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编辑部吹风     
自钱其琛副总理10月中旬就两岸“三通”发表谈话以来,“三通”又成为两岸的一个热点话题。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因此,尽管目前两岸的政治僵局还没有打破,我们仍然不遗余力地促进这一合作,并且申明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的经济合作。我们认为,两岸“三通”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完全可以由  相似文献   

2.
两岸“三通”一直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焦点问题。祖国大陆早在20多年前就提出两岸直接“三通”的主张,20多年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局部突破,但由于台湾当局给两岸通航设置了重重障碍,致使两岸直接“三通”至今无法完全实现。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不仅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而且对福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建民 《台声》2009,(3):18-19
2008年,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与发展,两岸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继续推动与扩大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尽快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为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创造条件,成为当前海峡两岸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越东 《两岸关系》2002,(11):10-11
长期以来,祖国大陆积极促进两岸直接“三通”,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两岸直接“三通”做好了一切准备。在两岸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局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担心两岸经贸关系趋于密切,始终以政治的手段来阻挠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其结果受到伤害的首先是台湾经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决策有三大失误:第一,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台湾当局认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将不利于其政治目标的追求,也把两岸“三通”作为两岸关  相似文献   

6.
促进直接三通,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文慧1979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直接“三通”的主张,至今已17年了。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需要,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埔编 《黄埔》2009,(1):1-1
2009年是海峡两岸关系进入“三通时代”的第一年,或可称之为“两岸三通元年”。从这个元年起,两岸人民的往来将十分便捷,仅就台商来说,早晨去上海开会,黄昏回台北吃晚饭的“两岸生活一日圈”已成为现实;两岸经贸的通道将更加顺畅,为业者节约大量运输时间和成本。三通为两岸经济带来的效益可以量化,而难以估算的是由此对两岸民众心与心、情与情的连通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8.
去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正式启航;11月,二次“陈江会”之后,两岸海运直航全面开放,两岸直肮包机大量增加,两岸“三通”的雏形已经显现。这是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两岸“三通”,尤其是两岸直航,对于台湾经济与产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岱 《人民政坛》2009,(2):20-21
利用两岸“三通”,实现“交流合作”新突破 厦门市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津等13名代表—— 利用海峡两岸“三通”实现新突破时机,进一步发挥“五缘”优势,制定出台《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完善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政策体系,建立两岸职业教育合作的机制,促进阂台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两岸“三通”形势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有逐步升温的趋势。尽早实现两岸“三通”已成为包括台湾工商界人士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广大台商在焦急地企盼着:两岸“三通”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11.
"腐败"分析与"教育恶化"的抑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该是公平公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理应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接受国民教育的合法权利。然而,当腐败渗进教育领域后,教育的公平公正被打破了。教育寻租,即为某些分管教育和学校的管理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假以各种手段谋取个人的种种好处。如,子女入学,学历与职称的评定等等。这些已构成了近年来广大群众对教育腐败不满的重要社会原因之一。教育寻租的表现形式及其来龙去脉究竟如何?本刊特邀4位专家对此进行理论分析,以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讨论。——主诗人:任建英  相似文献   

12.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理想化模式试图通过否定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 ,塑造理想的道德人 ,其结果造成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误区和对人的自主性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人”的主体活力 ,却又在许多方面造成道德价值观的失落与困惑。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是这一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阶段 ,其目标在于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肇始,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女性主义理论伴随着社会运动与女性运动几经沉浮,日趋成熟.本文将在有限的篇幅里以不同时期西方女性主义的主要理论关切为主线,对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力图勾勒出女性主义理论大体发展的脉络,以期对中国的女性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与社会流行的互惠、互利、互制给现行大众传播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尽快营造良好的大众传播环境,制造"绿色"社会流行氛围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及社会发展之必须。而提高全民审美情趣,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把握传播、流行主流是实现大众传播与社会流行健康和谐互动互补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我国情报主导警务改革近年来发展迅猛,江浙沪等地公安部门初步实现了跨区域信息共享,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信息高地已经崛起。相比之下,那些情报主导警务改革进程缓慢的区域慢慢成为信息洼地。如果把犯罪比喻成流水,它从信息高地向信息洼地流淌的趋势,会随着信息高地与信息洼地之间落差的逐渐加大而越来越明显。因此,全国各地公安部门保持良好的协作机制,东西支援、大小城市联手、城乡结合是促进我国情报主导警务改革均衡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实质是对“人”的认识,即关于“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是着眼于“人际利益”还是“人态利益”、是否照顾到“代际利益”、是否承认“自然价值”、是立足于“整体利益”还是“局部利益”、是从“眼前利益”出发还是从“长远利益”出发等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