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对于经济矛盾和政治冲突,文化矛盾是指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由旧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社会矛盾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来,表现为内心信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心理习惯等精神文化领域的矛盾和冲突。文化矛盾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它的本质是社会物质利益矛盾的反映,但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物质利益矛盾的解决,并不就意味着文化矛盾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与变革中,人的精神生活获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性、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协调性,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全面性上,表现出来就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失衡、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冲突,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引导与调适这些矛盾需要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调控和个人精神生活发展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与社会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关系密切。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道德总是最先受到冲击和发生变化。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也自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道德建设有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种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融会、冲突与整合也越来越尖锐。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依托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利用互联网不断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和渗透,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手段,其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主流和非主流舆论的传播空间。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协调好传统手段与新兴手段的关系,既要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传统手段,又要在信息提供、信息控制、资讯评价等新兴手段上发挥传媒影响力的作用,如传播党的主张、体现国家意志、争取群众认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力,以进一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义保 《求实》2006,2(10):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辩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义保 《唯实》2006,2(10):25-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辩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7.
物质利益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化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应通过调节收入差距、规范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途径,从经济关系上奠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现在,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处于“发展黄金期”,又处于“矛盾凸显期”。一方面产生了许多非社会主义因素、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新问题,另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我们党第一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必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正发生着急速的变化。面对新形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滞后的矛盾上。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当如何开展党建政治思想工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企业党建政治思想工作在调动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和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利益的冲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引发出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双重转型的过程之中,它既要完成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又要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两种转型在一个社会的同一历史阶段中发生,在人类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现象,而对于跨世纪的中国来说,却是在经历了百年坎坷之后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痛苦选择.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这种激烈的文化变迁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矛盾状况.一方面,它要对植根于农业文明之上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省,以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念来取代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又要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进行自觉的总结,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完成宏伟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理智地面对我们的过去,而且要清醒地认识我们的现在,站在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审视我们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重新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科学界定经济基础的范畴,对于深刻理解十五大精神,加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一、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内在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矛盾冲突激烈,因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变革和运行机制的彻底转换,必然引起整个经济、政治、社会、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引起人们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的重大转变,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冲突在所难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活动就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尽力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好各种冲突,使领导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内外各个方面和谐地配合,才能有利于领导目标的实现。 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李银凤 《共产党人》2004,(11):22-2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形势、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各种思潮及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相互激荡。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企业管理制度受到冲击,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终身所属关系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合同制契约关系。面对新变化,工会组织如何调整思路,带领职工参与单位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显得日益重要。近年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做职工的贴心人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关于坚持正确理想信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2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正昂首阔步迈向21世纪。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暴露出来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它涉及到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无论是经济、政治、思想还是文化方面,都与以往相比有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也受到了社会的冲击,道德领域中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甚至使人迷茫和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以梳理和整合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还可以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们清晰明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8.
和谐精神生活的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不仅表现在精神生活体现着人的独特性,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求人必须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更表现在精神生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应对国际竞争和人们价值冲突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精神生活的建设应当坚持的价值取向是建设丰富的、健康的、积极进步的、主动自觉的、和谐的精神生活。建设和谐精神生活必须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精神产品的质量;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探索和实践修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积极影响,又和其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要求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利益矛盾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道德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