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很久没有穿过母亲做的布鞋了,今天母亲给了我一双她亲手做的布鞋,在我的心里很怀念穿母亲做的布鞋那种舒适温暖的感觉。从记事起,都是穿着母亲做的鞋长大的,心灵手巧的母亲会做一手好针线活儿,做的布鞋样式好看、针脚细密、适脚、经穿,上小学时,我一度把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炫耀的资本,同学都爱围着看我的布鞋,我觉得很自豪,因为,我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母亲。她每年都要亲手给我和姐姐还  相似文献   

2.
(一) 母亲做鞋很有一手。她做的鞋,不仅种类多,式样好, 而且做得快。圆口式样的布鞋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母亲也总为我做那种式样的鞋。我是穿着圆口布鞋长大的。在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形。母亲把一个闪亮的铜箍戴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鞋底。母亲纳得很快,把线抽得哧哧响。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怀里掏出鞋底纳上几针。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布鞋     
<正>今年的生日,母亲送了我一件礼物:一双手工做的老布鞋。她说"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不要老穿买的鞋,有时也穿穿老布鞋,舒适透气,对脚有好处。这双鞋是我以前做的,可惜我现在眼睛花了做不出来了,早知道原来该给你多做几双,放着慢慢穿,善待自己,首先从脚开始……"听着母亲的唠叨,我不尽热泪盈眶。我已有很久没有穿过母亲做的布鞋,感受过那种温暖和舒适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做的布鞋渐渐地淡出了生活的舞台。母亲做布鞋的全部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8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我这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我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模她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自做的条绒布底鞋,这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了。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如果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5.
合欢树     
史铁生 《党课》2013,(14):112-114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相似文献   

6.
母亲不是党员,却对党情有独钟。她常用世养上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育我们:好孩子长大后都要入党。 那年,哥哥入党,母亲给他纳了一双鞋,并嘱咐他说:“你是咱家第一个党员,不要骄傲,也不要害怕困难,穿上娘做的鞋,走党指给的路。”那时,看哥哥的表情真比考了第一名还要高兴。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也穿上了母亲亲手纳的鞋。 大学毕业,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从母亲慈祥的目光中,我觉察到几分威严与期待,几分冷峻与勉励。择业之际,在面对城市与农村的选择时,我犹豫了。 那晚,我难以…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纠结于一个问题,一盏灯对于一个眼盲者的意义,或者说,一个看不见任何事物的人,是否还需要一盏灯的陪伴?母亲眼盲许久,可是每天傍晚,她还是习惯性地打开了灯。有一次我和她聊起这个话题,看不见东西,点灯不点灯还有啥区别吗?母亲说,这灯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你们点亮的啊!让你们知道,我在这屋子里还活着,不然,连灯都不点亮,和死人还有啥区别了。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8,(10)
金秋十月,迎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迎来了又一个国际老人节。此时我听到一首赞颂母亲的歌:"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无论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咱的妈……"母亲永远是最亲切、最温暖的字眼,永远是儿女情感乐章中最柔美、最动人  相似文献   

9.
我是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长大的。山路弯弯,那双踩着雨和雪、踏过坎坷和泥泞的脚,留下一串串苦涩难忘的脚印。小时候,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总是格外珍惜,心里欢喜得像有小兔子在蹦蹦跳跳;走在街上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鞋。而过不了几天,那双不听话的小脚到处跑,"千层底"就像草原少年胯下的骏  相似文献   

10.
大姐     
母亲最讨厌的人是大姐。 大姐长我20岁。她聪明伶俐,能说会道,有一样,就是倔犟。她爱和母亲唱对台戏,母亲让她往东,她偏往西,常常气得母亲抹眼泪。也许是基于这个缘故,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日,母亲便把20岁的大姐嫁了出去。  相似文献   

11.
(火巴)洋芋     
正临近过年,马蹬坝的天气越是寒冷。凛冽的冷风从木板壁间的缝中吹进屋来,割得人疼。好在到了这个时节,屋外的农活也不多了。三三两两的农家妇女,通常会挤在某家的火炉旁忙针线活。农家人的所谓"针线活",其实就是纳鞋底、做布鞋。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们围在火炉边忙碌的时候,是不能离开小孩子帮忙的。比如在正式纳鞋底之前,每双布鞋都得有一个鞋样子。马蹬坝有句俗话,"妹妹不会做鞋,嫂子有个样子",是说结婚  相似文献   

12.
十枚硬币     
在我母亲的心中,我们是她明天最美好的希望和期盼。母亲常常在煤油灯下缝补一家人的衣服,我和弟弟则躺在离她不远的床上,她一边缝补一边唠叨一些话在我们耳里。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等明天你们长大了,我们的日子会比现在好很多,你爸爸没这么累,我们也没这么辛苦了。我们在母亲期盼的明天里磕磕绊绊地成长着。  相似文献   

13.
<正>清明节到了,我多么思念在天堂里的妈妈。妈妈已经离开我十年了,我多想知道妈妈在天堂里是否过得好。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坚信,母亲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尽管她的外表是那样的平凡,命运是那样的坎坷,人生是那样的平庸,但她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母亲。俗话说,胎儿"七活八不活",我是八个月早产的。母亲生下我后,有人劝她,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陈素梅是八师一四三团十九连的职工,多年来她和丈夫王忠义敬老爱幼,勤劳致富,祖孙三代同堂,5口人和睦相处,家庭收入每年在10万元以上,被连队评为"和谐小康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母亲是最受大家尊敬和最需要照顾的。70多岁的母亲小腿骨折已经5年多了,生活不能自理,她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吃喝拉撒的重担,母亲的牙齿不好,陈素梅就把饭菜煮的烂一点;母亲怕吃辛辣的食物,陈素梅不怕麻烦,农活再  相似文献   

15.
姚远 《党史纵览》2010,(12):4-9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作为开国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位“东方圣母”十分关心。也十分敬重,多次称赞林巧稚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而林巧稚也难以忘怀周恩来对自己的关爱。她曾动情地对朋友们说:“是他崇高的精神影响着我。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  相似文献   

16.
<正>母亲楼房地下室有一台老式缝纫机,缝纫机台面上的漆都被磨得所剩无几,铁支架也是绣迹斑斑,但母亲一直都舍不得扔掉它,总是仔细地擦拭,然后用好看的桌布把它罩起来,像是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小心呵护。在儿时的记忆里,这台缝纫机就已经是母亲的宝贝,陪着母亲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外婆常讲,母亲一贯心灵手巧,喜欢做缝纫针线活,生下我们兄妹四人后,由于家庭拮据,买不起新衣,母亲就省吃俭用在七十年代中期买回了这台缝纫机,开始变着花样为我们兄妹缝制衣服。因为母  相似文献   

17.
吴桂本是一个永远闲不住的人。尽管已经69岁,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但她还是在奔忙。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为了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全国10几个省、70几个县市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问她奔波忙碌图个啥,她说:“农民把农业科技人员看作希望,总不能让他们失望。”“最让我揪心的,是看到  相似文献   

18.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同时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她写作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董竹君,生于1900年。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母亲出身贫苦,13岁时不幸沦落青楼卖唱。母亲天生丽质,不久就成为青楼名媛。但是她不甘浮华,在结识革命党人以后,逃出火坑,成为民国初年的都督夫人。 母亲在日本受了资本主义的教育,回国以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的统治,她抛弃荣华富贵,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毅然离开身居高位的丈夫,到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方——上海。 从此,她白手起家,开始自我奋斗。她筹资金、办工厂、开餐馆,还要教育子女。她百折不挠,终于在上海滩成了中国的第一代女企业家。她是闻名全国的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30年代,母亲结交共产党人,接受进步思想。她自己创办杂志,宣传妇女解放。她帮助、掩护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者,营救被捕的人。后来,她还把自己的三女儿董国瑛,送到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流亡菲律宾,在战火中漂泊异乡。后乘难民船绕道朝鲜,回到祖国。 全国解放后,母亲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20.
庭长潘银书--最遗憾给女儿的关爱太少 作为"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十佳法庭之一的纳溪区江宁"女子法庭"庭长,潘银书在工作上是"一把手";回到家里,她是女儿、母亲、妻子,生活中的潘银书还是"一把手".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法官的刚正和女性的柔情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她常说,自己能取得一点成绩,是与家人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她最大的遗憾,是给子女儿的关怀与母爱太少.而她最高兴的事,是在成都南光集团工作的女儿、女婿买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每逢全家人团聚,潘银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为丈夫和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