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日民众彼此的“厌恶情绪”已上升为困扰两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双方都指责对方的教育主要是历史教育出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日两国的历史教育包括学校传授、亲友讲述和社会传播等主要途径加以比较,探讨究竟是谁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而言,德国似乎再次成为“问题”:德精英“疑欧”倾向明显增强,民间“疑欧”倾向前所未有,德国政府也不再顾忌其他成员国感受,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开始“单干”。“德国问题”再现既是德国历史记忆及负疚感淡化的结果,也与两德统一效应20年来持续发酵以及媒体对政府欧洲政策影响力增大有关联。德国对欧态度的变化及政策调整将对欧洲一体化造成重大影响,德国很可能由欧洲一体化的推动力量转变为保守甚至阻碍力量。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下半期俄国专制制度逐渐削弱,逐渐失去了主导性。政府轻视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导致了危机;政府农业政策收效甚微使农业问题积重难返;上层统治者不能全面和及时地掌握民情,难以正确解决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和履行国家职能,一再信奉强权政治证明专制制度僵化和无能,无力化解所面临的重重危机,一再坐失和贻误良机;流血星期日成为当局拒绝使用和平方法缓和社会紧张状态的典型,专制制度令俄国民众绝望,革命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27日德国第14届联邦议院选举揭晓,社民党赢得669个议席中的298席,战胜连续执政16年的联盟党,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党。社民党和联盟90/绿党组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红绿”联合政府,社民党候选人施罗德取代科尔,出任政府总理。这将对德国今后内外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一、对内政策 当前德国面临种种经济和社会难题,新政府为使国家尽快摆脱困境,将更多地关注内政和经济问题,计划多方面调整对内政策。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和德国历史上都有让人震惊的"黑色"篇章,它们既有各自所属的单独篇章,也有紧密相缠的共同部分。俄罗斯(含苏联)和德国战后对待"黑色"篇章的态度差别很大:苏联对历史上的"黑暗"现象基本上是讳莫如深,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则要一分为二地对待苏联及其领导人斯大林;德国完全否定和严厉批判第三帝国及其领导人希特勒。在如二战这些共同的历史问题上,俄罗斯和德国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争论。造成俄德两国对待"黑色"历史不同态度和引起它们在共同历史问题上分歧与争论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各不相同的社会制度、价值体系和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7.
1999年德国政坛风云变幻,施罗德政府在内政外交各个方面经受了一系列严峻考验,内外政策作了一些调整,保证了执政联盟平稳跨入21世纪。未来一年施罗德政府执政重点仍将在内政方面,着力点是确保执政联盟内部稳定和解决税收、债务、失业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在外交上将继续调整各项政策,保证德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二战中,德日两国均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深重大罪。时至今日,德国得到了世界大家庭各成员国的谅解,而日本则越来越为许多国家人民所鄙夷和不信任,特别是它近年来严重歪曲历史,其用心更是让亚洲各国人民严重关注。究其原因,是由于二战后60年来两国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各自对历史罪行认知不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逆流不断升级,与德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形成了巨大反差。日本的错误历史观,既根源于战后处理的不彻底,也受到政治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与日本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有着内在关联。抵制批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翻案活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施罗德政府上台后,非常重视欧盟政策,在三年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欧盟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主要表现在理论纲领和政策实践两大方面.施罗德政府的欧盟政策在其外交政策中占有优先的地位,核心是强化德国对欧盟的领导权.这一政策在维护德国国家利益和推进欧盟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