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娅 《公民导刊》2011,(12):49-49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天刚朦胧亮,母亲早已在自留地里砍了满满一大挑包心白菜。在每一兜包心白菜的外面去掉几层皮后,剩下的就是一个个包得紧紧的很受看的包心白菜,每一兜菜的上面还夹杂着洁白的雪花。母亲整理完毕要挑着到城里去卖一个好价钱。临走时,妈妈嘱咐我:"小丫,灶孔里有烧红薯,自己吃一个去上学吧。"  相似文献   

2.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3.
生吃活虫     
盘子里蠕动着如蚯蚓般的虫子,黄的叫“面包虫”,黑的叫“大麦虫”,据说“营养很好”,但要抓来活吃,我还真没那个胆量。报载长沙日前却举办了一场生吃活虫的大赛。一位女士以一分钟吃下68条胜出。而落败的一位一次能吃5公斤面条的选手,自嘲说“我不是蛤蟆,吃虫还是自愧不如啊”。  相似文献   

4.
那夜的月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绝句,确实道出了游子的心声。又是一年佳节到,虽然公司发的月饼种类很多,味道也很好,但我却无心品尝,遥望空中的明月,思绪像月光一样慢慢铺展开来。小的时候,总盼望逢年过节,因为在那样的日子里总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我知道,中秋节母亲一定会想法设法买那种带冰糖的月饼,于是,在距中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掰着指头数了。母亲知道我的心思,于是她盘算着家里的钱,那时候,家里的境况不好,每一笔钱都是计划好了的,不能多花一分钱,但我心里清楚,母亲会有办法的。七岁那年的中秋节,母亲为…  相似文献   

5.
陈曦 《中国残疾人》2013,(12):38-39
曹青菀和母亲张朝霞坐在我的对面,一缕阳光从窗外涌进来,屋子里暖洋洋的。 凛冽的北风呼号着、夹带着飞舞的落叶撞在玻璃上啪啪作响,伴随着一个母亲用不紧不慢而优雅的播音腔调和她女儿用活泼而近乎标准的普通话向我讲述着他们的故事。交谈中,张朝霞为我念了一段话,这段话在她的手机里不知放了多久而不舍得删去:人要学会对自己的境遇有信心。不论境遇如何,都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一生     
正印象中第一次认真看母亲,是在秋日的一个夜晚。那天,5岁的我没经母亲的同意吃了邻家奶奶的干米饭,辗转反侧在母亲的怀里怎么也睡不着。劳作了一天的母亲怕我着凉,在我小肚子上捆了一条长长的被单,她便响起轻轻的鼾声。月光如水般照在四十多岁的母亲身上,我轻轻地坐起来端详母亲:她齐肩的黑发隐藏着几根白发,眉宇间的细纹在红润的脸上显得分外美丽温良。宽阔的额头,两道弯弯的柳叶细眉,双眼皮上的眼睑细腻温润,微微上翘的双唇饱满湿滑,有些扁平的鼻子轻轻呼出的气息,是我一生里对母亲最深切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王志文 《今日广西》2007,(19):76-76
我已经整整40岁了。很多人关心我的婚事。母亲更是盼着早点抱上孙子。但我至今仍然单身。不是我不想成家.而是太爱母亲,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和我生活的女人肯定要爱我的母亲。因为母亲这辈子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让她有一丝一毫的不开心。  相似文献   

8.
今年元旦前夕,一位烈士的母亲流着热泪对上门慰问的军地领导说:“首长,我失去了一个英雄儿子国良,又来了一个令人骄傲的儿子国庆,他就像我的亲儿子,感谢部队给我培养了两个好儿子……”老人的一番倾诉,道出了东海舰队一位水兵千里认“母”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洗盘子现象     
《时事报告》2011,(12):67-67
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仆人一起“洗盘子”,洗得最多的那位,不仅没有受到主人的表扬,反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他洗得最多,打碎的盘子也最多。  相似文献   

10.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在那沉闷封闭的年代,生活门路不多,父亲只能在庄稼地里埋头苦干,母亲的身子又虚弱,连吃药的钱都没有,还得供我们上学,父亲只好翻山越岭挑柴到镇上去卖。记得那一次父亲又卖了柴连饭都没吃,就去给我送钱。只见他两眼熬得通红,面色枯萎憔悴,刚落去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烤鸭在饭店里有个吃法,叫一鸭两吃。酥脆的鸭皮、鸭肉,片在盘子里,蘸酱裹了面皮吃。剩下的熟鸭架子,若觉得扔了可惜,给你灌上白水搁点葱花,再端来一道奶白的鸭架子汤。想也能想出那汤的滋味,不说雷人,也寡淡得如同涮锅水。但有人就好这口,烤鸭吃不吃无所谓,反倒喜欢喝那锅鸭架子汤。  相似文献   

12.
段玉梅 《中国保安》2012,(21):76-76
母亲家在南城,离我家有五六公里那么远,母亲在家里种了一棵葡萄树,每年夏季一到,满院子里都结满了葡萄,母亲知道我,特别喜欢吃葡萄,只要院子里的葡萄成熟了,就会步行走五六公里的路程,把满满的一篮子葡萄给我送过来,让我尝尝鲜。  相似文献   

13.
别样的目光     
张骅 《中国减灾》2005,(12):57-57
严福祥的目光中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忧伤。我看着他,他却看不见我。因为他坐在电视里,面对着无数他无法看见、无法相识的观众。而我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他正在讲述一个属于他的忧伤而无奈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里我分明看见了一个当代英雄极为可贵的品质。他目光中的那种惆怅和忧伤起初我无法理解,而当我听完整个故事之  相似文献   

14.
英雄身后事     
和许多人一样,小的时候听过很多有关英雄的故事,也从心眼儿里特别崇拜英雄。工作以后,也碰巧一直干着公安优抚方面的事儿,可能是因为耳濡目染的关系吧,觉得自己与那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贴得很近很近。   1997年夏天到 1999年年底,我有幸先后参与了全国公安英烈子女夏令营、冬令营、英烈母亲代表团、慰问全国公安机关革命烈士家属,以及与俄罗斯内务部联合举办的两次英烈子女代表团互访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实实在在地把自己投入到了英烈家属的那一片氛围里,我为那一次次感人至深的演讲而动容,我被那自立自强的精神而折…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当乡村振兴成为一个热词,我正在家乡大理一个叫凤羽的白族小坝子里做着与此相关的事情。现在,作为返乡创业大潮中的一员,我被这期《小康》杂志里的返乡创业故事深深打动。因为那里边有我当初的影子、遭遇和感悟。跟故事主人公一样,当去年我辞掉银行里的公职回到家乡凤羽时,既遭遇过亲人的不理解,也看到过村民猜疑的目光,至于嘲笑,应该也是在所难免。当时面对这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眼泪     
陈文海 《中国保安》2006,(10):46-48
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是个极好强的人。她虽然不识字,但很识大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父亲一直缺少家庭的责任感,他那时是村里的会计,官不大,架子却不小。在家什么事不做,整天在外吃喝赌。是母亲一个人把家里家外料理得那么好。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那时,村里的医疗水平很差,每次犯病,母亲总要背着我走上10几里路到乡里的医院去看病,父亲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陪过我一次。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发高烧并不停地呕吐,而不巧的是那天母亲也卧病在床。可是体弱的母亲硬是挣扎着起来背上我向医院赶去。一路上,母亲走得好艰难。在村口,我们遇见了喝得…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断想     
蒋伟涛 《北京观察》2014,(12):66-67
正看到益母草,提起它的名字,总能感觉到浓浓的母性气息,这种母性不单单是性别上的,更是文化基因里的,它体现在《诗经》里的怨妇身上,体现在天坛益母草的传说故事里,体现在自己浓浓的思母情怀里。母亲去世已经五年了,每每在梦中梦到母亲,泪水依然打湿枕巾。在怀念母亲的日子里,常常想起母亲小时候教我认识的一种野草——益母草。益母草,听起来就是对母亲有好处的一种药草,在母亲患病的那阵子,也梦想着益母草能够治愈母亲的疾病。益母草,又名茺蔚。广布全国,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  相似文献   

18.
明代刘元卿《应谐录》里,讲到一个瞎子过桥的故事:一条干涸小溪上架着一座小桥。有个盲者在桥上失脚,紧紧抓住桥边的一条横木,生怕一失手而落于水中。路人告诉他桥下无水,松开手就踩住了地,盲人不信,只管死攀着横木哭喊。后来,双手渐渐无力,猛跌在地,心里不禁好笑———“早知如此,何久自苦哇!”过去读到这个故事,一笑了之,并未挂意。如今想起,却悟出一个道理:要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合乎客观情况,就得注重调查,凭老经验办事就会闹出笑话,乃至于吃大苦头。对于一个盲人,自然无须多加指责,因为他毕竟无法看到桥下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19.
一束手电光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凉”。 那还是我上高中的事。因为家乡的偏僻和落后,我们整个乡连一所高中都没有,我只有去三十里之外的龙门读高中。离家太远,便做了住校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正当我收拾好了一周的米和面,准备要去学校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无奈,只有等到星期一的早晨再去了。 山沟里的路不好走,凌晨四点半我就出发了。走出门后,我就对母亲说,你回吧,我一个人走。但母亲执意要送我,于是…  相似文献   

20.
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可怜的聋哑人,但我觉得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 1996年8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云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本科班的录取通知书,我所在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因为我们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年近六旬的哑母也高兴得手舞足蹈,“伊哩哇啦”地“说”个不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