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调查结果90.4%受访者认同房价击鼓传花、泡沫必将破裂,中国房地产的泡沫化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对未来三年内中国房价的走势,34.0%受访者"看涨"房价,50.4%受访者"看跌"房价80.6%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房价对家庭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39.2%受访者选择"沦为房奴",13.9%选择"买不起房,只能租房"53.2%受访者认为"如果中国房价泡沫破裂,房奴将是最大受害者"51.1%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难敌土地财政诱惑"是房价上涨过快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2.
白明 《创造》2012,(2):78-78
2012-02-08从长远来看,依靠调整分配机制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居民实际支付能力的增长速度在较长时间内快于房价的上涨速度才是长效办法。国家之所以要对房价进行调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近些年来的房价高,实在是高,老百姓买不起房,依然居者无其屋。在居高不下的房价中,不可否认有实实在在的"刚需"拉动,但更不可否认,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房价中具有  相似文献   

3.
新语     
《小康》2012,(3):26
正轻移民现代社会中,国家中心城市的房价高居不下,付出同样的总价在中心城区只能买到一套很小的房子,而在距离远一点的郊区却可以买到更大更舒适的房子,许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宁愿多花一点交通时间,用相同的房价住更大一点的房子,从而形成了一股"轻移民"的风潮。"轻移民"大多是有小孩的三口或者  相似文献   

4.
房价悬念     
房价问题无疑仍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本应"居者有其屋",但近几年,不断攀升的房价却让老百姓不胜房价之高。而自去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各地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5.
张亚雄 《小康》2013,(9):80-81
经济社会的发展总能找到类似的历史节点,因此,从略有超前的台北,可一窥北京房价的"未来"。这几天有学者预测北京的房价25年后将达到80万每平米。这样的论调对于神经几近麻木的北京人民来说已经不再有大刺激,因为长期以来,无论在什么场合提到房价,立刻就会引发周围的讨论。房价,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我国房价一路狂涨,让中低收入家庭买房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老百姓怨声到处可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政指导下,政府力促扩大内需,接连出台不少优惠措施,减轻老百姓购房税费负担,更拉近了他们实现买房梦想的距离,看到了圆买房梦的希望。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房价应声下跌、市场销售一片惨淡谁料;一部分持币者,则期待着房价继续下跌到合理价位时入市购房。然而,没等房价调整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水平,去年底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强势复苏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各地房价纷纷传出疯涨的信息。不仅京沪杭的楼盘每平方米成百上千元、甚至几千元地上涨,  相似文献   

7.
童大焕 《小康》2011,(10):112-113
限购与限价政策,不能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搞"一刀切",二、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需要一个软着陆的过程,即保持房价稳定的小幅度增长,如果是硬着陆,受伤的不仅仅是房地产,更有中国的金融  相似文献   

8.
储劲松 《小康》2012,(1):133
正中国楼市正露凝霜重,从南到北的量价齐跌,显示出楼市调控新政的巨大威力。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首提"下调房价",更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中国房价,这个"全球最坚硬的资产泡沫",终于遭到迎头痛击。当此之时,读冯仑的新著《理想丰满》,尤其是读他关于房地产业的颇富思想性和创见性的文章,我认为特别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杭州的房价之高在全国是出了名的。杭州打出了"创业在杭州"的口号,也出台了提供住房补助等引进外来高级人才的政策,但过高的房价仍然吓退了许多"创业英雄"。生命中不能承受房价之重杭州想打造"IT杭州"、"软件杭州",不少公司在杭州安巢扎营。一些公司为筑巢引凤,答应给某些人才30万元人民币的安家费。但是,当"人才"们面对杭州动辄每平方米一两万高价的房价的时候,发现光房子就得支付一二百万!虽然他们会有10万左右的年薪,但算下来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下半年,城市房价止跌回升,2013年初,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加大。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月下旬,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五条"出台。按照规定,出售自有住房所得均按20%计征个税。加码之重,始料未及。然而,调控房价的举措并未得到公众的认可。相反,有人担忧新增的税赋会转嫁给购房者。这种担忧并非毫无依据,过去10年,几轮房地产调控下来,房价和房租不仅没降下来,反而双双水涨船高。房地产调控为何陷入"越调越涨"的尴尬境地?有什  相似文献   

11.
房价下跌对中国经济有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增加金融风险。也就是说,房价下跌对消费、投资、实体经济有正面的影响,对银行安全和地方债风险有负面的影响。为使经济"脱虚向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应严控房贷和地方债规模,从而将房价下跌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房价压力下城市青年的行为选择与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上涨是当前最大的热点问题之一.面对虚高的房价,城市青年的住房行为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群租与租奴、房奴、啃老与傍老或者回流二线城市与农村.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政府与城市青年不但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直面破解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视点扫描     
《新疆人大》2010,(8):2-3
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隐忧自喀什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消息传出后,内地炒房客蜂拥而至,喀什市房价一路上涨。从今年3月到现在,房价平均上涨了20%-30%,其中商铺涨幅达30%-40%。房价的"特区效应"暗藏三大隐忧,如得不到消除将影  相似文献   

14.
高房价是当今最突出的“中国焦虑”之一,尽管遏制房价的新政频出,但掺杂其间的复杂利益纠葛,仍使房价的未来走势扑朔迷离。于此情境下,住房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有必要从政治、法律、人权等角度重新理解其本质。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都在为杭州的房价日新日高而喝彩,欢呼自己的财富数字飞速上涨。这些人当然是那些手中拥有房产和房产资源的中产阶级以上的精英们。拥有土地资源、拥有开发楼盘者、拥有两套以上房子者、以及其他各种能从高房价中捞到好处的相关联者,都无不期望杭州房价疯狂上涨。正像股市里拥有某只股票的人无不希望这只股票只涨不跌一样。房价高涨的结果是财政收入大升。这是多么让人开心让人欢欣鼓舞的暴利啊!  相似文献   

16.
舒富民 《小康》2013,(9):59
房地产调控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城市化人口流动的趋势及城市定位,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及人口流动规律增加土地供应在十年房产调控的打压下,中国房价却越挫越勇。2013年上半年"国五条"高调入市剑指房价下行,然而半年之后,7月全国房价同比涨幅再创新高,北京尤以18.3%的涨幅居首,"调控"俨然成为房价的助推器,然而反思历次房产调控,房价越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当局为了平息民怨、遏制炒房,出台、准备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用法律手段平抑房价、健全房屋市场,实现"居住正义"。房价飙涨,偏离了都会地区人口所能承受的价位,普通民众买不起房已成为台湾十大民怨之首。台湾当局为了平息民怨、遏制炒房,出台、准备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用法律手段平抑房价、健全房屋市场,实现"居住正义"。  相似文献   

18.
郭煦 《小康》2019,(10)
正此前,燕郊一直被视作北京房价的"晴雨表"。受北京副中心以及房价猛涨的影响,燕郊房价一路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后因限购,极其敏感的燕郊房价急转直下,而今房价又仿佛"入春"。坐上了"过山车"的燕郊楼市真的迎来了真牛市吗?1月19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挂牌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京市新行政中心相距十公里的潮白河对岸的燕郊突然沸腾起来。一月份,从三河市政府公布的最新一期商品房预售项目及价格来看,燕郊港中旅海泉湾项目二期单价在2.4万元  相似文献   

19.
市县     
海口 首次实行“限地价、竞房价” 8月12日,海口市西海岸新区(长流组团)南片区地块以“限地价、竞房价”的方式拍卖出让。这是继北京、广州等城市采用“限地价、竞房价”的出让方式后,海口也首次采用此种方式。“限地价、竞房价”的拍卖交易方式,是在确定地价的情况下,以“价低者得”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3)
正仿佛一夜间,全国各地纷纷开启限购潮。不过,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关心的还是限购之后,房价会止涨甚至下跌吗?今年的国庆黄金周,俨然变成了一个"楼市调控周"。从9月30日傍晚开始,先后有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郑州等共计19个城市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而且各城市出台的举措,有逐步加码的迹象。限购限贷潮因何卷土重来?房价会越跳越高吗?限购限贷能否抑制房价上涨?现象:"限购令"突袭9月30日晚间,北京加码楼市限贷,分别将购买首套和二套普通住宅的首付款比例提至35%、50%;天津几乎同步出台"分区限购"政策,对已有1套住房的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