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10,(18):M0001-M0001,3
近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会改变,就会“人亡政息”。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10,(4):19-20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更有尊严”.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总理这番讲话被民间舆论誉为虎年开篇最强音。因为这是本届政府对政府工作的终极意义作出的庄重承诺。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载:2011年1月2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邀请了11位基层群众就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发表意见。温总理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为人民谋利益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广友 《江淮法治》2008,(15):56-57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使人大更有效地依法对政府实施监督,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评     
《中国监察》2012,(8):38-39
积极创造人民监督政府的条件在3月26日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一次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接受人民监督的必然性,"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6.
1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国家信访局,与上访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认真了解了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温总理强调,“要拓宽人民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政府,负责任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勇于面对群众的批评,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一番话从政府的角度阐明了畅通民意渠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大代表肩负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重任,更应像总理那样珍视民意诉求。  相似文献   

7.
去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关于尊严问题,我们理解是首先要使人民有地位,人民有了地位,就有了尊严。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31日上午主特召开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他指出,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是一项法定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坦诚地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报告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充分听取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要按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部署政府工作,使决策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批评政府",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律》2010,(5):1-1,55
温家宝总理近期在全国依法行政会议上指出,“规范权力运行,要靠法制和监督”。法制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依据。温总理说:“政府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要由法律来确定”;本届政府自上任伊始,即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央政府对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新事评点     
★政府工作报告称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务公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一席话令在场的中外记者动容。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各种角度的解读。在回答记者提到的政府工作和总理本人经常被网民“拍砖”批评的问题时,温总理说:“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报道,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温总理强调,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4.
多难兴邦     
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来到绵阳、德阳慰问受灾群众,视察抗震救灾工作。在绵阳灾区九洲帐篷学校,温家宝总理看望已经复课的师生,还仔细询问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在高三一班,温家宝总理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他说:“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有了你们,教育在继续,  相似文献   

15.
“犀利哥”,一个在搜索引擎里直线上升的热词、一个引爆网民评议热潮的网络现象、一位气质另类打动多国少女的“乞丐王子”……在全国“两会”时节,“犀利哥”的出现,抢走了不少眼球。然而,其风华背后是曾被隐藏的悲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那么像“犀利哥”这样的底层公民,怎样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即强化监督意识:通过监督及时发现“一府两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实反映人民群众对“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督促“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提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细化监督制度:常委会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督制度,以制度促监督,以监督促落实,不断增强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17.
长期存在的“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提法,在人大工作的实践中产生了某种错觉,以至于让一些人误以为“人大监督就是支持”、“找政府的问题就是不支持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法治》2013,(23):13-15
切实加强监督工作确保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中,人大监督是最具法律效力、最高层次的监督。因此,法治政府的建设与运行,不能缺少人大监督。一是政府要正确理解人大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2008,(18):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9月4日在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温家宝同志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地做好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真正向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放心账。  相似文献   

20.
“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中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在代表委员中引发持久热议。为何提出这样的要求?怎样真正“创造条件”?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形成“批评”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围绕一系列相关问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