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革新开放的起步,包括立法选举、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和党内选举在内的越南选举制度改革也相继启动.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呈现出五个基本特征:改革时间普遍较晚;遵循立法选举→基层自治组织选举→党内选举的改革顺序;实行渐进式改革策略;采用自上而下且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式;改革程度呈现阶梯形,立法选举比较成熟,基层选举开始步入制度化轨道,而党内选举正由试点转向推广.越南选举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只要革新开明的越共高层始终保持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和自上而下且持续推进的改革方式,越南选举制度改革一定会稳步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2.
读家     
《新民周刊》2012,(47):14-17
环球热点A日本诸政党混战12月16日,日本将进行众议院大选。根据日本选举制度,众议院大选被称为是日本的总选举,获得超过半数席位的政党或执政联盟就可以组阁,党首自然就是首相。截至12月3日,已有12个政党角逐众议院席位,这是现行选举制度1996年实行以来,参选政党最多的众院选举。无论是否有能力向执政党地位发起冲击,各党...  相似文献   

3.
选举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选举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充分保障人民代表权,是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根本特点。近二十年来,在东欧国家政治生活实践中,选举制度的这种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发展为一种民主化的趋势。本文拟对这种民主化趋势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韩国于1948年5月10日举行选举,产生了制宪国会,制定了大韩民国宪法并成立了政府,这在韩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但与西方建立的普通、平等、直接保密选举的民主式选举制度不同,由于韩国民众缺乏对选举制度的深刻认识,而且权利意识淡薄,因此历届选举均由于执政者的不正当介入,民意被极大歪曲。本文通过对现行选举制度的深层剖析来探讨韩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希 《美国研究》2001,15(1):7-39
2000年美国总统为何出现难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对美国总统选举制度的演变历史作了简短的回顾,在此基础上,详细而连贯地叙述了2000年大选和选后法律诉讼的过程.通过对这些过程的讨论,本文分析了一些影响大选难产的主要因素,包括选举法律的矛盾与混乱、法律体系的政治化、政党对整个选举制度的渗透和控制以及金钱对选举的影响等.作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制度集多重历史沉淀为一身,是造成2000年总统选举难产的直接原因,然而选后的法律诉讼则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的非民主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集选区制度是关于选区划分的一种制度,是新加坡现行选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于1988年提出来的,为世界所首创。新加坡原来实行的是单一的选区制度,即根据国会议席,结合选民人数,把全国划分为与国会议席数目相等的选区,...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是一个恩庇侍从关系传统深厚的国家。在菲律宾,这种正式制度之外的非正式关系依托地方性的政治家族形成,呈现出菲律宾政治生活的核心特征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恩庇侍从关系的最大区别所在。在菲律宾的政治体系中,不同政治家族形成不同的恩庇侍从网络,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一方面使菲律宾的选举制度受到严重的削弱,选举中舞弊、欺诈和暴力盛行;另一方面又完全地替代了菲律宾的政党制度,使菲律宾的政党衰弱而碎片化,易变性极强,成为政治家族的工具,失去利益聚合的功能,使下层民众的利益无法通过政党而被吸纳到政治体系之中。正是这种独特的非正式的家族式恩庇侍从关系,在其与国家正式制度的持续性互动中削弱甚至替代了正式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从而给菲律宾的民主制度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袁征 《美国研究》2003,17(3):137-141
长期以来 ,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的选举制度 ,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2 0 0 0年美国大选僵局的出现 ,更是引发了许多思考和讨论。近期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心树先生出版了新著《选举的困境 :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① ,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一这部论著共 18章 ,作者运用统计学 (计量学 )原理和心理学的分析范式 ,对西方国家 (尤其是美国 )的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使人读来耳目一新 ,有助于读者对各种选举困境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书中 ,作者将各种选举结果分为“善局”和“难局”两大类。所谓“善…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作为世界网络互联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网络内容管理方面采取“三管齐下”的方针,一是实施轻触式管理制度,二是鼓励行业自律,三是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新加坡出台了《分类许可证制度》、《互联网操作规则》和《垃圾邮件控制法案》等政策法规以完善其网络管理。新加坡网络内容管理既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也实行价值观宣传等柔性管理政策。新加坡相关政策的制定不仅符合其本国历史文化及发展实践,还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及政府的重视而日益完善,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杜马选举后俄罗斯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舞弊问题,特别是对于俄罗斯政治缺乏竞争的不满,是民众抗议的主要动因。对俄罗斯地区选举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地区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对于"政权党"存在一定的制度性扶持,这是政治竞争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普京在第二任期开始了俄罗斯地区选举改革,目标是加强政党,尤其是联邦型政党在地区政治中的作用,降低地区政治精英的影响,维护联邦的统一和稳定。改革后,一方面政党作用得到大幅提升,国家稳定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地区选举制度从客观上对于"政权党"更为有利。比例代表制在地区选举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其所涉及的选举名单形式、选举保证金、选举签名、门槛线和席位分配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为政权党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2日,韩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方选举,此次地方选举是1991年韩国重新实施地方选举以来的第六届。在以往的地方选举中,获胜的往往是在野党,而此次地方选举也沿袭了这一趋势,作为第一在野党的民主党人士占据了地方自治团体长和地方议会的大部分席位,这预示着当前的政治版图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国家党在选举中落败的一个原因正是在于公推制度的弊端,因此,本文将以该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6.2地方选举的结果及其预示,以期为地方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立法是进行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法律手段。日本较早就开始了地下水保护的立法实践,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下水保护法律体系。其立法实践内容呈现出立法模式混合、管理体制统一、许可证制度严格的特点。目前,中国地下水保护形势严峻,应结合国情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专门立法,建立综合的地下水监督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地下排污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分析韩国的选举制度如何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社会迅速走上两极化道路。本文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一是简要介绍韩国的选举制度。这将作为支撑本文核心见解的框架。二是考察韩国选举制度导致的"民心歪曲"现象。三是探讨政治制度的党派特征。即使同为民主主义,但选择比例代表制还是多数制将决定其政策方向。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强调,若要使韩国的选举制度取得更加均衡的政治结果,就一定要取消现行多数制,采用比例代表制度。比例代表制将有助于实现得票和议席之间的均衡,并进一步创造平等的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有60年的历史,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也有3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独特模式。分析韩国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发展过程和发展模式,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刚刚起步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考察韩国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制度的形成过程、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谈谈对发展和健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制度方面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宪法"和"地方自治法"为准绳,韩国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以团体自治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自治模式,由选举产生的各级地方议会、政府具体行使自治权。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历了短暂的、不完全的地方自治,之后中断了31年。自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6月,韩国共举行了5次地方选举。韩国政党通过推荐或支持候选人参与教育监和教育议员以外的地方自治团体首长和地方议员的选举,积极地介入地方自治的整个过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韩国政党的参政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论集粹     
<正>强化选举信息公开选举信息公开是保障选民选举权利的重要举措,建议把选举信息公开作为法定要求予以明确。积极回应选民诉求,向选民、向社会直播选举全过程。一方面,要在居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区定期公开选举进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载体,对选举工作进行全程公开。此外,应进一步完善选举委员会的产生、运行制度。让选举委员会成为选举信息  相似文献   

17.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5,19(2):65-89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期选举是共和党自1994年国会选举以来取得的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本次选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国会选举。民主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在于:经济状况未能如期改善引起了选民的愤怒和"反在职者"情绪、保守的茶党运动的兴起和蔓延、两党选民之间的"投票热情差距",以及中间选民转而支持共和党。共和党控制众议院打破了民主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将对奥巴马今后两年的政策议程形成牵制,并对美国两党政治和选举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菩 《当代亚太》2023,(4):33-70+166-167
国际制度的“武器化”缘于大国利用国际制度以实现本国私利的倾向。它是一国基于对制度收益的权衡,针对竞争对手所采取的一系列国际制度行动。美国为应对中国崛起实施的国际经济制度战略进一步彰显了国际制度“武器化”的趋势。自美国对华态度从“接触”转为“竞争”以来,奥巴马、特朗普与拜登三任美国政府在“竞赢中国”这一相同战略目标下选择了迥异的国际制度行动。这种差异缘于他们权衡个人选举利益和国家战略利益之后所形成的不同制度战略偏好,进而塑造了其能够实现自身目标诉求的有效方略。奥巴马在较小选举压力下能够着重追求战略利益,全力推动旨在“规锁”中国的TPP谈判;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是选举利益主导下以制度破坏方略对中国进行的直接打击;拜登试图在选举利益和战略目标之间保持平衡,从而创新国际制度,利用制度组伴方略推出IPEF这一区域合作架构,在最大程度上保全自己选举利益的同时选用新型“制度武器”助力同中国的战略竞争。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1月21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以多数赞成通过众院选举改革法案,至此众议院改革法案成立。下次众议院大选(总选)将按新的选举制度进行。 这次选举改革,日本各大报纸均以大字标题刊登消息,称这是“众议院70年来的制度变更”。这就是说自大正14年(1925年)改小选区制为中选区制,废除城市独立选区制,改为郡与市平等选举出议员的众议院选举制度以来日本众议院选举制度又面临了一场重大的改革。中选举制战前持续了20年。二战后,又曾有过改革,昭和20年(1945年)日本修改选举法,规定原则上以都道府县多为1个选区,作为例外议员定额15人以上的,才分为两个选区,采取了大选区制,但不久,在日本国宪法下,昭和22年(1947年)又回到中选区制,以至今日。即自1925年以来,除战后不长时间外,一直采用中先区制(每一选区选出议员2~6人),它不同于小选区制(每个选区选1人),也不是大选区制(每个选区选出7人以上)。日本众议院议员现在定额为511人,是从全国529个选区中选举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