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体制的初步创立与实践、畸形发展、复归与顺利发展等三个历史阶段。这对于准确认识农民政治参与及其制度化的特点以及规律,进一步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科学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手段性参与,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形式多样化、过程无序化、趋势扩大化的特点,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社会利益分化。另外,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基层政府行为不规范、熟人社会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及农民自身素质不高也是引发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消除熟人社会的不利影响,培育新型农民以使农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石,农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政治参与对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农民的政治参与不成熟,则会对我国的民主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政府与村民博弈的非均衡性,农民政治参与动机的自利性,村民的政治参与的非制度化,是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失的主要根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并深化基层的政权改革,加强农民的政治素养教育,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日渐增强,政治参与活动不断增多。但是,农民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往往诉诸失范、无序甚至违法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这严重影响到农村的政治稳定乃至整个国家的社会安定。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成因,探讨实现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基本路径,以提高其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表明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可喜进步。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政治参与中出现了一些非制度化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乡村政治体系制度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政治现象是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其中在社会利益分化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正当利益受到损害;农民经济基础的薄弱;农民制度内参与的渠道缺失;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是引发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重要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完善农民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健全农民利益补偿机制,以使农民政治参与走上制度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政治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而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集团。农民因其经济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的限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缺少掷地有声的代言人,造成民主建设的不平衡。基于农民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组建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利益集团,无论是在组织层面、公共管理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上,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若要使农业利益集团真正地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在指导思想和组织性质上给予合理的定位,健全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以引导农民由非制度化参与转为制度化参与,发展政府与农业利益集团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加强农村的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参政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民有序参与政治与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两者是本质上的同一。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引导和规范农民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自主、理性、合法地参与政治生活。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形成推进农民有序参与的合力、疏通和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并且加强政治参与的法制建设是农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在对其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促成农民从非制度化转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政治参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参与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制度、经济、农民自身素质和组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着非制度化参与呈上升趋势、政治冷漠现象、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环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健全参与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夯实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素质 ,优化农民政治心理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增强农民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一种隐性的权力。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切入,采用模型方法,借鉴亨廷顿的社会挫折导致政治不稳定假设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产生和运行规律,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是其作为参政党最重要的职能体现,参政是指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中的实际领导职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而议政则是对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调研,发表议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在现有政党体制中的权力分享和运作过程,也是其政治参与的具体表现,参政相对于议政而言更具有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化政治参与在一定意义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政治稳定的平衡点,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正确解决政治参与主体和参与环境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化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有利于建设政治文明,同时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治背景下流动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农民是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阶层,考察流动农民阶层的政治参与状况,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其政治参与权利日趋边缘化。如何将一个为数庞大的阶层的变化了的政治参与意愿通过制度化的办法予以满足,是政府必然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流动农民的政治参与,为流动农民的权益保护创造平等的政治环境;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清除流动农民政治参与的体制性障碍;改革现行的就业制度,促进流动农民市民化;提高流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流动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即时广泛交往、学习型社会支撑、现代人格开发、社情民意表达四大新平台;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发生了接受的主体性、手段的丰富性、时空的超越性、参与的社会性等重大变化;通过积极建构社会化工作平台,营造优良的网络虚拟社区文化,建立网络伦理导向机制,建设强有力的网络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把握时代新机遇,开拓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全部政体中,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机制等为其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和执政文明建设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执政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理应建立在公民有序、有效、有利的政治参与基础上,这样的政治生态,恰恰是文明执政和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尺。执政文明建设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应从意识建设、制度建设、行为实践等方面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t present, Zhejiang merch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have aroused wide atten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empirical survey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Zhejiang merchants, and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xternal incen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Zhejiang merchants is initially for their own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but later their political purpose, public welfar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come strong and clear. Among the external incentive factor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Zhejiang merchants, the institutional encouragement affects most, followed by social encouragement and benefit encour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 merch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following two suggestions for their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e put forward: they should be guided to correctly treat the impacts of their gaining benefits on their political behavior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of Zhejiang merchant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participation channel should be open with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实施主渠道的特定性、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互动性、政治社会化环境的变动性等特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知识、方向、情感和能力社会化四个方面。大学生政治社会过程存在“大学生接受正规政治系统影响的主动性不强”、“大学生继承创新主流政治文化的能力不够”、“政治行为能力不足”等障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社会化基础的脆弱、消极的政治态度定势、思维方式的缺陷等。比较政治制度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政治素质、有助力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有助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