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踏入陕北定边县,纵目望去,是一片片贫瘠荒凉的风沙滩。风沙滩上,触目可见的,就是耸立其间的一台台被漆成桔黄色的抽油机。"当地的老乡说,看到抽油机,他们就联想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是把这些抽油机竖起来的人,一个让地下宝藏变成父老乡亲口袋里的票子的人,一个从村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国企“领头雁的人,一个黄土地上的传奇人物!"这就是张林森。一个拥有资产18亿元、年原油产能50万吨、上缴税费占定边全县财政收入80%以上的石油钻采公司的总经理,一个不满52岁、党龄却有33年的“老”党员。19岁入党、22岁就挑起党支部书记重担…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刘桥一矿五楼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由该矿举办的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钟论坛”,吸引了基层单位党支部书记、车间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以及政工部门负责人共100多人的积极参与。 近年来,这个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一名人民代表,要当就要当出一个样来。”这是连任三届嘉鱼县人大代表的潘家湾镇九湾村党支部书记卢其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近十年来,他把一个集体亏损27万多元的后进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积累达20多万元,2001年人均纯收入达2600多元,全村402户平均存款万元以上的有337户。  相似文献   

4.
1 5年歌曾荣获国家二级企业称号的 临湘氮肥厂,因百种原因,企业经济 效益一度滑入谷底,累计亏损1782万元,欠 帐2000万元,欠银行利息达600万元,企业 前景堪忧。为挽救该厂,龚胜保临难受命,由 副厂长提拔担任厂长、书记。他上任后,即走 出“三步棋”:第一步棋,清收清欠,清产核资, 摸清家底,盘活资金。第二步棋,转变机制,首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张代表的带动和指导,我种植的4亩大棚早熟蔬菜怎么也赚不到3万元。”近日,说起今年的收入,岑巩县大有乡腊恰贩村村民张以善高兴地说,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腊恰贩村党支部书记张能贵在大旱之年,组织30余户群众发展大棚早熟蔬菜近200亩,并达成了与黔东戒毒所长期供菜协议,年创产值150万元,使普通土变成“万元土”,他被群众誉为“履职潮人”。  相似文献   

6.
红塔集团 《创造》2016,(9):65-69
在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卷包二车间,有这样的一位班组长.他当过十年的团支部书记,当过十五年的班组长,在生产一线一千就是二十年,从年轻时的帅小伙成长为成熟的基层班组管理人员.他,就是红塔集团的优秀班组长,卷包二车间软甲班组的史林松,班组里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史帅”.  相似文献   

7.
在枣阳市资山镇,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任村支部书记十年未领一分钱工资,却从家中拿出3000多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在他的带领下,十年发展村组企业21家,开发多种经营基地2500亩;村党支部被枣阳市委授予"红旗党支部"称号;他廉洁奉公的事迹在资山镇广为流传。他就是枣阳市三届人大代表——资山镇资山村党支部书记张长顺。"村办企业产值不过500万、利税不过50万,我不领工资"。从1988年就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张长顺没领一分钱工资,他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发展村办企业上。如今,虽然村里办起了化工厂、米面综合加工厂、家具厂、铁犁厂、油厂,有了200多亩已投产的桔园和2000多亩的板栗,村办企业产值早过了500万,可领工资的诺言却没兑现。直到现在,未领的工资和他个人为集体垫付的水费、电费,仍有12000多元。  相似文献   

8.
蒲析市橡胶制品总厂始建于乡镇企业大潮涌起的1984年,现有干部职1180人,固定资产285万元。建厂之初,由于缺乏生产技术,以生产橡胶杂件为主,苦无当家产品,艰难地度过了6个春秋,至1990年底,累计亏损60.5万元,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1988年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陈桂林,面对找他要饭吃的54名工人和前来要债的债主,痛感必须引进新技术,开发新的项目。1990年以来,他带领全厂依靠科学技术,以开发拳头产品为起点,快速技改上规模,强化管理促效益,活化经销占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翻番,继1991年至1993年连续四年…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风景名胜区石人山下,新近出现了一个“建议大王”。他就是鲁山县十二届人大代表、尧山镇四道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树明。2/25和1/5 2005年3月,鲁山县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290名县人大代表向  相似文献   

10.
双峰县走马街镇塘星村,经济基础薄弱,3年前人均年纯收入不足600元。1992年共产党员、县教师进修学校原党支部书记王祖锡退休回村,怀着改变家乡后进面貌的雄心,多次谢绝外单位的高薪聘请,积极帮助村党支部探讨富民之路。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积极努力下,这个村相继建成了年产为2.2万吨的特种水泥厂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厂。  相似文献   

11.
<正>“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年可分红4000元,还可以参与养殖管理,收入够日常开支了。”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龙心养殖场管理员樊双源一边给鹅喂饲料,一边向笔者算起了收入账。樊双源腿脚不方便,没资金没技术,对脱贫缺乏信心。2015年,龙利村党支部书记樊鹏智牵头成立“龙利村龙心养殖合作社”后,帮他定制了“带资入股合作社+养鹅务工增收入”的脱贫“套餐”,帮助他鼓起了战胜贫困的勇气。近年来,忻城县立足实际,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以党支部为核心,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2.
他刚毅厚道,是个军人出身的硬汉.却有着“母亲”般的情与爱。他“比爸爸还好”、“比儿子还亲”。他就是河南省鹤壁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春。 2002年春天,赵春任市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就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对职工进行政治,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敬业精神。一段时间后,福利院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变,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初以来,我们在全区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开展了“千标百旗”活动。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农村党支部书记使命感的一项好方法。什么是“千标百旗”活动?就是在我区334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首先使1000名  相似文献   

14.
角色迷失带来“常见病”第二炮兵某旅有一指导员,有着多年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2007年10月,上级机关抽调他到一个临时单位任党支部书记,面对这项重大施工任务,这位指导员很想干出成绩,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增光添彩、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工程还没开工,来自10多个单位的官兵就“各自为战”;开工后,“各自为战”的情况更为严重。常常让他有劲无处使,不仅影响到了他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让他从一名党支部书记变成了一名带队干活的普通干部,因为“领导不力”,工程延期了15天才完工,为此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上级的批评,而且还挨了处分。  相似文献   

15.
同煤集团晋化宫矿党委在党建工作中,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注重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旗帜鲜明地服务于矿山的经济建设和员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取得了矿山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建设的三丰收。自2000年以来,晋华宫矿原煤产量连续五年以50万吨左右的幅度递增,五年累计超计划250万吨。特别是去年,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超计划55万吨,安全生产煤炭410万吨,第二次突破了400万吨大关,实现利润6340万元,同比增盈4105万元。旗帜鲜明保先进“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一个堡垒”。晋华矿党委为了使旗帜更鲜明、…  相似文献   

16.
扶绥县东门糖厂是 1987年建厂的国有中型企业 ,固定资产 2 .7亿元 ,日榨能力 45 0 0吨。 1995年以来 ,连续三个榨季亏损 ,累计亏损额 310 0万元 ,是南宁地区亏损大户之一 ,资产负债率达到 86% ,成为濒临破产的企业。 1997年 12月 ,厂领导班子调整后 ,我们根据区党委、政府的部署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98/ 99榨季 ,压榨原料蔗 5 6.5 5万吨 ,比上个榨季多榨 4.85万吨 ;产糖 6.93万吨 ,比上榨季多 1.5 2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 180 62万元 ;实现税金总额 2 30 0万元 ,实现利润 70 0万元。我们厂 98/ 99榨季能够在糖…  相似文献   

17.
杨再远 《当代广西》2008,(22):29-29
一种责任,一腔真情,支撑他在村干部这个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21年,连续六届高票当选,被村民称为地地道道的“老党”,他带领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陋俗迈向文明,让村庄从落后荣升先进。他,就是宜州市庆远镇畔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韦善敏。  相似文献   

18.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羡慕的殊荣,看上去,相貌平平,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凡了。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他,却赢得了全乡2万多人民的交口称赞。人们亲切地把他比作春蚕,比作红烛,赞誉他“身在基层,志存高远”。他,就是株洲县马家河乡副乡长、聘用制干部刘志高。 1987年2月,担任着群丰乡新文村党支部书记的  相似文献   

19.
在鄂西南土家山寨有一位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代表,他就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第五届人大代表、采花乡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向富。搞调整,“听向代表的没错”早在1984年,宋家河村的村民就将高中毕业、任民兵连长的向富推上了村主任的位置,因为他踏实,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群众信任他。在村主任、村支书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9年。到2003  相似文献   

20.
在宁明县那楠乡逢留村的村庄里,人们时常看到一个瘦小精干的青年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该村的党支部书记陆福高。1995年,陆福高从南地农经干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南宁某汽车配件公司,成为财务助理。然而,身处繁华的大都市,心里却放不下那份对大山里父老乡亲们的牵挂,1997年,他放弃让多少山里人羡慕的工作,毅然回到生养他的大山,任逢留村委会文书,2002年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自从担任党支部职务后,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走村串寨,为群众办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