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帕慕克以创作闻名世界,而其文学思想尤其是有关"文学与政治"的论述独树一帜,迄今尚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参照其创作实践,并将相关论述与当代西方文论进行广泛比较发现:首先,帕慕克将"文学与政治"问题作出解说;其次,他提出另一种文学的政治性,并讨论了非西方的压迫社会的文学与政治的悖论关系,提醒人们文学批评与研究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虚构性此一重要特点;最后,他重新定义"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尽力创设一种超越文学与政治二元对立框架的阅读文学的方法框架,加深我们对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20、30年代青岛的文学翻译出现了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青岛文学翻译的繁荣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现代文学翻译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岛新文学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锋  苏晶晶 《工会论坛》2009,15(5):143-143,161
19世纪的西班牙文坛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叶,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在西班牙文坛崭露头角,60年代末,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们的影响下,适合资产阶级阅读口味的叙事体文学——现实主义小说得以发展起来,同时涌现了一批出色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4.
在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台湾文学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来看,当今日本观察台湾文学的两种学术路径。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省日本殖民历史,将台湾文学视为大陆五四新文学的一个嫡系,在压迫与抵抗的殖民语境下生成发展的研究方法。另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引入西方文化研究、语言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理论,强调日据时代"国语"(殖民地宗主国日语)的推广"形成以台湾皇民文学为核心的民族主义"。通过这一学术史的清理,我们可以解决近年来在日本学者与台湾作家之间发生论争的殖民历史的叙述方法与文化政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型,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90年代,新写实主义的日常叙事、以解构为指归的狂欢化写作和个人化的躯体写作,在女性文学的格局中呈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6.
知青文学一直是当代文学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知青文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往昔生活简单的复制与回忆,成为一代知青作家解读生活、解读人生的一个重要载体.知青文学注重的是知青群体话语,伴随着80年代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知青文学多以呼唤人的总体价值与尊严,重塑知青的精神群像为指归;进入90年代,知青文学则更加注重个人的维度,关注的是那场动荡之中个体命运的荒谬与无奈,挣扎与自救.  相似文献   

7.
《新月》杂志上的文学广告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报刊界独树一帜。编辑们以多样的行销策略和高超的写作艺术使其达到了文学性与商业性、趣味性与严肃性的经典结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8.
30年代毛泽东对中国抗日战争战略方针的研究和80年代邓小平、江泽民等对国际关系与形势的分析表明,我国领导人重视从地缘政治角度探索国际关系与世界战略问题.近年来,国际政治学界出版了一些关于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的论著,由于未明确界定"地缘政治"之概念,导致人们对其理解不一,在此谨对地缘政治之含义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9.
《现代》杂志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初最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学刊物,在杂志这个自由开放的“文学场”中,存在着各种文体之间的对话和共生现象,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了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和分析大学生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呈现以下特点:阅读认知与行动不一致、阅读方式呈现“轻阅读”“浅阅读”特性、缺乏阅读动力、阅读能力不足,为此,对大学生开展文学经典阅读引导,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激发其阅读兴趣;通过开设文学经典导读课等形式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发挥图书馆的功能,运用现实与虚拟空间阅读交流平台,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建立文学经典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应用写作课是我国高校知识体系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当前高校学生缺少必要的阅读背景知识,政治意识、角色意识淡化导致公文语体风格缺失。从应用语言学学习策略看,元认知策略和语篇教学对阅读与写作有重要促进作用。从应用写作课程本质看,写作教学依赖于有效的阅读,写作教材的编写就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写作背景材料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鲜明时代特色,真正把阅读与写作统一起来加强实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一阵网络小说阅读狂潮,但是社会各界对这种现象却评价不一。网络小说读者具有三种阅读心理。网络小说对其阅读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网络小说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的《论渤,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再读《论语》,对照目前高校统战工作,尤其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实务,仍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解读《论语》,结合高校统战工作实务,探讨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英美文论界的新兴批评理论,新历史主义是在当代语境下对历史文本重新进行文化阐释和政治解读的阅读诗学。中西方学界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也呈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本文以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为研究个案,在回顾新历史批评发展历程的同时,总体把握中西方学界对新历史主义的研究现状,重新把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职人民警察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加强和改进。教学内容应强调针对性、客观性和问题性;教学方法应具有多元化;教学与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政治现代化视野中的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系统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政治系统结构由混同状态向政治结构分化状态的变迁过程。政治结构分化与政治系统整合是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相反相成的现象。政治结构分化引发的负功能客观上成为政治现代化的障碍,政治系统整合是政治结构分化的必然要求。政治系统整合通过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理性的政治文化机制、现代的政治制度机制、理性的法律机制、良性的政治权威机制、开放的民主参与机制综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省武汉、裹樊、荆州、宜昌、黄石等5地区的2612名青年进行政治价值观的调查表明,青年的政治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关注政治事件,对政治形势有信心,赞同当前的政治制度;不同性别、政治面貌和职业类型的青年群体在政治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具有浓厚的反政党特征,它在近代的转型孕育了中国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历史选择;其基本框架是在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起来的;坚持和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同治中兴,虽在形式上保全了清政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权组织形式,但其政治体制模式却遭到结构性破坏———中央集权权力向地方督抚下移,而中兴所倚重的中兴名臣仍然抱持儒家封建政治伦理,造成清末政治体制模式与政治伦理相互悖离,双方均失去了在政治建设中的合法性和积极意义。其矛盾运动的结果,使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新陈代谢的过程曲折而漫长,甚至迂回不前,并出现晚清政局特有的征象。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自然经济、小生产和宗法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学术是伦理政治型的学术,教育是伦理政治型的教育。它们崇尚求善而忽视求真,专注于人事而漠视自然;重文轻理,重实用技术轻科学探索;醉心于政治哲学和社会理想的研究,而疏于国家体制、制度的构建和法理的调控;厚古而薄今;学术成为政治的工具和附庸。这就使得传统学术及其政治理论缺乏严格而深厚的科学底蕴,民主法治理念和自由平等意识难以生长,人治的思想、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便成为社会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