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该抓住其区别特征。在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批判性地探索了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对策中的策略手段、用证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指出了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2.
侦讯言语论     
侦讯对策效益要通过对话来实现,研究侦讯对话就是研究其言语。侦讯言语活动应从普通交际言语“合作”“礼貌”原则中吸取营养,在侦讯对话的现实背景与它们之间寻找调和。侦讯言语具有依法对话的强制性、侦讯语境的可操作性和策略对话的多样性等特点。侦讯言语涉及言语主体、语境、内容和形式等要素。侦讯应答和用语的表达方式、发问技巧,也是侦讯言语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侦讯技巧     
侦讯技巧是侦讯对策实施活动中面临的具体操作问题。其中有对策理论的灵魂 ,也有实践活动的艺术。本论辨析了它的概念 ,研究了其相关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情况 ,提出了侦讯技巧的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抓住其区别特征。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需要批判性地探索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的区别特征以及侦讯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要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寻求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侦讯用证问题在现有侦讯教材中的论述存在诸多不足。从现有教材的问题和侦讯实际出发,应在侦讯对策用谋的辩证性中研究侦讯用证的对立统一性。以正面用证和侧面用证、明示用证和暗示用证为例,应该重视侦讯用证技巧定义的准确性;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混杂用证和单独用证为例,用证技巧应该源于侦讯活动的实际;以部分用证和整体用证、补充用证和事前用证、演化用证和原貌用证、点滴用证和包围用证为例,应从辩证用谋的角度去研究侦讯用证的技巧性。总之,提高用证效能,有赖于侦讯用证技巧的组合与谋略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依法侦讯表现在记录上,涉及记录与侦讯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记录内容的作用、各类记录的特点、记录的科技含量等。侦讯记录与侦讯对策构成较为复杂的关系。侦讯记录是联系侦讯系统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疑犯心态之特点,目的在寻找突破案情的侦讯对策。疑犯的心态是侦讯期间其内心活动的相对稳定水平,是介于接受侦讯的心理过程和其稳定性格特征之间的中间结构物。象侦讯心理活动的背景,其随时随地在反馈着疑犯的心理信息。其中的一些特点,还只是疑犯心态中的共性。它们可从态度、情感、认识、意志四方面概括。疑犯的态度倾向中,突出的是戒备和抵触心态。疑犯的情感体验中,突出的是孤独感和压抑感。案犯的认识特点中,突出的是畏罪和侥幸,它们具有供述障碍和供述动力的两重性。在长期焦虑不安的侦讯环境中,疑犯意志都具有顽强和虚弱的两面性。对疑犯心态的判定,首要的是甄别作案人与无辜者。而识别疑犯心态中,“知彼”的前提在“知己”。  相似文献   

8.
侦查讯问中,无论是侦讯方的自我证明,还是双方的相互辩论,都是论证活动。侦讯中,被讯问的犯罪嫌疑人总是倾向于与讯问人员辩论来自己辩护。对于侦讯中的言语交际话语,侦查讯问人员首先要识别是否包含论证。确定其包含论证后,侦查讯问人员应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论证以展现其要素和结构。最后,侦查讯问人员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论证进行重构从而为评估或驳斥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侦讯对策具有谋略、用谋方式、讯问手段、对话技巧、气氛调节等五大构成要素。侦讯谋略可分为虚实、时机、造势三大类型。侦讯用谋方式包含起点、方向、步骤、突破点和突破口等要素。侦讯用谋方式的步骤类型可分为纵横耕耘式、自由交谈式,直接攻突式、迂回包抄式,循序渐进式、四面出击式等三类六个。侦讯用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只是一类谋略一种方式,往往有几个谋略的交叉使用和多种用谋方式的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侦讯行为,是对侦讯对策的实施,是侦讯活动的具体化具象化。本文在提出侦讯行为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侦讯非言语交流的行为模式。涉及了侦讯非言语的特点、类别、功用、行为表征、可变因素等,初步勾画了侦讯非言语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