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法律语言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应相异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语言铁定原则是准确性,而法律语言又常用一些模糊词语而呈现模糊特性.本文通过对模糊词语和精确词语相应相异的分析,以阐明模糊词语的使用和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准确和庄重是法律语言的基本特色。为此,对法律语言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也要善于运用模糊修辞和积极修辞手法,使所表述的内容规范严谨、准确鲜明、精炼简洁,以达到最佳效果,体现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法律语言作为自然语言的变体之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但由于语言和法律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法律语言无法避免地具有模糊性,而该模糊性不但不影响法律的准确性,在特定情况下反而有利于弥补法律的空白。我们在翻译这些模糊词语时可以采用直译、增译、省译和变通译法等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法律语言学在欧美率先兴起之后,关于法律中模糊语言的运用的讨论就一直持续。所谓的法律模糊语言,主要是指运用一些概括的,或是概念的界定模糊的词语来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以提高法律语言的交际效果的修辞方法。而模糊语言极易成为歧视或不平等的栖身之所。一、法律修辞中的性别歧视。在人类的历史上,妇女就一直处于一个备受歧视的不平等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文明的进步,妇女才逐渐在自我的性别意识上开始觉醒,开始把自己看作独立的社会个体而不是依附男人而存在的,同时,也开始了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列宁曾经预言:二十世纪将出现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更大潮流。战后,世界范围内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列宁预见的正确性。为了顺应这种科学发展的特点,美国学者查德在研究模糊数学的过程中,创立了一门崭新的学科——模糊语言学。模糊不是含混不清,不是模棱两可,而是具有一定的质和量的范围规定,它的含义虽不十分确定,但具有概括性和伸缩性的特征。法律学中的模糊规范,是由一系列“模糊语言”即模糊词语构成的。一般说来,法律规范应力求附确具体,但如果有些法律条文过于具体,过于“明确”,就反而限制了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广泛应用性。正因如此,“模糊词语”在立法上,就有了“用武之地”。它既可以避免法律条文规定得过死的现象,又可保证其灵活性,从而达到立法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法律及其实践的纽带,法律法规及重要的法律事实都由语言传递。复杂的法律术语、模糊的法律语言、法律语言在交流中的变异等因素成为法律语言交流和沟通中的干扰,正确面对无法克服的干扰,对可以克服的干扰需要语义学、法哲学和司法人员的法律道德素养的综合性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论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文书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文书 ,它是根据法律规定而制作的 ,与一般文书有很大的区别。对其制作法律上有严格的要求 ,并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 ,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许多特点。从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要求看 ,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词语的法律含义必须准确 ;二是词语的解释必须精确具体 ;三是使用的语言必须规范 ;四是语言的格调要求质朴平实 ;五是要求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文章围绕上述几个特点 ,对司法文书制作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和本质要求。在公文语言中准确选词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六种:一要认真区别词语的理性义;二要严格区分词义色彩方面的差别;三要注意模糊词语和精确词语的选用;四要消除因多义词、多义词组造成语句中有关成份间的语法关系不明的现象;五是数字表述语要力求准确;六要使用规范的简称。  相似文献   

9.
司法文书不仅要大量使用精确词语,有时还必须适当选用模糊词语。选用模糊词语也是达到精确表意的重要手段。只有了解模糊词语的成因,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用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避免乱用模糊词语。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平常交际所运用的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概念的外延都没有精确的边缘,这就是所谓语言的模糊性。如:高、矮;早、晚;红、绿等词语,其中,‘漓”和“矮”是一对反义词,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漓”究竟多高,“矮”又矮到何程度,无从具体化,说明它们都具有模糊性。在语言交际中,掌握模糊语的知识和使用,可以使口语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模糊语的由来模糊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科学,产生于七十年代中期,源于1965年美国学者LA·扎德的论文(模糊集》。语言为什么会有模糊性呢?扎德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  相似文献   

11.
法律英语是一门有别于普通英语的工具性语言。作为一门法律习惯语言,法律英语在语法、词汇、逻辑上均有其自身的特点。法律英语词汇具有正式性、大量借用外来词汇、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并用以及近义词或同义词重复等五个方面特点。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法律英语,更好地实现法律法规的移植,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法律语言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中。在法庭活动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庭审的不同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目的,会选择使用语用模糊。法庭话语中的语用模糊有多种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间接应答、回避、指称等。法律模糊性的真正的消除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来完成。作为庭审主导者的法官会利用话语权力适时控制模糊性的出现与增强,使庭审活动朝着确定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法律文书语体的法律词汇、有法律未用词语、兼有通用义的法律词语、古代法律词语、移植外国的法律词语。  相似文献   

14.
法律英语词源主要由古英语、中古英语的古词语、法语和拉丁语构成。文章通过引用丰富的例证对外来词、古体词、法律术语以及同义词的并用及模糊词的使用的分析,探讨了法律英语词汇具有保守、神圣、庄重、精确、严谨、正式、稳定及权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法律语言与语词对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语言既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严密性, 又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与抽象性。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某些法律语词缺乏相应的“语词对象”,因而形成了法律语言的模糊与抽象。这是在司法实践中造成歧解的主要因素。法律语言表意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由自然语言的本质决定的。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中,人们尽最大可能寻求精确的表述,使法律语言中缺乏“语词对象”的语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对法律的理解和实施确当无误  相似文献   

16.
公安查问笔录在对口头陈述的客观记录中,蕴含着多种形式的语言转换,包括生活口语向法律书面语、歧义语言向准确语言、病语病句向规范语言、确切语言向模糊语言、粗俗语言向委婉语言、态势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转换。语言转换在笔录中的准确运用,不仅能使笔录更准确庄重、简洁通顺、完整齐全,而且能更正确地阐述笔录的法律意义,是准确发挥笔录证据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法律语言风格特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智 《工会论坛》2004,10(5):100-101
作为法律的载体 ,法律语言必须以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述法的内容。由其交际领域、交际目的、交际对象所决定 ,由法律本身的强制性、权威性、严肃性所要求 ,法律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即准确、庄重、严谨、平实。而这些特点又是在确切与模糊、庄重文雅与平易通俗、繁复周密与简洁明快、规范质朴与艺术审美等对立统一体中辩证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客观、普遍地存在着。文章分析了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的具体体现,指出模糊语在民法文本中频繁出现是由于民事法律现象的复杂多变、认识能力的局限及法律语言自身的特性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讯问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用语,有严肃性、强制性、适应性、冲突性、技巧性等自身的特征。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侦查人员在讯问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语言类型。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涉及到数据讯问时,以及在讯问过程中直接使用证据时应当使用精确语言。讯问中涉及到侦查秘密和某些情报,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案件的时间、地点等的讯问,以及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时需要使用模糊语言,在使用模糊语言时必须保证讯问的合法性,必须掌握一定的证据,必须选择准确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法语言问题源于社会变迁、语汇移植、汉语改革等诸多因素。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学者重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促成法学界和法律界的用词准确和用语准确,进而使我们的法律和法制更准确地使用相关的概念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