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20例扼颈案,死亡18例,2例被扼昏者经抢救未死。本人收集了国内法医界曾报道的一些扼而未死者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扼死尸体征象。结合本人的检验所见报道如下。 18例尸体检验,在颈部解剖时注意淋巴腺体、咽喉内壁、颈内动脉血管的观察,发现淋巴腺体出血者占27.7%,甲状腺出血占66.6%,颈动脉血管内膜横裂占16.6%,应重视对颈部淋巴腺体和颈内动脉血管分支处内膜的检查,尤其尸体有腐败时,淋巴结出血颈动脉血管内横裂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1 案例资料王某、男、 40岁。于 2 0 0 2年 3月 2 0日 ,因纠纷被他人用手扼压颈部 ,自诉被扼压有 5~ 6min ,后失去知觉。清醒后感头晕、咽部疼痛 ,以吞咽时为著 ,即入院治疗。入院后CT检查示舌骨骨折。 3月 2 4日法医检验 ,仍诉咽部疼痛。查 :双眼结合膜有充血 ,舌尖处有两处粘膜出血 ,咽后壁粘膜充血。左侧舌骨大角处触痛明显。CT复查 :舌骨于左侧舌骨大角处骨折 (照片 )。2 讨 论舌骨骨折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是一种不常见的骨折。舌骨位于颌下深处 ,借舌骨上下肌群和颌舌骨肌等所固定。前面体部覆有皮肤和颈阔肌 ,两侧支远端与第三颈…  相似文献   

3.
赖骏 《法医学杂志》1996,12(2):112-112
扼颈后36小时死亡1例赖骏(四川省达川地区公安处,四川635000)1案例1995年12月1日晚10点左右,死者徐某(男,24岁),因在看电视时争选频道,被他人打了两耳光,并用双手扼了颈部。当时感头昏、颈部疼痛,次日疼痛加重,吞咽稍困难,声音嘶哑。3...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钝性损伤的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易发生于交通事故、扼勒、缢吊、颈部直接外力作用和高坠等案例中。颈动脉钝性损伤有5种基础成伤机制:颈部直接外力作用,颈部过度伸展和旋转,颅底骨折碎片切割,口腔内扁桃体窝处直接外力作用,头胸部复合伤造成颈动脉被牵拉。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个案报道较多,而国内未见系统研究,不多的个案报道中,也有错误鉴定案例。本文对颈动脉钝性损伤的致伤方式、解剖学和生物学基础、成伤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国内法医技术人员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2月6日在某城中村一垃圾堆中发现一具被毛毡包裹的男性尸体。经调查,死者为蒋某,25岁;生前暂住城中村招待所内,7天前其家人报案称与其失联。蒋某生前曾与一开私人诊所的李姓女子联系密切。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尸体腐败呈巨人观。体表未见明显损伤;四肢长骨、颅骨无骨折;颈部皮肤未见索沟、扼痕等。左手背皮肤有一处注射针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扼颈损伤的一般规律,归纳损伤程度鉴定的要点,为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实践及制定、修改相关鉴定标准的条款提供参考。方法对襄樊地区1963年1月—2004年1月因扼颈致伤的案例,按性质、症状、鉴定结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颈部扼伤加害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加害者身上多有抵抗伤;被害人颈部多有扼痕反应,主要症状、体征以喉挫伤、眼部窒息征象表现为主。结论损伤程度以轻伤与轻微伤为主,现行鉴定标准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杨玉璞 《证据科学》2000,7(3):139-140
一、概况 用手扼压颈部,用带子勒颈或直接用钝器压迫颈部均可致机械性窒息性死亡.除了1993年Gonzales发表过此类论文及研究过此类与法律有关的死亡方式外,在法医病理学或人类学中很少有涉及此类的论著.尽管诸多尸体现象可以确证机械性窒息死亡的诊断,但舌骨骨折在法医学实践中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罗  何小语 《检察风云》2010,(21):36-38
2010年9月14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中级法院法庭,法官用铿锵的声调宣读着判决书:被告人柯瑞维激怒之下,采取手扼颈部、胸压口鼻的暴力手段,致傅某当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应依法惩处。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枪案中,在一些颈部未受到直接暴力作用的尸体上有时亦可见到颈部软组织出血,另外还有死后发生的颈部软组织出血,这些都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笔者对近5年间颈部有闭合性软组织出血的案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对出血的原因,各自的特点,以及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一股资料1.性别、年龄男125例、女106例,男女之比为1.28:l。年龄为1.5~83岁,其中以20~40岁者占大多数;占63。2%。2.直接暴力致颈部闭合性软组织出血中以扼、勒颈占绝大多数。见表1。3.非直接暴力致颈部闭合性软组织出血中以溺水居首位。见表…  相似文献   

10.
李佳 《法庭内外》2009,(5):63-63
2009年3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公开审理了被告人张淑银、张柏达涉嫌故意杀人一案。据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张淑银因家庭矛盾对其丈夫袁某怀恨在心.遂伙同其弟张柏达预谋杀害袁某。2007年12月13日23时许,张淑银、张柏达在本市海淀区玲珑路徐庄长安公寓内.趁袁某熟睡之机,先后分别采用扼压颈部、用砖头猛击头部、用菜刀砍切颈部等手段,致袁某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11.
例1:1985年3月3日上午约11时某村汪××(女,13岁),在深山放牛时被人奸杀。尸检发现:汪颈部有扼痕,左头顶部有一6cm×6cm血肿,血肿下颅骨骨折。为推断凶器而提取颅骨。1周后在离现场30m的水沟里找到一根木棒。  相似文献   

12.
1简要案情 周某,男,32岁.6月2日下午5时许,周某与人发生争执,被人扼颈部.其间双方无用工具打斗,后被劝开未见异常.约几分钟后,周某突然昏倒,即送附近卫生站时已死亡.  相似文献   

13.
利用颈部扼痕侦破凶杀案1例报告徐长苗,季少岩,丁宏杭州市公安局刑侦处(310002)死者朱某,男,8岁,小学一年级学生。93年10月11日上午,在"孤山公园"内被一位园林清洁工人发现死在山上的小竹林内。经现场勘验,未留下任何痕迹。尸检:尸长132cm...  相似文献   

14.
<正> 扼死的判断,除必具明显窒息现象外,主要以颈前扼伤为根据。但工作实践中,我们遇到相当部分的扼死尸体,颈部扼伤(掐痕或甲痕)包括颈内部的损伤极不明显或很轻,以至很难认定为“伤”。鉴定时只能做出“窒息死亡”的结论。而难于判断为扼死。近些年来,我们在办案中发现扼死尸体颜面,多出现主要密集于两眼、两耳(或含耳前或耳后)以及两口  相似文献   

15.
<正> 1 简要案情 周某,男,32岁。6月2日下午5时许,周某与人发生争执,被人扼颈部。其间双方无用工具打斗,后被劝开未见异常。约几分钟后,周某突然昏倒,即送附近卫生站时已死亡。2 尸体检验 尸长157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西式黑发。尸斑紫红色,位于躯干背侧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角膜中度浑浊,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0.5cm。球、睑结膜未见出血点。口、鼻腔及双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左面部、颈部皮肤有多处擦伤,大小2×0.3cm—0.3×0.2cm不等;左胸部与左肘关节后有小片挫伤。解剖见脑表面血管扩张、充血;颈前部皮下组织灶性出血(与体表损伤相对应);肺表面呈暗红色,切面见大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心包腔与心尖粘连,冠状动脉各分支未见明显粥样硬化。组织学检查见脑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16.
<正> 例1.死青因在某住宅因跌落,颈部碰在陶器断面上时死亡。勘验见现场有一底坐完整的破水缸,近缸处有一重约25kg的石头。尸体俯卧颈部与水缸相距15cm,地面有大片血液。尸检见颈部一有哆开的条状口,自右颈中部胸锁乳突肌前处皮肤至左耳下。一侧缘有0.  相似文献   

17.
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中的舌骨骨折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用手扼压颈部 ,用带子勒颈或直接用钝器压迫颈部均可致机械性窒息性死亡。除了 1 993年Gonzales发表过此类论文及研究过此类与法律有关的死亡方式外 ,在法医病理学或人类学中很少有涉及此类的论著。尽管诸多尸体现象可以确证机械性窒息死亡的诊断 ,但舌骨骨折在法医学实践中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舌骨骨折在机械性窒息案例中的情况舌骨呈U形 ,位于颈前喉上方 ,在颈部肌群和舌之间起重要连接作用。舌骨前端向后突出连结茎突 ,随着年龄的增长 ,茎突骨化。舌骨被分成几部分。后面的部分形成舌骨大角 ,与舌骨体相连续 ,舌骨…  相似文献   

18.
扼颈引起窒息,可迅速死亡。但偶也见扼颈窒息昏迷后又自行清醒者。现将笔者遇到的4个案例报道如下: 1 案例介绍 例1.某少女,16岁。1994年8月17日晚回家途中被人扼压颈部致昏迷后拖到玉米地里强奸。醒后即感头昏、颈痛,右鼻腔有血流出。次日上午检查时见该少女发育良好,颜面部肿胀明显,双眼睑球结膜下散在帽针头大小出血点,颈部右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1例系列强奸杀人案的检验,对混合斑的DNA检验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简要案情2003年3月,某市派出所辖区内发现两具女性尸体。经检验均系扼压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其中死者曾某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精斑。2003年8月,此辖区再次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将死者吴某阴道拭  相似文献   

20.
扼颈后溺水窒息死亡2例尹建华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650034)孙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650034)A,女,76岁。B,女,63岁。均系国外游客。1992年5月17日22点左右在宾馆客房被他人分别徒手扼压颈部未死,又按压头部入卫生间浴盆热水中溺水窒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