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者通过对一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以及行政诉讼应诉案件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有效地、规范地处理食物中毒和行政应诉。  相似文献   

2.
林榕 《经济与法》2001,(6):22-22
1999年5月14日,余丹榕等十二名幼儿在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幼儿园就餐后引起食物中毒,经医院诊断与卫生防疫部门鉴定其食物中毒系食用幼儿园含有宋氏志贺代菌的食物引起,属食源性菌痢暴发流行。余丹榕等十二人食物中毒后到三明市第一医院急救,采取了观察与治疗,合计观察88天,花费医疗费用5531.44元。因余丹榕等十二人参加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幼儿团体平安保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分析,对本起案件中当事人退还钱款后是否存在违法所得、食物中毒违法所得数额、货值金额的认定,依据现行法律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中污染食品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一起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处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物中毒处罚的适用和可操作性。方法对一起建筑工地食堂食物中毒案例处罚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当前缺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的司法解释,缺乏对"货值金额"等名词的定义,以及缺乏规范性文件对个别条款的补充。结论建议及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及司法解释,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有效遏制违法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5.
黄天德 《法医学杂志》2001,17(4):238-238,241
氯化钡中毒并致死亡的报道较为少见,本文收集1例群体性食物中毒检案,谈谈对氯化钡中毒的法医学鉴定。1案例1.1案情某年5月6日晚,某个体商贩将售余的4kg左右的焦黄褐色豆腐干放入盛有冷水及少许工业盐的容器中,致使7日和8日9户人家共22人食用自此个体商贩摊点购买的豆腐干后,5人因食入量少未出现中毒症状,17人出现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四肢发麻、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其中一人经救治无效死亡,其余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症状明显缓解消失。中毒者男9人,女8人。年龄最小1岁8个月,最大73岁。中毒潜伏期:最…  相似文献   

6.
浅谈食物中毒患者的病例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病例定义是国际通用的食源性疾病基本调查步骤,在我国由于没有食物中毒患者病例定义的确定原则,目前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各部门、不同的卫生工作者掌握的尺度、方法也不同,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怀云 《法医学杂志》1995,11(3):137-137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死亡1例邓怀云(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岳阳414000)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引起死亡在法医检案中极少见,也极少见报道,笔者在办案中遇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某福利院从个体商贩进加奶多维淮山米粉及全脂营养奶粉,先后喂养32名儿童。...  相似文献   

8.
《法治纵横》2013,(15):63-63
本刊乌苏讯 通讯员 樊玉婷 何玮霖 7月5日,乌苏劳教所、戒毒所开展食物中毒预案演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检查策略。 方法 结合一起发生的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案例 ,应用流行病学和简易急性动物试验等方法 ,对导致中毒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与判定。 结果 中毒案例的暴露时间为早餐时 ,平均潜伏期为 4 7.84分。中毒反应以神经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为主。依病例的客观特征分层对其食谱分析 ,筛选出水煮豆腐是本次中毒的可疑食物。 7种剩余食物进行的急性动物试验中发现 ,水煮豆腐的小白鼠灌注量与中毒反应呈剂量反应关系 ,半数致死剂量为LD5 0 =1.68mg/ g。气相色谱 - -质谱仪分析确定水煮豆腐中的毒性性质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结论 本案通过采用症状分析、急性动物实验和毒物分析测定方法确定了一起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中毒原因。这种检查策略有助于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及其它突发中毒事件的性质判定。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利川市一村民家中举办丧宴发生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测情况和结果判定情况,并通过对这起家宴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五点思考意见:1、农村家宴的若干突出问题和食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2、对农村家宴食品的监管缺乏法律依据,致使监管困难;3、对农村家宴的食品安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予以克服;4、农村家宴的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解决的办法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制订相应的法规;二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引导工作;三是落实监管责任制,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检查策略。方法 结合一起发生的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案例,应用流行病学和简易急性动物试验等方法,对导致中毒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与判定。结果 中毒案例的暴露时间为早餐时,平均潜伏期为47.84分。中毒反应以神经症状和消化道症状为主。依病例的客观特征分层对其食谱分析,筛选出水煮豆腐是本次中毒的可凝食物。7种剩余食物进行的急性动物试验中发现,水煮豆腐的小白鼠灌注量与中毒反应呈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剂量为LD50=1.68mg/g。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确定水煮豆腐中的毒性性质为四次甲基二砚四胺。结论 本案通过采用症状分析、急性动物实验和毒物分析测定方法确定了一起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的中毒原因。这种检查策略有助于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及其它突发中毒事件的性质判定。  相似文献   

12.
校园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很大。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相似文献   

13.
江曦 《检察风云》2010,(14):41-43
2009年11月10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了一位"食物中毒"的女病人。医生发现,女病人食物中毒的疑点很多,而且像是慢性中毒,此事多有蹊跷,遂拨打110报警。虎丘狮山派出所民警细致调查后,揭开一个惊天阴谋——为了离婚后独占房产,身为外企高级白领的丈夫,竟然试图用甘甜的蜂蜜,将妻子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  相似文献   

14.
1991年6月8日、10日,某县某镇赵庄等村四户农民操办婚事、丧事中发生了集体性食物中毒,经某县卫生防疫站调查认定:食物中毒是因为受害人食用刘某所开个体肉联厂出售的病死牛肉引起的。同时,受害人向县卫生防疫站提出要求致害人刘某赔偿损失。故某县卫生防疫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相似文献   

15.
1.案情简介:1991年1月19日,南宁市郊区某糖烟酒购销部将200公斤超过保存期限的变质果冻,未做任何处理其将倾倒在公路边。某学校的97名小学生路过捡食后,有26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经市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查实为食物中毒,但未予行政处罚。2.案例评析:对这样一起因处置变质食品不当,致人食物中毒案如何处理,值得商榷。该购销部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应当承担,又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呢?由于此案情况特殊,在处理上有不同观点。笔者抛砖引玉,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赵某,男,43岁。2005年10月7日下午至8日食用购买的熟食碎猪肉3次,9日出现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到卫生室就诊,下午病情加重,于10月10日凌晨死亡。食用来源相同碎猪肉的家人(妻子、女儿)均住院治疗,同村出现类似症状的共31人,较重的13人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其余病情较轻,在村卫生室用药治疗。经初查及临床症状分析,认为可能与食物中毒有关,怀疑为食入混有甲状腺的碎猪肉引起中毒及死亡。1.2检验尸体检验未见任何损伤。病理学检查见肺淤血,脑水肿,肠肌痉挛,肠上皮自溶,肾脏、胰腺轻度自溶…  相似文献   

17.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和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6月17日同时在北京启动,其中食品安全法体系发展与完善成为最热的话题.消息人士告诉笔者,《食品安全法》修订将有"两大突破". 一是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现行《食品安全法》未要求,食品企业必须参加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食品安全责任险是由食品流通领域经营企业投保并缴纳保险费,主要承担食品销售企业由于疏忽和过失致使消费者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或者食品中有异物,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8.
鉴定人制度是由鉴定人的概念、地位、资格、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构成的制度体系。一个科学公正的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正确运用不仅依赖于科学的鉴定体制、鉴定客体以及鉴定设备、鉴定技术、鉴定方法等因素,更依赖于鉴定人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虽同属大陆法系,但在鉴定制度方面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就台湾地区刑事鉴定人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司法鉴定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鉴定分歧存在的危害说起,分析了鉴定分歧产生的原因,论述了终局鉴定制度在消除鉴定分歧方面上的缺陷,认为该制度并不是一个理想选择,提出要完善诸如鉴定人、鉴定标准、鉴定程序、鉴定体制等相关制度,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鉴定分歧。  相似文献   

20.
司法鉴定基本理论之再检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建成  吴江 《法学论坛》2002,17(5):84-92
司法鉴定应当具有主体特殊性、对象专门性、启动被动性和结果科学性四个基本特征 ,为此 ,建立鉴定人资格确认和审查制度十分必要 ;限定鉴定对象的范围也应成为鉴定制度的要素。强调鉴定程序启动的被动性有利于保持鉴定的中立性 ,并划清鉴定权和司法权的界限 ;强调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则有利于确定鉴定的效力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