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共同犯罪理论中,教唆犯属性之论争一直难有定论,从属性、独立性、二重性学说各持己见,分别从不同角度解读、阐释教唆犯罪.近年来,理论上通过对教唆行为本质属性的探讨将教唆犯属性之研究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力图通过对教唆行为的定性来界定教唆犯的属性.在共同犯罪视野下,基于犯罪行为阶段、法益侵害以及与个体犯罪之比较,教唆行为的本质应当是意识行为,从属性则是教唆犯的当然属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愈来愈猖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增长,尤其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型经济犯罪更是横行无忌,四处泛滥,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严重地败坏了党风,腐蚀了社会风气,离间了党群关系,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给国家的容颜蒙上了一层难以洗刷的污垢。鉴于此沉疴日重,在探明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和策略已刻不容缓。应严防公权滥用,发展经济,加强思政教育,完善廉政制度并强化法律惩治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范青少年吸毒,应当积极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加强社会监控和对吸毒者的改造力度,加强对社区和复杂公共场所的监控,完善刑事立法,健全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5.
岳宁涉黑案既具有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一般性特点,也有其个别性特点。一般性特点使本案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个别性特点使该案的犯罪组织具有人员构成多样性、组织控制的特殊性以及组织形态的中级性。本案的成因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影响、个别腐败官员的庇护和纵容、社会亚文化的侵蚀,以及社会失范及个体成员社会化等问题所导致的组织成员形成的不良人格缺陷等因素。为防控类似违法犯罪的滋生和成长,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做活国有资产大文章———湖北省探索国有资产资本运营的实践与思考●李永升陈新洲祈国钧1997年11月24日,湖北省武钢、冶钢、鄂钢“三大钢铁巨头”联合签字仪式在武汉隆重举行。这一比南京扬子、仪征、金陵和南化四大石油化工企业的联合规模还大的资产重组,受到...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守护还是疏离——评醉驾入刑的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意外、危害公共安全的现象日益严重,《刑法修正案(八)》适时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但是,单从《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条文本身以及立法原意来看,醉驾入刑似乎并不需要考虑情节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在对待此问题上的看法也不相一致。为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该问题进行梳理、论证,以树立“情节”在醉驾入刑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死刑存废的中国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存废之争虽已持续了200多年,但至今仍具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意义。根据对死刑存废价值评判系统中各价值的排序分析,废除死刑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中国也必然将废除死刑。但分析中国现有的经济、政治及人文背景,在中国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国现阶段只能以刑罚的公正性和效益性作为价值取向并充分考虑刑罚的人道性,严格限制死刑便是一种相对合理且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构成特征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永升 《现代法学》2005,27(2):131-138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类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管理制度。其客观方面不仅包括举动犯、结果犯, 而且还应当包括危险犯这一新的犯罪形态。就因果关系而言,笔者不赞成对本类犯罪的认定采取有罪推定的方法,而赞成采取国外的“流行病学”的证明方法,即“根据流行病学的方法去认识某种物质所造成的某种危害的必然性,再加上动物实验数据,并备有其他必然性的补充资料,就可以充分断定因果关系了”。关于本类犯罪的主体,笔者认为国家也可以成为国际环境犯罪的主体。在主观罪过方面,笔者不主张在我国对于此类犯罪引进无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0.
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新刑法增设的一个新罪名,为了更进一步地贯彻新刑法的立法精神,本文作者从该罪的立法缘起、概念和特征、罪间界限以及其他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好这一方面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