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耀煌 《福建理论学习》2009,(12):I0008-I0008
龙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加快龙海在海西建设中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7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审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海西当先行     
海西春暖,喜讯频传。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再次写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贯支持,充分表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央决策之后已落实到国家实施层面,充分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效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赞同。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内容全面,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尤其是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为进一步扩大榕台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关键是要抓住发展新机遇,提升福州战略定位,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准与《意见》相衔接的切入点。大胆先行先试,强化思路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格台经贸在更高水平上的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2,(15):5-10
6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与福建省人民政府达成《关于共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会谈纪要》。根据纪要,双方主要从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殊优势、推动与加强两岸商会的交流和合作等方面共同推进海西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福州城市功能进行历史性分析,纵向考察福州城市功能产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揭示福州城市功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福州城市功能演化的趋势。在新的背景下,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重新审视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准确把握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对于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抓住和用好机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现阶段全省工作的大局。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主动融入、主动服务,提供支撑、提供保证,积极营造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良好环境。在实践中要突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由福建人民的梦想上升为中央的决策、已经由海峡西岸的地方构想上升成为国家的战略,由此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已经成为海峡西岸上上下下的共识、方方面面的共为。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福州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以增强党性为重心,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切入点,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着力点,以发展经济为立足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经济区域,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程中,加快科技进步,实现自主创新,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文章按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而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这是福建近年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的成果。对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来说,这是动力,更是压力;是激励,更是鞭策;是嘱托,更是责任。"十一五"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省委在规划《建议》中明确强调,要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省的组织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必须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才能不断推进"十一五"时期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被原则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再度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各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继长江  相似文献   

15.
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是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的提出,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践的拓展提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发展闽台关系、推进对台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最近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表明发展海西升至战略高度,两岸全方位产业合作成为可能。新形势下福建省应当把握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扎实推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迅速崛起,为祖国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全省上下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喜讯从北京传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已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三平”精神,就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三平”精神是对福建省干部群众长期奋斗的精神概括,也是适应福建省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加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年轻一代和全社会在海西建设实践中,努力学习、大力弘扬“三平”精神,使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站位更高,已经成为中央部署的战略任务,成为中央赋予的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重大使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嘱托,成为福建干部群众必须首先肩负起的历史责任。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的政策,推动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及福建省实施意见的公布,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特别是其主体福建来说是百年难遇的好机遇。作为福建省地域面积最大(2.63万平方公里)、经济欠发达的南平市,如何在海西建设及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升级和跨跃式发展,是南平始终思考、紧抓不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