待客住宿迹象:死者家中饭桌上若有茶水、碗筷酒菜、糖果等,有可能凶手与死者共同进餐、攀谈;据被窝、铺盖分析凶手若与死者共同住宿,可说明凶手与死者关系密切,多是朋友、同学、战友、亲戚关系等。现场物品变动变化情况:在盗窃、抢劫杀人案中,若现场翻动很乱,甚至价值高的物品未找到,说明凶手对被害人或现场不太熟;反之,作案目标特准,尤其财物存放位置隐蔽,作案人不经过仔细搜寻而  相似文献   

17.
植物DNA检验技术是利用植物遗传性状的稳态性对关联植物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手段。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重建,应基于植物物证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活动环境具有"重大关联性"。从命案现场重建的需求上看,应围绕犯罪嫌疑人及其可控物品中附着植物与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被害人尸体(尸块或尸骸)及其随附物品中附着植物与中心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疑似侵害物及其附着植物与嫌疑人行为关联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等三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检验和综合分析。植物DNA检验技术可阐明物证的时空运行停顿规律,为命案现场重建工作提供一种参考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曹勇 《政府法制》2010,(17):30-32
6月28日,一组让人惊骇的图片开始在微博上流传:在挖掘机的车轮下,躺着一具被压扁的尸体。死者身着蓝衣,双手蜷曲在胸前,保持着向外推拒的姿势,一群警察正在现场勘察。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检案中,自杀者采用多种方式自杀的报道常见,极少见口服农药后又纵火自焚,并烧毁他人房屋的案例,这种自杀由于现场、方式特殊,往往易给人造成他杀的迹象。某男,41岁,于某日深夜,自带农药‘果棉安”(主要成份1605与杀瞑松)250ml,入他人厨房后,服药并点燃厨房内柴草自焚,并焚毁房屋。l现场简介尸体位于厨屋北侧柴草堆中,厨屋南边灶台下一砂罐内发现一250ml新的空“果棉安”农药瓶。尸体距瓶sin,尸体右手下有一己烧坏的气体打火机。现场无血痕等其他物证发现。2尸体检验尸体已握拳姿势,正血、双上胶皮肤及皮下组织大多炭…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2012年1月13日,某备用空地围墙下发现1具焚烧男尸。尸体仰卧于一约30度斜土堆上,尸体南侧紧贴围墙,东、西、北方向用高约1m的土堆围住。尸体衣裤在原位被焚烧碳化,仅存胸背部紧贴地面处、右侧小腿以下处衣裤及双鞋完整(图1)。尸体南侧墙上有火燎痕迹。1.2尸体检验青年男性尸体,呈拳斗姿势。颜面呈暗紫红色,未见烧伤,双眼睫毛完整,未见睫毛征候,双侧外眼角未见"鹅爪样"改变,双角膜透明,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0.6cm,结合膜见散在针尖样出血点;鼻腔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