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当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震惊世界。从东西方世界舆论看,咒骂、痛恨义和团者有,赞扬、同情义和团者也有。本文介绍的是东西方进步舆论是怎样评价义和团的。曾经热情支持孙中山搞革命的日本友人宫崎滔天,在1900年10月4日至18日的日本《二六新报》上,发表《独酌放言》的长文。该文借一位嗜酒的“无赖道士”对客人酒后“放言”,吐露了宫崎滔天自己的思想。无赖道士告诉客人一些作王的心得体会,说“:你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支那人,你只有像支那的爱国者那样去同情支那的国情,你才能拥有作王的资本。”客人说“:支那已被瓜分,当不成王了”。无赖…  相似文献   

2.
路遥 《党建》2015,(4):59-61
<正>雨纷纷,人断魂,又是清明时节。值此之际,我们节选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深切缅怀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1小说《人生》发表之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一年后,电影上映,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没了。那么,我应该怎么办?有一点是肯定的:眼前这种红火热闹的广场式生活必须很快结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时代都会塑造一种先进精神,这种精神源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平凡、普通、业绩突出的劳动者,他们的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引领人们战胜艰难、不懈努力,开创业绩。这就是劳模精神。学习、发扬、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一口气阅读了《时代榜样——兵团成立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劳模风采录》中60位兵团最具影响力模范代表的先进事迹,很受感动,一个个事迹中,字里行间诠释着"平凡能孕育伟大"的道理。他们像一粒粒尘土,微细、安宁,像额尔齐斯河畔一颗颗散落的戈壁玉,静静散发着光  相似文献   

4.
正"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后记中的话,让我无数次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挺起胸膛。我真心喜欢《平凡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的人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憾。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经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每每读来,不禁汗颜。扪心自问,我在这个世界生  相似文献   

5.
从电视剧《走出大山》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大山深处的刘让贤他那鲜活的人格魅力和平凡故事,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13日,在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殉职一周年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20集电视剧《任长霞》。这部以任长霞事迹为基础改编拍摄的电视剧,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任长霞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有读者来信说,在观看《任长霞》时,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任长霞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2004年4月因公殉职,年仅40岁。生前曾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十大女杰"、"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1月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4感动中国人物"。为何任长霞的离去令登封14万人哭声震天?为何观看《任长霞》让我们泪流满面、萦怀不去?  相似文献   

7.
亚生 《当代党员》2006,(12):54-54
编辑同志:那天晚上忙完应酬回到家。微醉中瞟到一部电视剧的名字——《幸福像花儿一样》。“幸福”两个字如一股电流,突然震颤了我几乎已经麻木的神经。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这些问题使我近来陷入了一种迷惘。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期间,我的心情总是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作为一个特殊观众,我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剧中那个"白天讲《醉翁亭记》,晚上飞檐走壁"的地下党员王一民,是根据我的父亲李维民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创作的,而"王一民"是父亲诸多化名中的一个。前些年,我经常去哈尔滨、吉林等地,根据父亲当年的口述,到他生  相似文献   

9.
正耐心地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我的思绪又一次被拉回到10年前自己的高中生涯。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是写给自己?写给父母?写给兄妹?写给同窗?写给在那个骚动的年纪暗恋过的女孩?我至今还在纠结,却不知不觉地拿起了手中的拙笔……10年前,那是一个困难的日子,我读高中,在那些三九寒天没有暖气的岁月里,偷偷看着同桌借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为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正"其实就是比照去年电视剧《毛泽东》49集的规模,两个伟人不能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也是照着49集左右的体量多拍了一些以防删减。"8月8日开始,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迅速点燃了舆论话题。这部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的电视剧,以粉碎"四人帮"为起点,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的高层政治,也出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政治人物,还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做了细致描绘。从1989年第一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电影《百色起义》问世以后,关于邓小平的影视作品至少有十余部。这些影视作品,历经变迁,改变的不仅仅是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对电视剧使用语言进行规范,要求各级管理部门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政策高度,认真掌握执行。根据国家语委和广电总局关于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有关规定,针对目前电视剧语言使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知》规定,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方言是一种文化,像不…  相似文献   

12.
正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在我们身边熟悉的人群当中,有许多人会对某件事情保持着一种难以遏制和无法自拔的偏执喜好,几乎达到痴迷状态。比如说,谁没见过戏迷、歌迷、影迷、球迷、棋迷、牌迷等"发烧友"。其实还有一种迷,那就是"官迷"。当然,"官迷"并不一定是能当官,就像歌迷、影迷、球迷一样,他们也不见得非要去唱、去演、去打,只要能去听、去看、去关注、去玩命地喜欢  相似文献   

13.
<正>黄昉苨在8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西方相面术历史悠久。西方人把所知的动物都相到了人面上,根据与动物类似的特征去判断人的性格。譬如,一个人要是长了张马睑,他就是忠诚、严肃的;要是长一鹰钩鼻,那就像老鹰一样大胆、高傲。我们的进化论差点就报销在西方古老的相面术上。那是公元1831年的12月,达尔文出现在即将起航勘察南美洲的"贝格尔号"战舰前,准备开始自己的生物考察之旅。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3日,我从河北出发,像所有煽情电视剧所必须具备的情节一样,到达"梨城"(库尔勒市的别称)机场,给家里报平安的电话听到了我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媳妇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悄悄地合上电话,背起背包毅然出了机场……没有遗憾的是,在出发之前,我在老人的床前坐了一上午,当时老人家已经说不出话,但我告诉他,我要去  相似文献   

15.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Red Star Over China》),作者是被毛泽东赞为"老朋友"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36年6月初赴陕北采访,4个月后返回北平。1937年10月,他的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立刻轰动了欧美各国,西方舆论高度评价: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与描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正>前些日子热播的电视剧《狂飙》圈粉无数,所引发的公共话题已然超出一部电视剧的承载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似乎一切都会转瞬即逝,但对于任何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来说,最终沉淀下来的还是作品本身。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喜欢《狂飙》各有各的理由。也许是因为它像《人民的名义》一样,是近年来扫黑除恶题材中少有的大尺度;也许是因为剧中融入了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类型片元素;也许是因为全剧不只主角,几乎所有演员的表现都堪称完美。就我个人来说,  相似文献   

17.
正她被称为"小人物里的泰斗",尽管长期担当绿叶演员,演的都是"小角色",但她总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她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年长的"影后",在84岁高龄,凭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荣获第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她还是银幕上的不老松,已至耄耋之年,仍旧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活跃在银幕、荧屏上。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Z1):62-64
<正>《新青年》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文学史、报刊史、思想史上的一代名刊,开创了诸多的舆论话题,这些话题不断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津津乐道。我们在此关注的是一代名刊《新青年》的政治舆论诉求,是如何主导了《新青年》的舆论导向和编辑实践,并以政治舆论龙头,带动了文学舆论、思想舆论的激进态势。以往对《新青年》的研究,常常把"谈政治"——前期不谈政治,后期要谈政治——看成是《新青年》前后期转向的标志,也把在"谈不谈政  相似文献   

19.
正我自2001年11月参加"纪念中央苏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理论研讨会"首次到我们赣南的红土地后,就对兴国的光荣革命历史充满了敬意。那次考察兴国有三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一是革命老妪池煜华的传奇事迹。在瑞金看了舞蹈《红嫁衣》后,到茶园乡教富村,看望了这一舞蹈主角故事原型的91岁高龄的革命老人池煜华,聆听她讲述了平凡而伟大的经历。二是参观潋江书院崇圣祠,了解到在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时,毛泽东告诫党员干部: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群众。这是第一次听说主席  相似文献   

20.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17):31-32
“其实就是比照去年电视剧《毛泽东》49集的规模,两个伟人不能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也是照着49集左右的体量多拍了一些以防删减。”8月8日开始,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迅速点燃了舆论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