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书推荐     
卢臻至 《当代贵州》2007,(24):41-41
滑铁卢战役,那场发生在1815年6月18日的战争,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而那场战争的背后,进行着另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拿破仑说过:“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开篇为我们披露了滑铁卢战役背后那一段发人深醒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杨建业 《党史文汇》2002,(11):47-47
曾读袁唏先生发表在《随笔》1999年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真相》,主要是谈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所谓"真相". 按照袁先生的意思,所谓韩战的"真相",就是美国人本无意于与中国人打仗,而中国人却多少有点"庸人自扰",并在苏联人的怂恿下,卷入了那场残酷无比、得不偿失的战争.袁先生还暗示,毛泽东在那场战争中有些独断,因为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志愿军要开赴朝鲜,去进行那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作战.袁先生最后说:"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国都做对了吗?中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这场过去的战争有新的思考,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以恰当应对世界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回顾70年前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那场战争,我们不难看出,作为那场战争起始点的辽宁,在关系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在血与火的严峻考验时刻,曾经扮演了尤为特殊并极其重要的历史角色,为全中国的抗日战争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的战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完全有理由认知,也应当永远牢记。  相似文献   

4.
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15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中,中国被入侵者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中华民族因此而蒙受了百年的耻辱。 我们究竟败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将帅们,在那场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他们输得一败涂地。然而,作为那个时代和军队的代表,他们的失败中凝聚着对那场战争真实的体会,凝聚着那段历史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六十年前发生在鸭绿江彼岸的那场战争,曾经令世界深深震动,也对新中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这场战争,作为中方最高统帅的毛泽东有许多重要的指示和论述,这些指示与论述,在教育全国人民、统一全党思想,赢得战争的胜利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反映了他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独到看法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战争责任不容推卸耿百峰关于50年前那场战争的性质、战争责任等问题,历史早已定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在日本仍然屡屡有人发表言论,歪曲历史,推卸战争责任。仅仅去年的日本政界就连续发生了数起内阁大臣公开歪曲历史,推卸战争责任的事。譬如,去年5月3日,日本...  相似文献   

7.
沙场百态     
50年前的那场战争,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而在硝烟散处;战场上却也时常可见又一番景像。  相似文献   

8.
军人生来为战胜。用什么去战胜?靠武器装备,靠战略谋划,更靠意志和精神!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人总是战场上的主角。官兵精神状态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强弱。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10)
<正>由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制作播出的特别系列节目《伟大的抗美援朝》,真实还原了那段同仇敌忾、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激荡起中国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60年和平发展的基础,就是那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打下的。60年过去了,那场战争该不该打居然又成了网络话题。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当今鱼龙混杂的互联网舆论场里,那场原本黑白分明,就连我们的战场对手都不敢轻慢的伟大的抗美援朝,已经有人在曲解和八  相似文献   

10.
八一电影制片厂新近推出的故事片《惊涛骇浪》,以1998年抗洪为背景大力弘扬了在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斗中形成的伟大抗洪精神,充分表现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民族精神的颂歌。洪水肆虐,浊浪滔天。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了惊心动魄的情境面对百年不遇的天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号令全国,挥师三江,指挥亿万军民严防死守,打赢了那场没有硝烟却异常艰难的战争。编导以抗洪事件为载体,以抗洪的主要故事和主要人物为原型,围绕人与洪灾搏斗这条主线来展…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2005年5月9日在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60年庆典时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胡锦涛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那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本社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那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争责任问题。井上清教授、依田憙家教授、江口圭一教授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日本著名精神医学家野田正彰和教育学者山田正行分别运用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等理论与方法,对战争亲历者进行访谈,探究其深受战争影响的内心世界。一些原侵华日军官兵退伍后重返校园完成大学学业,继而从事侵华战争史研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披露了不少重要历史细节,他们提出的观点体现了自身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美化战争的有力驳斥。  相似文献   

13.
帝国的失败     
美国在伊拉克正面临着重大的失败,这极可能使美国正在进行的帝国扩张遭受严重挫折.在被宣传为“胜利“进攻的费卢杰之役背后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面对伊拉克武装抵抗力量的不断强大,美国战争机器发动了一场无用的战争,而且它几乎没有机会为这场冲突找到一种稳定的、可能符合美帝国目标的政治解决方法.然而,尽管美国的统治阶级不是没有意识到危险,但目前他们相信除了“坚持到底“--这个被政党采纳并基本上被整个经济、政治、军事和官方舆论所接受的口号外,别无选择.而只有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帝国逻辑及其局限进行分析,才能理解作出这一看起来不合逻辑的、不惜一切代价坚持的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读《战争与和平》,以为托尔斯泰把库图佐夫写成了"反面"人物,至少也是个落后人物。作为拿破仑入侵俄国后的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竟在军事会议上打瞌睡,在身边参谋人员和军队面前讲话几次抽泣  相似文献   

15.
江沛 《党史文汇》2005,(3):8-12
60年前胜利结束的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间的生死较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进程中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此后半个多世纪乃至于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演进与政治格局,既是当代历史与现实社会变化的结果,也与60年前那场关乎人类与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尘埃落定的今天,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性质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经验、教训及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随着整整一甲子时光的流逝,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记忆已显得比较遥远了。由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赵南起、刘振华、邹衍等将军为顾问,范长龙上将作序,曾韧担任执行主编的《震撼世界的志愿军52位英雄纪略》一书,恰逢其时地通过对英雄多角度的还原,告诉人们:战争从未远去,英雄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7.
电影《英雄儿女》中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在那场艰苦的战争中,有一名战士,他的事迹直接激发人们创作了“自我开炮”的经典情节。  相似文献   

18.
抗日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抗战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悠悠60载春秋,那场战争硝烟散尽,但记忆不会被淡忘,功勋不会被磨灭?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60年了,那场战争留下的历史不仅仅是惨痛的历史记忆,更重要的是惨痛的历史教训。这就需要国人铭记那段历史,勿忘国耻,从那场战争中思考中华民族复兴的路径。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失,但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却妄想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鸣冤叫屈。他们故意歪曲历史,胡搅蛮缠,试图通过重复一千遍的方式让谎言成为真理。因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方式“还原历史”、“还原真相”,让那段尚未被“历史化”的历史昭彰天下,成为无需辩驳的常识,让日本右翼的种种歪理邪说在国际上不再有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1963年7月的一天,意大利女记者奥古期托·玛塞丽采访李宗仁先生。当她问道,李先生,作为中国当年的代总统,请你谈谈你在14年前那场战争中失败的感想好吗时,李宗仁先生想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