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能量。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依附于人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正确认识民俗文化的优秀价值和重要作用,充分发掘民俗文化在农村文化中的精髓,继承与发展民俗文化,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蒲妍如 《学理论》2012,(12):63-64
已不存在实体的天桥却成了老北京市井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这本书通过被访谈者的口述史向我们展示了天桥所具有的文化象征,一个失去的天桥便在记忆中重现;而进行访谈让记忆重现的过程是调查者与合作者相互建构的心灵自白,在这心灵体验的基础上塑造了一个学术型的天桥。这使得天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3.
道日娜 《学理论》2015,(8):76-77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发展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分析蒙古族发展中的饮食、住房与交通、婚丧嫁娶等几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得出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嫁娶对当代的启示如下:大力弘扬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培养出高素质蒙古族文化人才;大力研究蒙古族的民俗文化,促进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晓玲  屈吉平 《学理论》2010,(11):153-154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民俗文化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轨迹,其源远流长,来自民间,源于生活,挖掘、搜集、整理、研究、弘扬民俗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要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5.
天桥街道是北京典型的南城老旧城区,市政基础条件差,平房大杂院多,平民百姓聚居,贫困人口、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占有较大比例。但这片土地却积淀了享誉中外的天桥民俗文化底蕴,培育了淳朴厚道的民情民风和乐于助人的道德传统,孕育了有利于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人文基础。我街道的志愿服务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湖湘民俗文化蕴涌绵延于湖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承载着浓郁的湖南人精神。将优秀的湖湘民俗文化引入青年女犯的德育教育中,发挥其所蕴含的巨大文化资源对于青年女犯改造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实现"以文化人"、"文化兴监",推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北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其中有很多有待动画创作者发掘和开发的民族民俗资源。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继承为起点,以创新为推动力。发展东北特色动画产业,也就是发展属于东北的文化产业,培育我们的文化品牌,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推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大宋王朝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到赵随陆秀夫跳海自杀历时三百余年,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占有的地位,史学泰斗陈寅恪对宋代文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的繁荣主要是对前代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开明的文化政策,宋代北方移民主要是在靖康之乱以后的南宋时期,迁动到南方的人口数量较大,对南宋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思念家乡的民俗文化,北宋移民的南迁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民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杨军 《学理论》2012,(32):165-166
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延续的重要途径,华县皮影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促进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是我们当代的责任,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传承这种优秀的民俗文化新的出路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皮影自身的品牌塑造和市场宣传;实现皮影的资质型向资金型转化。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地区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沉积和浓缩了区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大兴安岭人的生态文化精神,作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当下,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旅游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有必要关注民俗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的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而将冷文化、夜文化、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作为“三位一体”的基点与策略,增加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的区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姜军锋 《民主》2006,(6):19-20
民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座宝库,科学地开发民俗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山东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胶东渔家民俗、鲁中平原农耕民俗、泰沂山地民俗、鲁西运河文化民俗、黄河入海口生态民俗,各具特色;鲁菜、特别是胶东海鲜,风靡黄河南北,是中国四大菜系中影响最大的一系;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鄄城织锦、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穆李村面塑等民间工艺,上百个品种,争奇斗妍,由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民间艺术之乡就有23个。应当说,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山东起步较早,潍坊安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涉及到众多的社会民俗文化事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文化界人士认为,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和物质财富。传统民俗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观念、审美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是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和丰厚土壤。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文化行为。在人类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把文化发展的思路调整到确保社会全面、均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上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让人的个性发展和精神成长也能够可持续。因此,文化战略应该突出综合性发展、超越式发展和大开放发展的思路,竭力进行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当代价值的开发,探索民族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繁荣发展文化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革命文化遗存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生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文化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产业有其特殊的国家背景,其有效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面对全球化冲击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可以从均衡城乡民俗文化产业生产投入和市场销售,开拓民俗文化产业生产多元业态模式,提高民俗文化产业对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使用率,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市场日常消费经营的多种渠道等方面着手,挖掘促进民俗文化产业深度发展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宇菲 《学理论》2010,(12):142-143
流传在甘肃岷县的湫神崇拜是一多层面的民俗文化现象,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对其进行研究,从社会功能、进化和象征性的角度阐释其中崇拜对象的神化过程、神灵意念、祭祀形式等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8,(1)
正【提案背景】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正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加快流失。民俗博物馆是保护、宣传、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民俗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就目前情况看,民俗博物馆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民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金江莲 《学理论》2012,(25):145-146
分析了哈尔滨市朝鲜族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临的挑战,论述了民俗博物馆在保护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创新民俗博物馆工作方式,积极主动地调查、征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有形遗产,完善文物信息;抓紧开展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工作;有效利用现有馆藏特色资料和优势,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对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整理与保护,弘扬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打出哈尔滨市独特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2)
道公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其在壮族聚居区传播和流行以来,其理论旨趣也几经变迁。从文化生态视角来看,广西壮族道公文化的理论旨趣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这几个阶段:宗教实践文化主旨阶段、民风民俗文化主旨阶段、原生态文化保护主旨阶段。研究广西壮族道公文化不同阶段理论旨趣的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广西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郁大海 《学理论》2010,(14):16-17,158
乡土社会衍生传承了各具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形态,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魅力特质,是乡土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是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文化割裂和文化体制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从加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制度供给和培育新的乡土文化入手,重构乡村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