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人曾感慨:"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其实,感慨的很大一部分指向的是世间目渐缺乏的大师品格。大师之品格,在于内修人格、外树德行;大师之品格,在于有独立之精神、有自由之思想;大师之品格,突出表现在其对人文的关注和经世致用的情怀。如果把企业比作"大师",那么这样的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呢?创业50多年来,红塔集团矢志不渝地坚守着最初的信念、坚守着制烟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我们历经了深刻的制度变迁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迎来云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云南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向受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因素约束的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已经由单纯追求总量增长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和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经营方式,向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这标志着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庄园经济,是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新标志,是云南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3.
正8月中旬,云南的烟叶又熟了。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带着他的"云南庄园经济"课题组,来到了玉溪庄园凤窝园。在赵鸭桥院长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看来,玉溪庄园凤窝园建园时间长、成果丰富、经验新颖。玉溪庄园凤窝园距离玉溪市峨山县城35公里,现有61户223人,是一个以烤烟种植为主要收入的典型彝族乡。2008年红塔集团选址凤窝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庄园有机种植制度形成,标准和控制体系健全,  相似文献   
4.
正探索和发展云南庄园经济,凤窝样本意义重大,内容丰富。为丰富人们对庄园经济的认识,总结新经验,推介新模式,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组织专家团成立课题组,以玉溪庄园凤窝园为样本,进行庄园经济专题研究。通过田间调查、人户访问、村民座谈、台账查询、取样检测、数据分析等,对凤窝样本进行深度剖析,并在"云南庄园经济发展论坛"上做了"关于云南庄园经济玉溪庄园样本"的报告,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  相似文献   
5.
红塔集团 《创造》2013,(9):74-81
上世纪80年代,人们都还"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十年时光流转,大气污染、资源短缺,各种残酷的生态现实摆在人们面前,生存空间、食品安全等健康问题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对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当中,"有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前,购买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6.
红塔集团 《创造》2016,(9):78-79
优质原料是卷烟工业的战略资源,更是品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红塔集团原料队伍用满腔的热情、辛勤的汗水和“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精神为原料保障上水平保驾护航,红塔集团原料部烟叶质检班组长李家志就是其中的一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7.
红塔集团 《创造》2016,(9):70-71
独木不成林,一人难成事;风雨同舟济,众志万事成.即使自己是一棵傲然挺立的青松,也应该明白:一枝独秀不算英雄,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只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该懂得:一船独伫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力量.积极向上的他们,带动了玉溪卷烟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路向前;团结协作的他们,促进了玉溪卷烟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他们就是玉溪卷烟厂安全生产管理班组长叶明和他的同事.  相似文献   
8.
正有些人,注定与身处的时代和民族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荣誉等身,却依然拼搏不止;他们功成名就,却始终心忧天下。他们爱那方生养了他们的土地,爱那个培育了他们的民族。他们是时代的歌者,经世致用,苟利国家;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临难不惧,初心不改。他们身上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体内流淌着民族的气血。他们有一个深沉而响亮的名字——大师。  相似文献   
9.
正"立身求作万矢的,著论当为百世师。"这是梁启超在学术上的追求。作为曾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位大师,梁启超在探求中国社会改良道路之外,在治学为师方面同样辉耀后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人生最后的36年间,每年平均写作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其思想、文风对中国近世之文化走向启迪  相似文献   
10.
正"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1929年,史学大师陈寅恪为国学大师王国维作纪念碑铭,其中深刻阐述了作为士人学者应有的傲然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情殷殷,其言切切,大师之范,令人仰佩;大师之格,令人动容。穿越岁月长河,如今,这句箴言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