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李社长教会我桑葚种植技术,让我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有了保障。"玉林市博白县江宁镇木旺村的贫困户林兰英说。林兰英口中的李社长,是返乡创业的流动党员李宏万。他多年来一直在外工作,早就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15年,木旺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升找到了他,介绍家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并诚挚邀请他回乡创业。这更坚定了李宏万返乡创业的想法。2016年1月,李宏万带着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日,锦屏县偶里寨霞村返乡农民工龙云辉的养猪场出栏了十头大肥猪,净赚3000元,掘到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桶金。他乐呵呵地说,“没有乡人大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他们帮助我作创业规划并担保贷款!”这是该乡人大为返乡民工当好参谋搭建创业平台促发展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史苏 《人民论坛》2020,(14):82-83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是实现城乡多元化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初心与回馈家乡的情怀是其返乡创业的内在动因,乡村振兴战略是促其返乡创业的外在推动力。扶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既需要创业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又需要党和政府充分发挥现有制度优势,落实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4.
闻午 《政协天地》2012,(11):33-35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泉州人从祖国东南角的家乡出发,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北上京沪、南下广深、西越川渝,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他们以“输人不输阵”的气魄投资兴业,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爱拼才会赢”的泉商故事。30年过去了,他们乡音未改、乡情更稠,漂在异乡却心系桑梓,时刻关注和支持家乡建设。而今,他们中被推荐担任家乡各级政协委员的杰出代表人士,更透过人民政协的履职平台,团结广大异地泉商,循着家乡“二次创业”的号角声,纷纷带着好项目、怀揣大资金,信心满满地返乡创业,他们誓与乡亲齐打拼,共助家乡新跨越。他们说……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份以来,上杭县在外务工农民工纷纷提前返乡。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全县不再回到原工作岗位的返乡农民工达4500人左右,为山区就业增加了压力。为了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家乡重新实现就业,上杭县劳动保障部门采取六条措施积极应对:一是开展调查摸底和“春风送岗”活动;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免费为返乡农民工送技能;三是开展创业培训,鼓励返乡农民工回家乡创业;  相似文献   

6.
<正>临近年关岁尾,许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陆续踏上返乡之路。从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农民工就业市场受到不小冲击,许多农民工发现城市里的工作变得不好找,工资也有所缩水。同时,从不少农民工内心来讲,经过多年来在城市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工作经验,希望在家乡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也便于照顾老人、抚养孩子。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民工  相似文献   

7.
两只梨     
我出生于穷乡僻野,打从我记事起就有故事伴随。因为我的家乡没有繁华都市里那高贵奇幻的放影机,更何况电视,每天晚饭后听爷爷讲讲故事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乐趣。虽然听过的故事不计其数,但略有一二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它一直激励着我,激励着一个农村打工仔在都市生活下去的勇气。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位善良的母亲用卖稻谷的钱称了一斤梨。当她回到家中把梨摆在盘子里端给孩子们吃时才发现事情非常巧合,平均每个孩子正好一只梨。可望着盘子里大小不一的梨母亲发愁了,谁会愿意吃那只小得可怜且被害虫袭击得满身伤痕的梨呢?几经思索,母…  相似文献   

8.
正在她看来,只有当个人的梦想融入更多人的梦想,当个人的价值体现在更大的社会价值之中,人才算是真正活出了最完整的生命意义。赵海伶,一个来自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山区的女孩。她用一双柔弱的双手,以"坚持梦想,广袤农村大有可为"为理想,书写了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一个关于"80后"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桂林市全州县针对人才缺、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创新开展"家燕归巢"行动,构建本土人才集聚"强磁场",吸引了大批优秀本土人才回家乡创业就业、服务家乡发展。"寻燕筑巢",打好人才回乡"亲情牌"。在全县18个乡(镇)设立人才工作服务站,深入开展人才返乡情况调查。利用春节、国庆节等集中回流时间段,对返乡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实时、准确、动态地掌握返乡人才的基本情况、就业需求和创业意  相似文献   

10.
“我为什么创业?”一个正在创业的年轻人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反复地念叨这句话。我之所以出来创业,倒也不是单位里的人排挤我,或者工资收入过低,导致没法在单位里生存下去。真正促使我出来创业的,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的跟里,女人足不可能在创业领域赢过男人的。可是托秀梅,一个不服输的女人,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2.
沈生飞 《江西政报》2007,(24):42-43
改革开放后,永新县与绝大多数中西部省份的县市一样,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涌现出一股“务工大潮”,催生了特殊的经济现象。然而,近年来,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信息,陆续回到养育自己的家乡寻求发展,投资创业。永新县谋势而动,抢抓机遇,依托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较多、返乡创业者日益增长的优势,整合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创建返乡创业园,吸引更多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发展壮大返乡创业经济,走上了一条从外出务工经济到发展返乡创业经济的阳光大道,有效地推动了这种特殊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遭遇小偷     
小偷,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时代,都是不受欢迎的。一提起这个字眼,人们都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就如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小偷,我也不例外。那是我受聘于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工作认真细心,责任心强,我当上了代班长。那天后半夜,正值工人们吃夜宵时刻,我一个人去厂内巡逻。当我巡逻至车间最东头时,猛然瞥见零件仓库里猫着一个人,正在纸箱里翻来翻去。工人们都去吃夜宵了,他还在这里干什么?我疑窦顿生,当他发现我后,着实震惊了一下,但只是和我对视了一眼后,又若无其事地…  相似文献   

14.
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共和国的变化天翻地覆!时间像飞快疾驰的列车,载着多少难忘的故事一晃而过。在这一个甲子的岁月里,我那家乡小山村也在悄然经历着时光的变迁,见证了共和国从贫穷落后到富裕强大的历程。最近一次返回家乡,一壶甘甜的茶水,触动了我的内心,乡亲们饮水方式的变迁让我再一次深深地体验到了小山村的巨变。  相似文献   

15.
张晓 《就业与保障》2013,(10):13-14
现在流行着这样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以大学生为主,纷纷返回自己的家乡去发展,他们的家乡很多都是二三线城市或县镇,他们中有的回乡创业,有的回乡从事基层工作,总之,在大学毕业之际或者是在外工作几年之后选择了“返巢”,是迫于一线大城市的生活压力,还是出于近几年返乡发展的政策、形势利好,又或是出于个人自身的想法与追求,今天就随笔者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又一个节,又一个年,离家在外的你是否也像候鸟一般,从一个城市奔向另一个城市,只为了那短暂的停留,和属于家的温暖?也许你孤身在外,身不由己,当事业不尽人意,当情感遭遇挫折,你人生的风向标会不会指向那个最初的原点——家?也许你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你是否仍然放心不下那远在家乡的父老乡亲,甚至儿时玩耍的山野河畔?又是一度秋风起,在落叶飞舞、满天萧瑟的季节里,家乡的红时是否已被霜染?父母的华发是否已被霜染?轻轻地问一句:  相似文献   

17.
邓俊淼 《长白学刊》2013,(2):113-117
农产品供应链的制度、组织、技术结构的变迁,扩展了农村创业空间,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了更大的机会空间,激励拥有一定技能和资本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有序高效的运行。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匹配平台",基于农村发展现状,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这个"匹配平台",于此可以达到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回归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双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远太 《前沿》2009,(5):107-110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现实路径。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是乡土网络与回归政策建构的结果,体现了情感与理性的交织。农民工返乡创业所改变的不仅是自身的身份,也对当地产生了一系列实践性后果,即他们的创业行为建构着当地的发展。从回归到发展的实践转向,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个双向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年返乡创业的潮流是在我国中西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结构性重组的背景下产生的。返乡青年在家乡县城开创的小微型企业以及各类个体工商户,构成了县域多元社会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发性外移”与“中间性上移”是当前县域社会整体结构大转型的凸显特征,因此需要用新型的内发性视野来重新审视县域社会中返乡青年的创业类型与创业机制。本文在理论上一方面试图厘清当代县域社会新内发型创业情境的变迁,另一方面探索性地揭橥县城作为我国“中间社会”的情境特性。在经验上,以云南省文山市(县级市)为研究范围,对近年来青年返乡的微型创业类型进行观察,并尝试展现传统内生关系在新型经济体中的韧性和杂柔性,以及创业主体的多元化在地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今年以来,资源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授技术自创业、招聘会寻外销、扩内需送岗位等多种形式,为返乡农民工找出路。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为滞留家乡的2600多名“无业”返乡农民工中的1900余人找到了“安身处”。2月16日,资源县为返乡农民工举办第三场现场招聘会。当天,30多家企业为资源县务工人员提供了3000个就业岗位。图为招聘企业工作台前挤满了前来找工作的返乡农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