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闻     
《中国审判》2010,(9):4-5
全国法院将建立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组织机构 7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建立健全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组织机构。《联通知》要求,要把涉军案件审判工作纳入人民法院双拥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并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书记员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书记员工作对提高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水平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笔者拟就如何做好人民法院的书记员工作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书记员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直要组成部分1.法律对书记员工作的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40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书记员,担任审判庭的记录工作并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48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的书记员的管理办法,由最高人…  相似文献   

3.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个案制度的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点。《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从司法实践来看,人民法院审理的大部分案件都要经过审...  相似文献   

4.
当前审判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①《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发展,促进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纪律处分的原则 第一条 审判人员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影响审判工作的正常进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审判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故意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因过失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法  相似文献   

7.
《法官法》实施10年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在法官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对于推动法官职业化建设、保障法官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回顾一下《法官法》实施10年来的历程,以及我们在法官队伍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绩和总结的经验,将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分析和展望我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刑事审判组织的权与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刑事审判组织权责现状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除自诉案件和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应当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法律赋子刑事审判组织的职权,是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权。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9.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各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但是,案件影响有大小之别,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所担负的审判工作任务和审判力量的配置也不同。为了保证案件审判质量和各级法院更好地完成审判工作任务,(民事诉讼法)设立级别管辖一节,明确划分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各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的规定,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规定了本省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的界限。其中对有诉争标的案件,以一定的诉争金额为划分管辖的依据,让(民事诉讼法)关…  相似文献   

10.
去年人民法院受理一审案件突破400万件去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海事、铁路运输专问法院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全面开展审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一审案件首次突破400万件,达到4545676件...  相似文献   

11.
建议取消审判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谁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任免。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根据该条的规定,各级审判委员会的职权…  相似文献   

12.
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审判经验,二是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三是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可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审批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针对这一现状和审判委员会在"审批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认为,为了有效地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制度应予取消,相应地应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权,并建议尽快修改法院组织法,重新明确审判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审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回避制度的执行、讨论案件的范围、条件和规则、启动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经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裁判文书的署名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刊襄樊讯(张广宇)为了加强人大常委会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强化人大代表同法院的联系与沟通,使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促进法院审判公开,提高审判质量,确保司法公正,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人大代表旁听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案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方便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正常地开展审判工作。1983年9月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了《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其中第9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陪审制度”删去。第10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修改为“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  相似文献   

15.
《法官法》的颁布,这是继《人民法院组织法》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法官是人民法院内部的主要组成人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具体执行者。回顾我省司法工作的创建经历,各级司法机构担任审判工作的干部的称谓虽然几经演变,但是从来没有“法官”这一称谓。冠以“法官”一词,是始于今年颁布的  相似文献   

16.
<法官法>第36条规定,"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审判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也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法官工资福利和任职保障制度".但<法官法>颁布十多年来,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构建法官薪酬[1]厘定制度既涉及到法院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又与法院队伍建设息息相关,对整个司法体制改革影...  相似文献   

17.
1988年4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了《关于公开审理再审案件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对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时,凡条件具备的,均应依法公开审理;条件不具备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依法进行公开审理。人民法院开庭前应  相似文献   

18.
目前,涉诉信访案件逐年上升,不仅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被动,还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干扰着社会治安秩序。因此,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有效地从源头上避免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现仅  相似文献   

19.
三年来经济审判工作成就巨大 1991年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保障,作为经济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共审结各类一审经济纠纷案件263.2万件,诉讼标的额达1787.6亿元,共执行各类经济案件973321件,执行标的额436亿元。通过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节了经济关系,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了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法院还加强了对新类型案件的探索和指导;积极探索改革审判方式,制定了一些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办案规程,建立、健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普遍加强了经济审判干部队伍建设,锻炼造就了整体素质较好、基本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审判队伍。  相似文献   

20.
褚宁 《人民司法》2023,(19):29-34
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工作既是人民法院以能动司法理念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也将成为在诉源治理中探索人民法院新职能的“试验田”。然而,由于延伸工作与人民法院以判断为主的审判工作具有内容和属性方面的差异,加之各级法院的未成年人案件体量以及投入司法资源的能力差异较大,造成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工作在实践中的开展情况堪忧。为此,本文建议在合理分析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工作功能、属性的基础上,以能动司法为指导重新构建我国未成年人审判延伸工作体系,并且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