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我国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主,以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把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基本确定为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它削弱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职能,降低了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也不利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救济。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职能分工的要求;是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自身性质的要求。它有利于加强人民法院自身职能,有利于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对行政相对人权利实施救济。  相似文献   

2.
行政强制执行有三种主要模式:司法执行模式(英美法模式)、行政执行模式(德奥日模式),以及新近出现的混合模式。他们都具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和制度特征。我国应当选择混合式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因为它借鉴和吸收了各国行政强制执行实践经验的有益成分,力求恰如其分地划分法院和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强制执行权限,从而实现既能够防止行政强制执行权被滥用、又能够兼顾行政效率的双重目的,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3.
行政强制执行是国家实现行政管理目的的最终手段,对于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则关系到行政强制执行权在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合理配置。而我国法治建设欲全面有效开展,乡村社会是无法忽视的领域。本文以"体"与"用"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具有乡镇普遍特征的江苏M镇为调研对象,展现乡镇之中司法机关在机构设置、信息掌控及普遍信任感等方面存在的缺失。因此,其目前无力行使乡镇基层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应有使命,这与现行法律规定的以人民法院为主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形成悖论。当务之急即是加强司法所、派出法庭等基层司法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立法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以法院为主导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模式,存在许多缺陷,应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回归行政机关,建立专门行政机关与普通行政机关相结合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体制,仍然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原则、以行政主体自行强制执行为例外的双轨制.这不利于行政强制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削弱了司法的权威,同时也不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舍法权益,存在着严重弊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取消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采用行政主体自行强制执行制.这符合高效行政的要求,有利于人民法院司法救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能有效制约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党内权力制约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党内权力运行方面的最大弊端,就是实际存在的各级党委过于集中的权力长期得不到对等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原因在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配置不合理、不均衡,所导致的决策机关虚化,执行机关权力扩张,监督机关权力萎缩,党员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党内权力制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调整党内权力架构和配置,推行党委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三分".二是以党员权利制约党内权力.三是以道德制约党内权力.以德行政,发挥道德在权力运行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对于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而言,这三种制约机制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行政执行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下位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把行政决定、命令和处罚变为现实法律关系的权力,它包括一般行政执行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执行权的外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明确行政执行权的权力范围具有意义.行政执行权的形式属性主要包括法定性、不平等性、强制性和执行性:行政执行权的实质属性主要包括公共性、正当性和沟通理性.  相似文献   

8.
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王波 《行政论坛》2004,(1):64-66
现行行政强制执行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必须对其加以改革。行政强制执行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确保行政强制执行效率与防止行政强制执行权滥用的关系。解决此核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行政机关,同时完善相应的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内地的行政救济体制主要由行政机关救济、司法机关救济、权力机关救济构成,三种救济体制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但无论是行政机关救济,还是司法机关救济,抑或是权力机关救济,为行政相对人所能提供的救济都是极为有限的。而且,受我国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与观念的影响,行政救济体制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因此,进一步增强救济机关的独立性,完善行政救济程序,拓宽行政救济的范围,是未来中国行政救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行政、司法机关的监督,尤其是对其办理重大案件进行的监督,是改革开放15年来,顺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加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这种监督形式的逐步加强和完善,必将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监督权的行使更富有成效.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使权力机关对行政、司法机关办理的重大案件进行监督成为可能和现实  相似文献   

11.
依法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活动的根本准则。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直接从事国家的日常管理活动。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行为方式等都作了基本规定。所谓依法行政,既包含了行政机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权力机关审查模式;二是普通司法机关审查模式;三是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几种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现行的是权力机关审查模式,由于我国的违宪审查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得违宽审查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应结合我国国情,通过设立宪法委员会进行违宪审查。  相似文献   

13.
宪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公民基本权力的保护。总体来说,宪法监督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司法机关宪法监督、立法机关宪法监督和专门机构宪法监督。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由宪法确立,实践中宪法监督权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制度化以及捋顺上下级权力机关宪法监督权的问题。为此,应设置专门的机构行使宪法监督权;完善立法,确保宪法监督制度化;加强宪法监督执法。  相似文献   

14.
行政申诉是公民的救济权。其可以用来抵御行政机关对正当权益的侵犯,防止权力恣意与滥用,减少腐败,维护公正,提高行政效率。当前在我国行政申诉制度的建设中,其价值定位应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救济权利;功能定位应是审查外部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及内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申诉机关应具备独立性和相应的权力;申诉过程应体现程序公正和程序民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办理既诉、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两项职能一般均由行政审判庭行使。实践中,行政审判庭办理的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往往比行政诉讼案件多,有的甚至高出数倍、数十倍?行政审判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行政强制执行工作上,而行政强制执行案件中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占多数。  相似文献   

16.
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行政职权通常包含着处理权和裁量权两个部分。只有处理权而无裁量权,称为羁束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只能严格按法定条文行事.没有任何裁量的自由。如果既有处理权又有裁量权,称为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对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公共权力主体承担责任的角度,把政府执行力划分为政治执行力、法律执行力、行政执行力。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和各地区、各部门政府工作千差万别,政府执行活动中具有一般管理执行力不同的特点。中国政府执行不力的问题和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可以从实行政治问责制、法律问责制、行政问责制、道德问责制四个方面寻找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界定权力边界当务之急就是要依法将各种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优化权力配置,让各种权力之间权责清晰、责任明确,消除制度腐败和制度失灵,真正将权力规范起来,使之合乎制度的要求。一是党内分权。党内分成决策机关、执行机关、监督机关三个不同的机关,还权给党员,党员就有了权力,党内民主就能存在,党内监督就能强化,党员就能成为各级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行政立法工作步伐的加快,大量行政法律、法规纷纷出台,为依法治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先后颁布实施的众多行政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即非诉讼行政执法案件)已为数不菲。而实践表明,许多行政机关由于缺乏申请执行的经验,对向人民法院申请应注重的有关事项尚不尽周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有时甚至给自身工作带来一些被动。有鉴于此,笔者拟结合执行实践,就行政机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国家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不能允许私权利的介入等是现代法治下的权力运行规律,而我国铁路司法机关行使的司法权力来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其合法性值得商榷。我国铁路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国家权力分配原则存在冲突,铁路公安司法体制与现代法治理念也存在矛盾。应该改革现行的铁路司法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