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基于国医大师李业甫“治养并重”理论,观察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收集60例CSR患者,依据其是否愿意接受易筋经习练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院接受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出院后1个月继续习练易筋经;对照组在院接受推拿治疗,出院后1个月无任何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出院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部肌肉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量表评分,并于出院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TI参数中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fficient,ADC)值,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降低,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锁乳突肌、头夹肌ADC值,头夹肌FA值,N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后比较,出院1个月后除对照组患者患侧胸锁乳突肌、头夹肌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患者胸锁乳突肌、头夹肌ADC值,VAS评分,NDI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DTI参数、VAS评分、NDI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养并重”理论指导下推拿联合易筋经治疗CSR可修复颈肌纤维、减轻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较单纯推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米替林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压痛点数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压痛点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结合内热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筋骨并举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操作的基础上行筋骨并举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持续疼痛指数(persistent pain index,PPI)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P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尺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VAS、PPI评分和血清IL-1、IL-6、TNF-α含量降低程度以及尺神经传导速度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国医大师李业甫筋骨并举手法治疗CSR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神经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法组、手法组、试验组,每组48例;3组均予红外线基础治疗,手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进行治疗,功法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试验组在红外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石氏伤科手法和石氏运肩护颈功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ity index,NDI)量表评分及疗效。结果 在治疗4周后、随访第6周、随访第12周、随访第26周,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量表评分逐渐减少,且后一时点VAS评分、NDI评分较前一时点均显著减少(P<0.05);同时点试验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手法组和功法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基于VAS评分、NDI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略高于功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26周,试验组患者基于VAS评分、NDI评分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功法组(P<0.05)。结论 石氏伤科手法联合石氏运肩护颈功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功能障碍及颈痛,且可以维持较长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手法组给予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疗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压痛阈值、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评分(Constant Murley score,CMS)、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图(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值。结果 手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手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压痛阈值、CMS、肩关节ROM、iEMG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手法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可缓解急性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5次,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椎病症状量表、简易McGill疼痛问卷(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 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不良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β、IL 6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SF MPQ评分、N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IL 1β、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E2、IL 1β、IL 6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同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疼痛和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66例混合型颈椎病(颈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手法推拿、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剂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10、14 d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cervical vertigo,ESCV)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眩晕症状进行评分。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7、10、14 d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ESCV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10、14 d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7、10、14 d时,观察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舒汤加减内服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疼痛、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67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的基础上再经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制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椎前缘高度、椎中缘高度和后凸角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椎前缘高度、椎中缘高度均明显增加(P<0.05),后凸角度均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椎前缘、椎中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3个月均明显减少(P<0.05),JO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3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伤椎置入单向椎弓根螺钉结合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口服更利于伤椎前中柱交界处的复位,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和试验组(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熏蒸和针刺治疗),每组30例。治疗5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测定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价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H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VAS评分下降值和HSS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和针刺治疗有利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针结合强制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倾斜症状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强制负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头针治疗结合强制负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rke倾斜量表(Burke lateropulsion scale,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健侧腓肠肌内侧头平均肌电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AEM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BS评分、MBI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BLS评分、平衡仪压力中心X轴数值、健侧腓肠肌内侧头AEMG、BBS评分、MBI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结合强制负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倾斜症状及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水肿程度的变化,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水肿程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FMA评分增加值、VAS评分降低值、水肿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均有效果,而电针围刺法在改善患者FMA评分、VAS评分、水肿程度等方面较针刺法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名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联合运动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手持式压痛仪检测患者颈部疼痛部位压痛阈值,关节角度尺测量颈椎关节活动度,采集颈部肌肉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ntegral electromyogram,iEMG),计算颈椎前屈、后伸、侧屈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功能改善程度,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减轻,颈椎活动度增加,颈部肌肉CCR下降,NDI降低(P<0.05);治疗组疼痛、颈椎关节活动度、颈部肌肉CCR、NDI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锻炼可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颈部肌肉协调性,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其疗效优于牵引疗法结合运动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重症闭合性胸外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胸痛程度,通过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评价炎症程度,采用血气分析评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12天末,治疗组患者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外周血WBC计数、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提高重症闭合性胸外伤患者肺泡的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9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贴敷疗法,治疗组患者加服腰痹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治疗10、21 d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能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法作用机制,形成手法治疗KOA规范化诊疗评估方案。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40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被剔除1例和2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治疗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自我按摩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2周后,以膝关节区域温度、督脉温度、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为指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OMAC的疼痛、僵硬、生活功能评分和总分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WOMAC总分和僵硬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连续5次坐立时间、15 m直线连续行走时间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显著降低(P<0.05),督脉区域温度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区域温度降低值和督脉区域温度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WOMAC总分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手法治疗可减轻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症状,改善日常生活功能,疗效优于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刀治疗,记录患者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残损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晕针、断针、术口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针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贺氏火针温通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每日毫针刺肘髎、曲池、手三里、合谷穴,治疗组加用贺氏火针隔日点刺阿是穴,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为观察指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ME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VAS评分降低值和MEPS评分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贺氏火针温通法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的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内热针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封闭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患足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量表(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nkle hindfoot scale, AOFAS-AHS)评价患足综合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OFAS-AH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周,两组VAS和AOFAS-AH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OFAS-A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热针和封闭治疗跖筋膜炎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内热针的远期疗效优于封闭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7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热毒壅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联合维生素B12 0.25 mg 每日1次含漱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汤(配方颗粒),对照组口服康复新液,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口干口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口干口苦、胸骨后灼热疼痛、恶心呕吐、便秘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弥可宝口服,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密歇根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 MNSI),检测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MN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