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今日上海》2013,(3):10-10
苏州河能否成为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今年初上海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此热议。虽说河上旅游如今雏形已现,但整河的沿岸开发还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2.
阎崑 《台声》2013,(7):83-85
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为期24天的“美丽台湾一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圆满落幕了。由于位于世博园内的特殊位置,来中华艺术宫参观的游客流量创下了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约10万余人观看了画展。这个数字,在全国台联举办的各类画展中同样创下了历史纪录。“美丽台湾”画展取得巨大的成功,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3.
近日,全长22公里、总投资4亿元的夏津县碧水绕城工程举行了竣工通水仪式。昔日垃圾成山、污水横流的3条内河变得碧水荡漾、花红柳绿、人流如织,成为新时期夏津版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4.
日前,上海中职学校《面对面——走进艺术宫教学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教育长廊精彩开幕。这是上海中职学生首次在中华艺术宫现场创作成果的公开展览。活动通过任务引导、问题设计等教学设计环节,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艺术宫资源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亲近艺术的同时,感性地收获生动的课堂知识。  相似文献   

5.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中国古代“以水兴路、以桥兴市”的“桥经济”场景。让“桥经济”走进新时代,卢湾区对接世博效应打“桥”牌,转方式、调结构连动城区发展,拓展“以桥对接、以桥连动”的“桥经济”,正凸现精品卢湾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编前语.小小的鸡蛋壳一碰即碎.但一位毫无美术基础的“85后”河南女孩通过自学。却能在蛋壳上巧手雕刻出“清明上河图”、“奥黛丽·赫本”、“京剧脸谱”等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使其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绝伦的纯手工艺术品,热销欧美各国。她独具中国风的作品最高卖出了万元美金一套的高价,并被国内外多家艺术博物馆收藏。连意大利总统、丹麦王子、沙特石油大亨都是其忠实“粉丝”。这位蛋雕达人是谁?她有着怎样的独特经历?  相似文献   

7.
明红 《浙江人事》2007,(6):44-45
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后进献皇宫,宋徽宗赵估十分珍视,他用瘦金体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双龙小印(宋皇帝的闲章,用作鉴赏、收藏艺术品的钤记),徽宗成为皇宫第一个收藏此画者。  相似文献   

8.
董晓宾 《台声》2004,(10):52-53
“台湾人在上海的清明上河图”——一本记录了20位台商在上海创业故事的《大上海台商传奇》在内地和岛内均引起轰动,该书作者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葛凤章先生。为了从内地视角对“后寻根时代”进行解读,本报专访了这位“台商生态”的资深观察者。 移灵背后的经济因素 “连祖先祠堂都全部搬到上海”,葛凤章曾报道过此事。  相似文献   

9.
10月1日,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两馆”)开馆试展。这是上海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大举措。“两馆”犹如两颗艺术明珠,升起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为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又增添了璀璨的亮色。  相似文献   

10.
“不甘命运的摆布,做生命的强者。”5月10日,第23次全国助残目前夕,中国残联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召开“弘扬生命阳光精神,其圆世纪中国梦想”座谈会。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主席冯国勤,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以及中国残联、上海市有关领导,意大利、泰国等国驻沪领馆官员,志愿者代表、残疾人代表、各界人士共120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图片     
一份写给历史的“答卷” 世博中国馆10月1日与城市未来馆一起华丽转身,成为上海两大璀璨文化地标:更名为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向海内外观众正式开放。此举意味着,上海对世博场馆的后续开发利用以陈列中华艺术瑰宝、传承中华文明、滋养城市灵魂、服务人民大众为使命。图为9月16日,志愿者史怡婷在展厅内练习讲解作品。  相似文献   

12.
余吕春 《台声》2011,(4):70-71
3月19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台湾中华两岸人民文经交流促进会联合举办、祥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西郊宾馆举行。此次论坛的主旨是“弘扬清明文化优秀传统,促进两岸社会和谐共生”。来自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清明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3.
王茜 《台声》2013,(4):77-77
3月23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和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台湾市公共事务交流协会代表等海峡两岸100多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清明文化。  相似文献   

14.
章涟漪 《台声》2014,(5):20-26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语道出了中华炎黄子孙在清明时节祭拜祖先、祈福祥和的美好心愿。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谁不想走出国门到世界一游?这美好的愿望能不能在短时间实现?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徐州,1995年12月12日开门揖客的“世界奇观”艺术宫,便可满足你的愿望。 徐州“世界奇观”艺术宫,位于杭州西湖的姊妹湖——云龙湖北岸,占地270亩,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是迄今国内最大的室内游  相似文献   

16.
阳春三月,东南暖风驱散了江南申城的寒意,蒙蒙细雨滋润着万物复苏的大地。3月19日上午.在绿树掩映的西郊宾馆,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正在举行。论坛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与台湾中华两岸人民文经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及来自海峡两岸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同绕“清明文化”这个主题展开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清明断想     
我有翻挂历撕日历的生活习惯。元宵过后,早晨起床看日历,真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清明很快又到了。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农业生产多忙于春耕春种,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相似文献   

18.
《观察与思考》2004,(20):21
<正> 横店影视基地堪称亚洲最大山青水秀,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可以领略到“秦王宫”的波澜壮阔,“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旧羊城”的碧玉风情,“香港街”的旧貌,“明清街”的古色神韵,“大智禅寺”的庄严肃穆,“横店老街”的小桥流水。自1996年起建“鸦片战争”拍摄基地开始,至今已建成并开放的九大影视基地,以其亚洲第一的规模,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剧组及游客的光临,国内著名导演谢晋、陈凯歌、尤小刚、丁荫楠等及国内外、香港、台湾众多影视明星巩俐、潘虹、李雪健、唐国强、苏有朋、林志颖等,先后在  相似文献   

19.
“清明”一词最先只是阴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节气的称谓,据汉代《孝经纬》所载:“冬至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汉代另一书《三统历》描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到了明代,有《山堂肆考·时令》明确指出清明这一称谓的来由:“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古时清明节的节期很长,前和寒食节(清明前三天)后和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相连。从禁火冷食、祭祖扫墓到踏青郊游、娱乐活动逐渐演变丰富起来。清明节于1935年由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3,(5):22-27
暮春四月。“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亮相。作为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从台湾前辈画家刘锦堂、张秋海、陈澄波、郭柏川、杨三郎到“渡海三家”的张大干、溥心畲、黄君璧,及至李仲生、席德进、刘国松、欧豪年等140位艺术家的近170件各类媒材美术作品,囊括了水墨、胶彩、版画、油画、水彩等形式,全景式呈现出1911年至2011年之间的台湾百年美术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