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香港廉政公署反腐倡廉的业绩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反腐肃贪工作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有着可贵的借鉴作用。最近,笔者有幸采访了香港廉署。反腐肃贪“催生”廉署香港廉政公署并非开埠时就有,但贪污早在香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再生证据”的研究田国宝石英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肃贪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身处反腐肃贪第一线的司法实际工作者根据对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率先提出了“再生证据”(亦有人称之为“派生证据”)的概念。应该说,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很有创见性的,而对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时评     
《中国监察》2012,(16):36-37
"齐声反腐"与"合力肃贪"随着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闭幕,31个省(区、市)党代会已经全部落幕。今年是中国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首个"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又逢党委换届之年,反腐倡廉建设成为各省党代会报告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金园园 《法制与社会》2010,(12):184-184
在当代中国,反腐肃贪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中持续关注与践行的重大议题。一个又一个高官的落马以及由此牵出的裙带性腐败,让我们在感叹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事实同时更多地是对痼疾性腐败产生原因的全面性思考以及在借鉴成功经验后对反腐制度体系构建的希冀。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反腐败的情况,便于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汲取别国的教训,为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借鉴,本刊特开设“国外肃贪反腐扫描专题系列”,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许道敏同志撰写文章,系统介绍当前一些国家的反贪情况及其廉政立法情况,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后,反腐肃贪风云更迭、好戏连台: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政法部门联袂出击,一边是老虎纷纷落马,苍蝇相继折翅,一边则是触角外探,在大洋彼岸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缉贪风暴."猎狐2014"、"猎狐2015"、"天网行动"、"百人红色通缉令"……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强力举措,将一批批自以为得计的潜逃海外贪官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许多腐败现象之所以能逃过打击,除了“官官相护”、“官匪勾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贪官拿“廉政语录”作为“挡箭牌”,使得反腐肃贪工作留下了很多“死角”。为此,笔者收集了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廉政语录,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腐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瞭望台     
《检察风云》2015,(2):6
2014年习近平治国理政干成的"十件大事"媒体回顾2014年,认为习近平带领中央新班子治国理政,主要干成了"十件大事":一、全面深化改革破冰,利好新政纷纷面世;二、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依法治国决定出台;三、反腐肃贪重典治乱,打虎拍蝇成就巨大;四、教育实践活动收官,长效机制相应建立;五、深入贯彻八项规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六、古田全军政工会召开,强军兴军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9.
肃贪惩腐是从严治党、强国兴军的决定性一招,攸关党和军队生死存亡,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纵观历史洽乱、政权兴替,从来只有因腐败不除丧失人心的,而没有因反腐反散人心的. 关于反腐,当下有两种议论值得注意:一种是“再反下去会不会反散人心”,另一种是“还能不能反得下去”.  相似文献   

10.
边城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山环水绕,风景秀丽。1993年12月,在肃贪反腐的斗争中,这里传出一道令人震惊的消息:原中共吉首市委书记石远章因犯贪污罪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今年一月,被提起公诉。一个堂堂皇皇的市委书记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让我们去寻找其轨迹。  相似文献   

11.
政府官员贪污腐化、丑闻迭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反贪肃贪,树立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的反腐倡廉策略。下面,我们不妨看看“亚洲四小龙”的反腐绝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王鑫、王珀、尤可为、刘宏伟、许宏涛、杨旭、陆俊、黄俊杰、周伟新、贾秀全,以及中国足协原副主席南勇、杨一民和官员张建强、范广鸣等人相继落马,足坛的反赌打黑骤然升级为肃贪风暴,中国足坛迎来了人们热切期待的反腐高潮,揭出的黑幕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刘俊 《政府法制》2009,(1):24-25
十年来,中国不断与国际接轨,摸索出一条中国式反腐之路。 2008年10月,中国官场刮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肃贪风暴: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被免职;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主任吕国友被“双规”。其中,黄松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涉嫌贪腐被查处的最高级别司法官员。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王鑫、王珀、尤可为、刘宏伟、许宏涛、杨旭、陆俊、黄俊杰、周伟新、贾秀全,以及中国足协原副主席南勇、杨一民和官员张建强、范广鸣等1人相继落马,足坛的反赌打黑骤然升级为肃贪风暴,中国足坛迎来了人们热切期待的反腐高潮,揭出的黑幕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反腐肃贪,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喊了几年,现在究竟反得如何,肃得怎样了? 回答是:不能说我们已毕全功于一役,丑恶的贪污腐败现象都已全部肃清;但事实至少是这样的:不管哪里出现腐败,也不管他是谁,只要他贪污了,或者受贿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导致公共政策合法性供给的"广场化",一切公权力的运行都必须面临公众的监督、评判和检验,当体制内反腐的动力不足或公信力流失时,"体制外"的网络反腐就会火爆登场。然而,网络反腐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推动反腐进程的同时也存在偶然性与迸发性、反腐旗号下的多重动机和目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错杂交织和随机性的非程式化路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当下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并可能导致一定的风险。对此,应以制度反腐替代"运动式"反腐,建立官民对接、开放参与的反腐制度和机制,提升网络公众的理性精神和参与能力,强化司法在反腐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网络反腐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18.
隆霞 《法制与社会》2010,(26):174-174
上世纪70年代,香港腐败现象严重,为反腐肃贪,香港于1974年2月成立了廉政公署,经过30余年的励精图治,香港终于由乱到治,由浊到清,并最终跨入世界最廉洁的地区之一。其反腐败成功经验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内地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是香港廉署人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反贪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二是香港廉政公署查办、预防、教育三管齐下的反腐策略值得我们借鉴;三是香港廉政公署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公众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四是香港廉政公署精简独立,高效务实的组织架构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砀山县房地产管理局原局长刘江辉因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有期徒刑19年。这起因前妻和儿子举报而一度引爆舆情热点的所谓"亲情反腐",引出诸多争议:比如"亲情反腐"要不要提倡?进步中的法制理念,已在重新审视"大义灭亲"的问题,那么举报亲人腐败,究竟是"人伦之殇",还是正义之举、社会责任的体现,确实值得讨论。但我认为这种讨论需要弄清一个前提:刘家这种"反腐"案例,究竟是"大义灭亲",还是私愤使然,先搞清楚;前者可称之为反腐,后者绝不是反腐,而是反私敌。  相似文献   

20.
以监察体制改革为界线,党纪与国法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纪法分离"到"纪法衔接"的变迁历程。法治反腐不能仅依靠国法,因为法的空缺性决定其腐败预防的不及时性及腐败治理的不全面性;而法的开放结构,又为国法接纳党纪,共同服务于法治反腐实践奠定了法理根基。在坚持法治反腐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中国特色反腐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党纪资源优势,促进"纪法衔接",是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的重要目标。在法治反腐意义上,党纪与国法之间不具有可比较性,因此,不论是强调"党纪高于国法"还是认为"国法高于党纪",都是伪命题。正确发挥党纪与国法在法治反腐中的功能,就必须要以两者为基本素材,构建体系化的法治反腐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