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年来,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帮助这部分困难群众摆脱贫困,跟上全省人民奔小康的步伐,烟台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近几年来,烟台市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贫困群众的救助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作为“民心”工程来抓,针对贫困群众的不同状况,本着整体解决、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对传统的救济和扶贫工作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全市普遍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起…  相似文献   

2.
贫困落后村的希望所在杨培臻,刘丛杰贫困落后村的数量多少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1987年,烟台市共有农民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贫困落后村900多个,1990年减少到700多个,到目前只剩下304个。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70亿元(比1987年...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是实施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制度较早的市之一.目前,全市有城市低保对象14326人,农村低保对象20719人.但是,仍有6万多名生活水平略高于低保标准而处于相对贫困的群众,每年还有约3千多人因病因灾进入特困群体.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救济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娟红  龙卓舟 《求索》2005,(8):62-64
农村贫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基本生产条件的具备是农民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首要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救济问题,必须首先拯救农业,对农业实施救济,确保农民拥有基本的生产条件。科学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一个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农村由计划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稳步提高,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农民的生活已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跨越。但是,在边远的内陆地区,一些地方农村的生产仍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农民的生活还不能维持温饱。造成这些地区的贫困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的恶劣,生产方式的落后,市场信息的闭塞等等。然而,即使在这样贫困的地区,一些地方的腐败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也是这些地方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贫困的腐败”。 贫山瘠壤也有“硕鼠”为患 …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在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经验在于:将消除农村贫困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消除贫困;注重提升农民的能力,鼓励通过自助、自立摆脱贫困;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以保证各种消除农村贫困计划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鼓励多种力量参与消除农村贫困事业,让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外国资本、农民合作组织等都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是革命老区,全市建国前人党的党员共35104名,其中农民党员26941名,无任何补助的17400名。应该承认,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由于盐城经济力量不强,加上一些主观原因,许多人仍生活在贫困之中。盐城的同志认为,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是革命前辈,他们投身革命,作出的奉献多,不能忘了他们。理应给以关怀,给以帮助。关心、扶持农村的老党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此,盐城从1991开起,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农村老党吸福利基金会,基金会是互助式的D福利性组织,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88元,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距小康还有多远?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日前传出消息,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已经脱离贫困状态,进入温饱阶段。中国农民迄今已向小康生活迈进三分之二的里程。但是,剩余的三分之一里程却是弥足艰难的。在本世纪最后6年中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成果,把驻村入户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中共荆州市委在集中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机关联村、干部联户、带领群众致富的“两联一带”活动。截止目前,全市582个市直(县直)机关联村693个,15289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0,(1):54-54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经济形势面临重大挑战,一度出现农产品价格下滑、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衣户收入降低等现象。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通过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户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等举措,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阶层政治参与权利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农民阶层处于弱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权利贫困。而农民阶层权利贫困主要是指政治参与权利的缺失。农民阶层在具体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已经在客观上处于与其他阶层不对等的地位,致使农民阶层在实际生活中不处于政治权力中心核心区域,在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体系和相关的公共政策中影响有限。研究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的贫困与解困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切实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长治市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了一项新的惠民工程?——农村"文化低保"工程。该工程旨在解决全市贫困农村和贫困农民看书难、看戏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08,(5):I0001-I0002
海口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田园海口,都市农业”,着力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把推广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和推进节能减排的一项民生工程。至2007年底止,全市累计投资5817.5万元,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0.91万多户,大中型沼气池58个,联户型沼气池33个。  相似文献   

15.
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农村,在于中西部地区能否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997年,农...  相似文献   

16.
医疗救助     
《政策瞭望》2004,(1):35-36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意见>指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损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行医疗救助的制度.农村医疗救助从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中开始实施,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3,(3):92-92
王三秀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撰文为,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运作管理问题,直接制约着反贫困绩效的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当创新,而真正确立贫困农民反贫困的主体性地位则是创新之根本。贫困农民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贫困治理的观念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芙蓉 《湖湘论坛》2002,15(1):47-48
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是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当前研究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再提高问题,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收入下降,城乡居民之间生活质量差距扩大,令各级党政官员头疼。是什么症结阻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呢?1.思想观念陈旧。自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民增收的活力和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挖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从而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由于农民长期…  相似文献   

19.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自《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产煤地区农村贫困农民生活用煤问题的意见》(黔府办发〔2005〕44号)实施以来,各地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产煤县乡贫困农民生活用煤困难问题得到缓解。但由于一些地方煤炭生产布局调整滞后,煤炭市场价格和运费上涨等原因,目前部分产煤县乡贫困农民生活用煤仍然困难。为进一步妥善解决产煤县乡贫困农民生活用煤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各地人民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  相似文献   

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虽然在甘肃全省范围内已经建立,但在农村低保运行过程中还存着低保覆盖面窄、补偿标准低、救助资金少、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按照保障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强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维护农村贫困居民基本生存权,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