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母亲的布鞋     
<正>今年的生日,母亲送了我一件礼物:一双手工做的老布鞋。她说"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不要老穿买的鞋,有时也穿穿老布鞋,舒适透气,对脚有好处。这双鞋是我以前做的,可惜我现在眼睛花了做不出来了,早知道原来该给你多做几双,放着慢慢穿,善待自己,首先从脚开始……"听着母亲的唠叨,我不尽热泪盈眶。我已有很久没有穿过母亲做的布鞋,感受过那种温暖和舒适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做的布鞋渐渐地淡出了生活的舞台。母亲做布鞋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一双条绒鞋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的条绒鞋是最耐穿最舒适最好看的。母亲一辈子都不识字,可她却心灵手巧,学啥会啥,做啥像啥。不仅锅灶上拿得起放得下,而且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她手做的条绒鞋有棱有角、有模有样、结实耐穿,穿在脚上,轻便舒适,很是好看,恰似一件颇有创意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3.
喜欢穿布鞋,不是前些年流行布鞋赶时髦留下的“后遗症”,实在是因为打小养成了习惯。穿的第一双鞋是娘做的虎头鞋,那时我还不会走,只能站站爬爬。从那以后,娘一年至少给我做两双布鞋便是雷打不动的事了。后来我参军了,便对娘说,以后不要再给我做鞋了,部队发的鞋也穿不完。娘不听,要我照脚的大小剪个纸样寄回去,照例每年托探家的老乡捎两双鞋来。娘做的鞋每每都很合脚,即耐磨又舒坦,穿上仿佛就成了脚的一部分。鞋底子是手工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我走路费鞋,娘给我纳鞋底子总要多扎几针。战友们见了我晾出的绣花鞋垫都要惊呼,说绣得这么…  相似文献   

4.
(一) 母亲做鞋很有一手。她做的鞋,不仅种类多,式样好, 而且做得快。圆口式样的布鞋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母亲也总为我做那种式样的鞋。我是穿着圆口布鞋长大的。在我记忆中,总会浮现出母亲做鞋时的情形。母亲把一个闪亮的铜箍戴在她粗糙的无名指上,用嘴将线头轻轻一抿,就着针眼穿好线,便开始纳鞋底。母亲纳得很快,把线抽得哧哧响。平时只要有空,她就会从怀里掏出鞋底纳上几针。  相似文献   

5.
正我保存着一双土布鞋,在北方农村能见到的那种千层底儿。在连队当技术员的那几年,因为经常要深入田间开展工作,每天要走很多路,一双合脚的鞋子至关重要。我想起了母亲做的千层底儿,我从小一直穿到十五六岁的土布鞋。不久之后,我就收到了从老家邮寄来的布鞋。有一次电话中,父亲告诉我,母亲很多年都不做针线活了,眼睛花了,手指的骨节也因为严重的关  相似文献   

6.
我是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长大的。山路弯弯,那双踩着雨和雪、踏过坎坷和泥泞的脚,留下一串串苦涩难忘的脚印。小时候,穿上母亲做的新布鞋,总是格外珍惜,心里欢喜得像有小兔子在蹦蹦跳跳;走在街上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脏了鞋。而过不了几天,那双不听话的小脚到处跑,"千层底"就像草原少年胯下的骏  相似文献   

7.
正那年夏天,我初中毕业后,为了能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将来能够有出息,父母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让我到县城去上高中。父亲经过一个假期的奔波后,终于给我凑够了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母亲则日夜为我赶制了两双布鞋,一双是天热时穿的,一双是天冷了穿的。在我去学校报到的那天,母亲用塑料袋将鞋包好,装在我的包中,在与母亲的泪水相送中,我坐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一场怪病夺去了我的双眼。在那个连吃饭都很困难的年代,已有8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养我这个累赘。一天,她把我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扔下我走了。我疯了似地大哭,摸索着抓住任何一个能抓住的人,然后趴到地上模她的鞋。我知道母亲穿的是一双自做的条绒布底鞋,这是我寻找母亲的唯一依据了。我边哭边摸,边摸边哭。我想如果找不到母亲,我大概会一直哭下去,直到哭死累死。没等到我哭死累死,母亲便从隐藏的地方跑了出来。她一句话没说,抱起我就走。整个回家的路上她都把我紧紧地抱在怀里。  相似文献   

9.
一双鞋     
一双鞋曹东红我在延安时期,同彭德怀有较多的接触,他那艰苦朴素干革命的精神,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特别是他转战陕北时穿的那双布鞋,至今记忆犹新,很受感动。彭总跟随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时穿的那双布鞋,由于爬山涉水很快穿烂了,但他一直没有换掉。蟠龙战斗胜利后,缴...  相似文献   

10.
老愚 《廉政瞭望》2012,(8):74-74
铁青的天色让人窒息,我心里很想问:好日子都到哪里去了?七旬高龄母亲心情黯淡,她一只眼睛模糊,连身边老伴都看不清了。这是近几个月的事情,她有些难以接受。她另一只眼睛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能穿针引线。看看电视,缝几针穿了多年的旧衣裳,跟父亲说几句话,日子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1.
母爱深深     
母亲过世已经七年了,每当想起她的时候,我会忍不住长长地叹口气,她那熟悉的身影时常萦绕在我的梦里。母亲干起活儿来总是风风火火,发起脾气来总是如暴风骤雨。我以前一直都觉得她对我太过于严厉,太苛刻了,时常因为对我做的一点小事情不满意而严厉地训斥我。小时候我很爱照镜子,喜欢打扮,可是她连这点权利都给剥夺了,总是把所有的镜子都藏起来,害得我们每天早上对着窗户玻璃梳头。在我上高三那一年,她脑出血,半身不遂了,家里倒下了"半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鞋垫     
<正>前几日,我下班回家,看到戴着老花镜的母亲又在缝纫机前忙活着。我知道母亲又在给我们做鞋垫。想着这么多年,我们兄弟姊妹都是穿着母亲做的鞋垫长大的,我心里满是酸楚和温暖。对于70岁母亲来说,做鞋垫就是一种快乐。而对于我们家来说,穿  相似文献   

13.
1938年3月,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婚后,生有三女二男:女儿陈伟力、陈伟华、陈伟兰,儿子陈元、陈方。陈云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二女儿陈伟华,1966年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怀柔县当了教师。因为那里是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陈云再三嘱咐女儿要跟农民保持一个样,平时不要穿皮鞋,她很听父亲的话,在怀柔将近10年,一直穿的是布鞋,言行举止都十分注意和当地农民群众打成一片。1974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被怀柔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她准备报考大学,就给母亲写了信,希望母亲找一找她认识的一位大学工作的同学,问…  相似文献   

14.
母亲不是党员,却对党情有独钟。她常用世养上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育我们:好孩子长大后都要入党。 那年,哥哥入党,母亲给他纳了一双鞋,并嘱咐他说:“你是咱家第一个党员,不要骄傲,也不要害怕困难,穿上娘做的鞋,走党指给的路。”那时,看哥哥的表情真比考了第一名还要高兴。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也穿上了母亲亲手纳的鞋。 大学毕业,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从母亲慈祥的目光中,我觉察到几分威严与期待,几分冷峻与勉励。择业之际,在面对城市与农村的选择时,我犹豫了。 那晚,我难以…  相似文献   

15.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16.
抓一把风拧着拧出一首民歌抓一把土捏着捏出一首民歌母亲的民歌像鲜黄的油菜花长满山坡岁月有它的哺育变得丰盈日子有它的滋养变得鲜活母亲的民歌是母亲一生的忧伤和欢乐无论是苦是甜都是味道鲜美的生活母亲给我做的布鞋每一个针脚里都纳进民歌我要走完一生的路程每走一步都有母亲的民歌在唱母亲,我的血管像一条条小河日日夜夜在我的体内唱歌也许有一天,这些血管全都结冰只有你的民歌能把它焐热山村的夜一只只鸟儿归巢了它们有一对比岁月更薄的翅膀一群群羊儿回圈了它们有一身比雪花更亮的衣裳母亲把黄昏关在门外了流浪的风拍得门环叮当作响…  相似文献   

17.
鞋子的故事     
虔谦 《学习导报》2014,(12):53-53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这辈子只穿过两双鞋,两双鞋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就是那种黑布平底鞋,它的样式自然地顺着脚的样式。爷爷走路很轻,并且总是抬着脚跟走,从不让脚跟和地有摩擦,为的是延长鞋的寿命。我之所以记得这个,除了我记得爷爷走路的样子和几乎没有声音的声响外,我自己走路也很保护鞋。爷爷新买鞋的情形我还记得,他手捧着崭新的、结实的布鞋,脸上透露出内心的满足和欢喜。奶奶这辈子好像也只穿过两三双鞋。一双平时出门办杂事时穿,另一双专门走远路及爬山时穿。奶奶每年要步行二十多里路去爬家乡名山灵源山一次,到山上去敬拜佛祖。奶奶的新布鞋,好像是姑姑给添置的。  相似文献   

18.
<正>从我记事起,就看见母亲有一台缝纫机,上海产,蝴蝶牌的,母亲总是把它擦拭得锃明瓦亮。每次放学回家,总能看见她坐在缝纫机边做衣服;经常半夜一觉醒来,她还点着灯在缝纫机上穿针走线。我的记忆里,她总是不停地咯噔咯噔地踩着缝纫机低头劳作,有时抬头看看我,开心地一笑,用手摸摸我的脸。她的手细长、柔软,一直都是很热乎。母亲的会过日子是出了名的,缝纫机帮她把会过日子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供应的布票有限,几  相似文献   

19.
(火巴)洋芋     
正临近过年,马蹬坝的天气越是寒冷。凛冽的冷风从木板壁间的缝中吹进屋来,割得人疼。好在到了这个时节,屋外的农活也不多了。三三两两的农家妇女,通常会挤在某家的火炉旁忙针线活。农家人的所谓"针线活",其实就是纳鞋底、做布鞋。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们围在火炉边忙碌的时候,是不能离开小孩子帮忙的。比如在正式纳鞋底之前,每双布鞋都得有一个鞋样子。马蹬坝有句俗话,"妹妹不会做鞋,嫂子有个样子",是说结婚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叮嘱     
《党建》2017,(4)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我再次捧读那些泛黄的信笺,不禁泪如雨下。我感念母亲,是她给我生命,给我信仰。母亲没有读过书,但是懂得道理。她能够砸锅卖铁供我读书,给我讲"沂蒙六姐妹"的故事,还经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母亲不是党员,但是她信党爱党。2002年,我在读大学期间加入党组织。我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后来,弟弟告诉我说,那封信,母亲缠着他念了10多遍,还一个劲地嘱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