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用“世界的金钱大多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等来形容被称之为“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人形象。  犹太人之所以始终是“生财有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信守着一套经营的特殊法则,叫做“七八比二二”的经商法则。  众所周知,自然界里空气的成分,氮和氧等的比例是七八比二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水分和其他物质成分的比例也是七八比二二。七八比二二是大自然世界中一个客观的大法则,它规定着宇宙中某些恒定的成分。犹太人说,无论是空气还是人类身体,如果失去这个比例,空气将不再成为空气,人也将不存在生命。他们正是依靠这样…  相似文献   

2.
犹太民族 ,一直被全世界的人们所关注。《圣经》中那些精美而充满神秘气息的小画片 ,叙述着亚当、夏娃、诺亚方舟和亚伯拉罕的故事 ,这些神话传奇中的犹太人 ,连同隽美而富有异国情调的赞美诗 ,把人们引入西方世界悠远的初始时期。然而硝烟四起的二战时期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报导 ,再也不像以往听到的犹太故事那样常有任何虚构的成分 ,焚尸炉呛人的气味仿佛还能闻到。对这些在基督教世界里也被称为“圣经之民”的犹太人所遭到的截然相反的命运 ,则使人们感到无限的震惊、悲哀和困惑。一个几乎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相始终的弱小民族 ,历经…  相似文献   

3.
经商营生有智慧 为我们做梦的是好莱坞-—犹太人,为我们解梦守是弗洛伊德--一犹太人,最懂得万事万物资本化的是全世界的犹太人,宣布资本主义寿终正寝、提倡共产主义的是马克思—也是犹太人。杀他,逐他,歧视他,2000年了,犹太人还是好好地活了下来,还从正反两面把世界各国包围着。无处可逃的,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大屠杀”对以色列犹太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政治、社会和心理上对以色列犹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 ,“大屠杀”对以色列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社会层面 ,“大屠杀”成为犹太人 ,尤其是“大屠杀”幸存者总结人生教训的重要事件。与此同时 ,这一历史事件对推动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的作用也不容低估。“大屠杀”给犹太人造成的心理冲击———对国家和民族是否能长期平安存在的担心是相当严重的。尤需注意的是 ,以色列的少数领导人利用公众的这一心理 ,推行民族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5.
犹太人“无根性”使反犹主义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整体的犹太人要为个体的犹太人所谓的“过错”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反犹主义的突出特点。俄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反犹主义历史传统的国家。但是,高尔基是一个“例外”。在《新生活报》开设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专栏中,他对俄国的反犹主义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入剖析,为俄国犹太人“控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俄国知识分子“良心”和“良知”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当年,他们的祖先辗转跋涉,终于找到了这个“东方圣城”,如今,这支犹太人的后裔尚有七八百人。最近笔者去了上海犹太人档案馆,又走进古城开封的犹太人之家,匆匆翻读了一部中国犹太人的“千年史”———找到“东方圣城”犹太人是宗教信仰与民族迁徙特点均极为突出的融合体。因此,犹太人生活历来漂泊不定,极少务农,主要做行动自由的商人或货币兑换生意,习惯带着金子游走四方。大约在1000年前,大批遭受迫害的犹太人背井离乡,分头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当中的一支,经长途跋涉,一路东进,最终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东方圣城”———中国北宋…  相似文献   

7.
冯基华 《亚非纵横》2005,(3):54-58,70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犹太人是其主体民族,在500多万犹太人当中,半数以上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犹太移民及其后裔,其余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其中既有欧美国家的西方犹太人,也有亚非国家的东方犹太人;既有来自繁华都市且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企业家、银行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来自穷乡僻壤且目不识丁的游牧民;  相似文献   

8.
民间耳传,世界上饱受“颠簸流离之最”有两个民族:一个是犹太人,二战期间遭受希特勒纳粹的迫害、追杀,被迫逃难世界各地,史书已有详细记载;而另一个就是鲜为人知的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苗族。6000年来,历史上经过五次大迁徙,也“颠簸流离”分散在海内外,目前总人口有1100多万,其中国内800万,其他在东南亚各国、美洲、欧洲、澳洲等地,而最大集聚地则是在贵州,特别是西江千户苗寨,有1432户,人口达5500多人,已成为“最美贵州”除“黄果树大瀑布”外的另一张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问题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俄国曾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在俄国亦表现得特别充分。俄国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其中,尤以犹太作家巴别尔、肖洛姆等表现突出。通过对巴别尔的《骑兵军日记》等文学文献对俄国犹太人问题进行探究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中可以探析到犹太人在波兰和俄国之间的尴尬境地及其原因,也可得出结论:作为犹太人天堂的敖德萨同时也是一个地狱;犹太人也要为自己的遭遇进行自身反省和反思,否则很难走出历史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最高的诗意     
“鲸波接天,浩浩无涯”的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为的领土,在太空中转动的地球,因之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海洋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发源地,“一切生命都是从海里诞生的,当然人类也不例外”--宇宙学家、生命科学家卡尔·萨根博士如此推论。大海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浩瀚的海洋壮大了人们的梦想:当今世界,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人类将目光由有限的陆地转向无垠的海洋。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的排犹政策和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俄国犹太人来到哈尔滨这个新的“避难所”定居。他们在哈尔滨建立了犹太会堂、银行、学校、医院,还创办了犹太人自己的社团,形成了较完整的犹太社区体系,当时的哈尔滨已成为东亚地区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之一。通过研究发现,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在哈尔滨犹太人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通过犹太宗教公会的组织活动,维护犹太人的利益,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欧美、苏俄、中东地区的犹太人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东地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希伯莱王国。但是,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厄运几乎永远伴随着他们。犹太王国曾多次被其它国家所征服,大批的犹太人遭到残酷的杀戮,另外有一大批犹太人沦为奴隶。公元1—2世纪,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大流散时代,犹太人开始移居国外,散居于世界各地。大约在公元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国,在开封定居,从事商业活动。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  相似文献   

13.
美国犹太人成功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1400万犹太人 ,580万在美国 ,而在以色列国的犹太人只有460万。无疑 ,美国有适合犹太人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只要不带偏见 ,人们都会把犹太人看作是美国社会中的成功者。犹太人大规模移居美国是在上世纪末 ,本世纪初 ,总数超过200万。这些在俄罗斯和东欧遭受迫害、穷困潦倒的犹太移民与先期到达美国的西欧犹太人有很大的差别 ,他们一般文化程度不高 ,有相当数量的文盲 ;他们缺乏谋生的专门技能 ,从事体力和手工劳动 ,有的靠救济生活 ;他们是一群“没有钱的犹太人” ,生活在最低层。当时的美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文明世界?除了地球上的人类,宇宙其他星体上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家推测,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是有生命的。为了验证这些推测,各国科学家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工作,不少国家还为此建立了一些官方的民间的团体。“地球之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了两艘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和2号,它们在对木星和土星进行测试以后,原定1989年左右飞出太阳系。作为地球上的人类送出太阳系的第三、第四名“使者”,它们经过漫长的旅程,或许竟有可能到达另一个文明世界。鉴于这种可能性,总得托它们给外太空的文明世界捎…  相似文献   

15.
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在民族、种族及如何处理德国犹太人问题等方面有相似的观点,二者都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德国犹太人不属于德国人,主张种族分离。纳粹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客观上有助于犹太人“回归锡安”。在此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了相互利用性的秘密合作,对以色列国的建立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引发了一场后冷战时期重塑世界秩序的大碰撞,它关系到在冷战结束之后的国际社会的走向和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问题:是走向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是接受“强权政治”,还是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丛林法则”统治下的世界和平还是文明规则制约下的世界和平。在这场空前尖锐激烈的外交较量中,美国与欧盟及俄罗斯的关系呈现出某种“结构性矛盾”特点。这对未来大国关系的互动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与梵蒂冈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症结有四 :1 .梵蒂冈长期坚持历史上形成的反犹主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教皇对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保持沉默 ,引起以色列人的不满 ;3.梵蒂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反对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 ;4.梵蒂冈反对以色列将耶路撒冷“犹太化”。从 2 0世纪 60年代起 ,梵蒂冈逐渐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 ,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 ,但只有梵蒂冈对历史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对待 ,未来以梵关系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撩开宇宙的面纱安娜·马利亚是委内瑞拉的一位杰出女画家,她创作的画大多与“天外世界”有关。她以独特的风格、娴熟的技法和崭新的题材,创立了一支现代绘画艺术的新流派--“太空画派”。走进安娜画室,人们就立即会被一幅幅太空奇景所吸引。很多年前,茫茫宇宙在人们印象里还是  相似文献   

19.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大批苏俄犹太人移居异国他乡,这不仅是由于反犹浪潮的肆虐,而且还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俄犹太人的迁移加快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进程,加快了哈尔滨等新兴犹太聚居区的兴起,同时也成为第三次“阿利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印度也散居着犹太人,其可被分为六支。而本文根据其相关特点又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本土化的印度犹太人、雅各的直系后裔以及欧洲与阿拉伯犹太人的后裔。目前,印度犹太人主要形成了孟买的本尼以色列人、科钦犹太人以及加尔各答的巴格达犹太人等三大社团。由于受庞杂的印度文化影响,印度犹太人也建立了种姓制度,许多方面也呈现出印度特色。尽管这一特殊性对印度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印度犹太人并未被完全同化,仍保留了清晰的犹太身份意识,是具有印度特色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